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集锦(一) 源自不只是沟通课堂

摘录:Judy

编辑: 杨荷    丽辉

1、杨荷:不懂也许是件好事。

2、邓大亮: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不一定是对方所表达的。

3、江静维:在一个家庭里,妈妈是大海,孩子是小船。

4、杨荷:在宇宙当中,我们看到的不超过5%,95%都是看不到的,当我们带着意识去观察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相对来说就比较接近真相了。

5、杨荷:大脑思考很消耗能量,身体是最智慧的,学习NVC会把我们引到身体的感受上来。

6、杨荷:需要是一种能量,当你找不到的时候,就多去体会感受,每个感受里面都会有一两个需要,感受是来送信号的,通过这个信号去体会你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7、李丽:当我们和自己和解后,整个世界都豁然开朗了。

8、李丽:能够看到95%冰山以下的母亲是真正可以支持到孩子。

9、子堉:《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值得我们一生去读。

10、朱凤玲:nvc让我们从关注外界、关注事件,到关注我们的内心、情绪的自我觉察,关注彼此的感受、需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是无助地情绪渲泄。

11、杨逸: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与自己连接,做到自我接纳、自我价值、爱自己,才能爱孩子、给予到孩子,要不然都徒劳无功。

12、范丽:在学习中觉知、在学习中感悟、在学习中探索、在学习中成长,坚持练习,练习得越多、改变得越多、收获才会越多。

13、汤姆·阿特利:众人的智慧必定胜过个人的智慧,关键在于如何挖掘这个智慧。

14、西蒙娜·韦伊:唯有清空灵魂,放下我知,才能看见眼前这个生命的真实存在,如其所是。

15、约瑟夫·奇尔顿·皮尔斯:亲子教育是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发生的。真诚地相处和生活在一起所带来的活力和喜悦,是灌输、说教和命令的方式所无法带来的。

16、丹尼尔·J.西格尔:当我们开始用开放和自我支持的方式了解自己的时候,我们就迈出了鼓励孩子自我探索的第一步。

17、约瑟夫·奇尔顿·皮尔斯:身教大于言传,我们必须去做我们想让孩子们成为的那个人。

18、卡尔·荣格:如果想要用什么来改变孩子,我们首先要以身试验,看看它是否能够改变自己。

19、雷切尔·卡森:若要孩子保持生就的好奇心,至少需要一个能够与他分享的成年人。

20、佩玛·丘卓:不做蠢事就需要保持清醒。部分的清醒可以让我们放慢脚步,以察觉到我们的一言一行。

21、马歇尔·卢森堡:你不能强迫你的孩子做任何事。你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们期望“要是自己做了该多好”。而后,他们将会使你希望,要是自己从来没有令他们如此期望就好了。

22、简·尼尔森:“为了让孩子们变得更好,先要让他们感觉更糟!”我们怎么会有如此疯狂的想法? 

23、苏拉·哈特:如果你能记得每个行为背后都是在试图满足某种需要,你的话语里没有批评、责备或者挑剔的意味,你的孩子就有可能更愿意敞开心扉,谈论他过激行为所试图满足的需要。知道了他的需要,就可以跟他一起讨论,找出其他的可以令他满足需要又没有造成伤害的策略。

24、玛格丽特·米德:那些因为害怕惩罚而呈现的行为,当被视为是合乎道德的,还是懦弱的呢?这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25、杨荷:所谓的为你好,不如表达感激更有力量。

26、杨荷:生活需要仪式感。

27、马歇尔·卢森堡:庆祝与感激是转化冲突的最重要的两个实践。

28、杨荷:当你眼里看到的是无限美好的时候,你心中就会充满美好。

29、杨荷:当你表达感激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

30、杨荷: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束光,我们一群人就成为一个发光体,相信这个发光体会越来越大,会照亮越来越多的人。

