细小见闻

①飞上海那天,因为飞机延误四个来钟,机上有几位乘客大闹,导致还出动警察。这期间航空公司的处理方式:知道需要延机后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安抚乘客,而是等到顾客不满情绪爆发后才采取不痛不痒的弥补。明面上航空公司花了最少的费用(全机发泡面、矿泉水、糯米团)安抚了全机人的情绪,但却给品牌造成很大的损失。即使像我这种很少坐飞机的人,往后也不会再选择这家航空公司了,因为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只会:不好意思,请谅解!

②在上海有一次坐地铁,旁边一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对着她(应该有七十来岁了)一口一个妈妈,而且全程很耐心很温柔的给她妈妈讲一些事情,比如:手机微信怎么操作哪个具体功能。

③来到杭州逛西湖,因为是上午去,所以叔叔阿姨跟爷爷奶奶辈的比较多,在走苏堤路,好多都是手牵手,画面温暖感人。尘世间美好的爱情,应该也不过如此了吧!

④去逛灵隐寺,居然遇到不少潮汕人,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一个应该两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路上走着,突然整个人想趴地上玩。因为不但妨碍路过的其他游客,而且也很不卫生。所以叫小朋友站起来,但小朋友就是不理会。结果旁边他爸爸就语气比较急了,也一直叫小男孩站起来。小男孩依旧趴着,两公婆虽然蹲在小孩旁边,但就是不出手直接把他拽起来,而是一直跟小男孩说:你这样妨碍到别人了,而且地上那么脏,你这样是不对的,赶紧起来。见小男孩一直不肯起来,他爸爸想上手,结果他妈妈拉着他爸爸说:既然你不想起来,那我跟爸爸就先走,不理你了。结果他们刚走没两步,小男孩就自己站起来了。

⑤在灵隐寺,很多人都烧香,还把东西南北拜了个遍。想起历史上很多比较传奇的故事,刚开始都是比较平凡的伟大(比如:乐善好施、勤劳、坚强执着等),但后面在民间便渐渐给变成了人们所喜欢(想象出来)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大部分会有各种神话色彩。在此并不是批评迷信等,相反,觉得这既然可以是一部分人的信仰,也是好的。

一个人的素质(教养),并不是看看几本书(况且人原本也会经常自我感觉良好)就能立马变的很高的,更不可能是说说就有的。更多的是长时间的累积,直至把它刻到骨子里。很多年前,看戴尔卡耐基的书,说:正式的见面交谈,聊天过程中,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后面开始留意,自己从那之后也在不断践行。那些正式会面交流过程中,眼睛四处张望的,如果结果是由我来做决定的,基本都会划入考虑待定。如果整个过程中还经常看手机,那结果就是大概率被否定了。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快,所以很多都在强调自己的感受,如若是熟悉的人之间的平常沟通交流,那就无所谓。但如果是初次见面或者严肃的场合,换位思考一下,不懂得尊重对方,对方没有当场走人,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对于这种场合,我一般都会提前把手机设置静音或者震动模式。换位思考可以很好的让我们避免陷入自我的世界里,避免无意识(下意识)的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视周围人的感受,结果只是自我感动!

特别喜欢这张照片,不知为何!

明天找找是否能遇到正宗的东坡肉,解解馋……老妈打电话给我,知道我在外面浪,让我多拍些照片,记得之前在她面前吹说要带她出来旅游,结果一直没实现,这两天所见所闻,更是内心觉得愧疚。最迟明年,一定要带她一起出来浪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