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御寇 10

关于墨子兼爱的评论,以道家尊重人本的观点看,不喜不乐不哭不歌的日子,苦着自己一辈子,爱着天下人一生,实在有违人的本性。虽然墨家本意很好,只是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做得到。

说起人的本性,善,恶,公,私,勤,懒等等皆有。人之初,性本善,我以为不过是倡导向善的教导。性,与生俱来,又受环境影响,习相远矣。大部分人性格中的各种因素是中庸不突出的,若某种因素异常强大,表现出的便可能是墨子这种无私奉献,也可能是老子这种逆向思维,也可能是孔子的后代之师,当然也可能是盗跖,公孙龙,特朗普...无论当世,后代如何议论他们的是是非非,他们已经不是大部分人。

大部分人,来了,走了,这样来来去去。我们不认识脚下路过的每一只蚂蚁,也分不清枝头停歇的每一只麻雀。也没有什么外物,能认得记得我你他,在自然之中我们都是一样的。

不同,只在自己的生活意识圈。放下,自己意识的所谓不同给自己的不快。珍惜,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不同,这是缘。

且行且珍惜。


文: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 之大顺。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 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 礼乐。

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 》,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 ,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 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 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 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 ?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 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 !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 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 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跋,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 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𫏋为 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若获、已齿、邓陵子之属 ,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 奇偶不仵之辞相应,以钜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 今不决。墨翟、禽滑厘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 以自苦腓无跋、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 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