31、小雪:原来生命的表达方式是有另外一种,是可以和自己的内心去联结和沟通。

32、小雪:爱要说出来、讲出来、表达出来,表达出来时内心的血液是沸腾的。

33、杨荷:每个人都喜欢收到感激。

34、杨荷:不停地向宇宙发出信号,只要目标在,整个宇宙都会来帮你。

35、杨荷:从今天开始,让感激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36、小舒:我需要的不是你两年后的高考成绩,而是你未来几十年的人生当中拥有幸福快乐、和发现世界美好的心灵。

37、杨荷:练习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每个练习都可以让我们与自己有更多的连接。

38、杨荷:词汇表是寻找我们生命的感受和需要的拐杖、桥梁。

39、马歇尔·卢森堡:每个行为背后都是在试图满足某种需要。

40、甘地:欲变世界,先变其身。

41、苏拉·哈特:作为家长,如果能够确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和目标,包括如何为人父母,就可以帮助孩子们满足那些至关重要的需要,包括稳定感、保障感和安全感,并引导他们找到自己航行的方向。

42、海姆·吉诺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就要允许他们在与其相关的事情上有话语权和选择权。

43、苏拉·哈特:当我们知道“我们的选择是为了什么”,而且能够对正在做出的选择富有察觉,就更有能力采取正确的行动支持我们的选择。

44、大卫·博姆:我们的思维和想法变得越机械化,我们的觉察就越难以适应那些特殊的情境。

45、克里希那穆缇:人生的秘诀是:透过关系而改变。

46、玛丽莲·弗格森: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变革就是人类的变革,人们可以通过内在思想态度的改变,来改变他们生命外在的方方面面。

47、道克·奇尔德:有效改变的必要条件是:坚持不懈地真诚努力,摒弃旧有的效率低下的思维模式。

48、苏拉·哈特:“自己做选择,并从中学习”是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最好的一课。

49、马歇尔·卢森堡:当我们理解了我们和其他人行为背后的需求时,我们就没有了敌人。

50、马塞尔·普鲁斯特: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景观,而在于采用新眼光。

51、萨拉·帕蒂森:当你努力去感受爱,而不是责备或自我责备的时候,你的心就会再次敞开,并且会一

直敞开.

52、居里夫人:生活中没有可怕的东西,只有需要被理解。

53、苏拉·哈特:归根结底,只有你自己才是唯一能为自己的需要负责任的人。这是一个催人警醒的也是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它意味着你永远不要指望任何人来满足你的需要。

54、苏拉·哈特:考察是不是真正的需要的“试金石”:“这是每个人都有的需要吗?”如果不是,它就很可能是一个为了满足需要所使用的策略或方法。

55、厄休拉·K.勒吉恩:爱,不是一成不变的。爱,需要去营造,需要不断地添加新意。

56、苏拉·哈特:关注需要可以带来更加有效的行动,而无视需要的盲目行动会让你后悔莫及。

57、比尔·埃尔斯:孩子们请求你,爱他,如他所是,而非总是试图纠正他。

58、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我从来没遇到一个人,他的最大需求不是真实的和无条件的爱。

59、佩玛·丘卓:我们越了解情绪的反应过程和工作机制,就越容易克制它。这会让我们养成一种清醒的、舒缓的和有察觉的生活方式。

60、J.艾沙姆:倾听是一种心态,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与他人在一起、相互吸引和慰藉的愿望。

61、雷切尔·内奥米·雷曼: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是彼此连结的时候,慈悲就是一件简单而自然的事了。

62、埃里克·弗洛姆:给予使他人成为给予者,令双方共同分享生命带给他们的快乐。给予的行为就是生命活力的展现。

63、玛雅安·吉罗:鸟儿歌唱不是因为知道答案,而是因为心里有歌儿。

64、斯瓦希里谚语:我们能够留给孩子最棒的礼物不是我们的财富,而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财富。

65、苏拉·哈特:带着发自内心的谢意和真诚的欣赏接受一份礼物,是一种在给予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善意的沟通。

66、迪帕克·乔普拉:给予令施予者和接受者相连,这种连结诞生了新的归属感。

67、E.E.卡明斯:世界上最艰苦的战争是,你夜以继日地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而不是你自己。

68、丹尼尔·J.西格尔:孩子需要被欣赏和珍视,而不是被管教。

69、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不是为了改变别人,让人们按照“我们的方式”行事。它建立了一种基于诚实和倾听、最终令每个人的需求得以满足的人际关系。

70、尼尔·博斯曼:我们的语言习惯反映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本质的理解。

71、苏拉·哈特:使用长颈鹿语言进行沟通唯一的意愿就是,通过尊重和关心每个人的需要,与他人建立真心的联结。

72、马歇尔·卢森堡:我渴望生命中的关爱,那种发自内心相互给予的心灵的交流。

73、J.克里希那穆缇:没有评判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74、苏拉·哈特:你的感受和你接下来说出的话,将显示出你提出的到底是一个请求,还是一个要求。如果听到“不”的时候感到很不开心,你也许提出的就是一个要求。倘若你提出的是一个请求,就可以接受“不”的回应,并把它作为建立联结的一个契机。

75、马歇尔·卢森堡:倾听就是去尊重和理解他人所经历的一切。我们往往急不可耐地给人忠告或安慰,并解释自己的立场或感受。然而,倾听要求我们清空我们的头脑,全身心地倾听他人。

76、内尔·诺丁斯:细心的爱就是倾听孩子并与之交谈——跟他们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在一边指手画脚。

77、玛格丽特·惠特利:所有一切都是在持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那些有效的而不是正确的东西。

78、马歇尔·卢森堡:我们从来不会做什么错事,也从来没做错过,将来也不会。如果我们当时学到了如今的这一切,就不会那么做了。

79、弗吉尼亚·萨提亚:只有在个体差异被欣赏、错误被包容、沟通够坦诚、规则很灵活的氛围中,自我价值感才得以绽放。

80、安妮·默洛·林德伯格:不可思议的是,只有在成长、改革和变化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全感。

81、鲁米:在对与错之外,有一片田野。我和你在那里相见。

82、巴克敏斯特·富勒:只有建立新的模式去淘汰现存模式,改革才能真正地发生。

83、桃乐茜·汤普森:人类头脑中最具毁灭性的元素就是恐惧,恐惧制造了攻击。

84、艾伯特·爱因斯坦:武力无法维系和平,只有理解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85、苏拉·哈特:“超越了对与错的田野”。如果你创造了这样一个无错的空间,无论是一片田野还是一个城堡,人们都会纷至沓来,因为这也是他们心向往之的地方。

86、诺尔曼·文森特·皮尔:越是学着感恩,就越可以发现更多值得感恩的东西,这是事实。感恩有传染性。这种感恩的态度通过激活所有其他的态度,复活了整个心理过程,并因此激发出创造力。

87、李丽:感受是需要的信使,无论开心与否、高兴与否,我们都去拥抱它,因为它是我们完整的一部分。

88、杨荷:我们学习了不是没有问题了,而是遇到问题我们不怕了,我们更有力量了。

89、:当持续地引导孩子关注他的感受和需要的时候,就是在支持他的内在驱动。

90、杨荷:用NVC的方式表达感激时,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91、杨荷:当别人用NVC的方式向我们表达感激的时候,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我们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92、杨荷:让感激、感恩、庆祝时常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大脑里、念头里,我们的能量就会高起来。

93、杨荷:观察就是在心里面装一个摄像头。

94、李丽:感受与需要是心与身体的连接,是身体的语言,也是心底最深处的表达方式。

95、李丽:同理倾听是陪伴与支持,是走进内心的桥梁,是爱的能量的传递。

96、杨荷:感受是心情,是情绪。

97、杨荷:需要是有能量的,找到了它身体会有反应。

98、杨荷:同理倾听时,临在是给予对方最好的支持。

99、杨荷:不做练习,知识只是停留在头脑里面,做练习了才会到达到身体里面,在身体里留下记印。

100、杨荷:对孩子的各种看不上,其实是对自已的不接纳。

101、杨荷:照顾好自己,就是对他人的贡献。

102、杨荷:压抑的情绪已经好多年了,课后依然可以找伙伴去练习,把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

103、杨荷:听从身体的感受,不用理会大脑的评判。

104、杨荷:愧疚是最低能量层级,不如感恩,感恩对方、感恩自己。

105、杨荷:评判是需要的悲剧性表达,当你能够听到评判背后的需要时,就会加强你的理解、联结、选择、平和。

106、杨荷:保持觉察,关注细节,用开放和接纳而不是评判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107、杨荷:那些都不是事儿,天空飘来个佛字~

108、杨荷:语言只是外在的形式。

109、杨荷:角色会说话。

110、杨荷:用身体去感受。

111、杨荷:当我们说你可以选择时语速变慢了,心变温柔了,对方更容易接受。

112、杨荷:我们不是需要别人去做什么、听我们的话,而是找到自己的需要、让自己更有力量,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后其它都不是问题了。

113、杨荷:找到我们的需要后会激发我们原本就有的活力和动力。

114、杨荷:先把重点关注到我们人上,而不是在事儿上。

115、李丽:当我们用选择的方式,可以有空间给到对方,他的生命就会得到延伸和成长。

116、杨荷:用指责的方式去表达请求时,那是一种自杀式的表达。

117、李丽: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停留在关注老师、关注权威,我们才能够将知识内化到自己身体里。

118、杨荷:我们先相信孩子他才能做好。而不是孩子做好了,我们才相信他。

119、杨荷:NVC在印度语中,又叫慈悲、心无敌人。

120、杨荷:同理倾听、真实表达。

121、杨荷:NVC之树的根是同理倾听自己。

122、杨荷:NVC的目的让对方放下防御,与对方更好的连结。

123、杨荷:观察——摄像头可以拍到吗?

124、杨荷:在说事实时,已经处理了我们之间的情绪。

125、杨荷:感受没有好与坏之分、没有正与负之分、它只是个信使,是来告诉我们,我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

126、杨荷:需要是我们要类共有的东西。

127、杨荷:策略是来满足我们的需要的。

128、杨荷:连结性请求:你是怎么想的?

129、杨荷:人们不论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都是在满足其需要的尝试。

130、李丽:学习NVC,慢慢地去体会,体会到了,知识点就学到了。

131、杨荷:无论是表达观察,还是说出感受,或者请出请求,都是在为了满足需要。

132、杨荷:倾听时,关注当下的感受,不论对方说什么时候的什么事儿。

133、杨荷:你的临在是给予对方最好的支持,这个对方可以是你自己。

134、林薇:当有情绪时,觉知它是来送礼物的,先跟它玩会儿;能接住自己的情绪时,才能接得住对方的情绪。

135、杨荷:倾听的核心:慈悲、尊重、爱。让对方感到是安全的,就会放松下来,心不再失联,此时说出来的是内心的话。

136、李丽:无论对方讲什么,我们所看到的是对方背后的感受和需要。

137、李丽:听到“不”时不要慌,期待对方说“不”,“不”说明对方是有主见有力量的。

138、李丽:每个人都是命运的VIP定制,学会把经历转化为资源。

139、李丽:做一个提灯笼的人,点亮对方,让她从其经历中走出来,看见自己的资源。

140、李丽:临在、跟随、陪伴、不作裁判。

141、李丽:开放式问题,打开视角,看到人生有更多的选择。

142、马歇尔.卢森堡: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并变得更有攻击性。

143、杨荷:真实表达自己比委曲求全更有力量。

144、维克多·弗兰克尔说的: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个空间,人的所有自由、幸福和选择都存在于这个空间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