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皮散文《观自在》系列153·手工念想 ·手工念想


老皮散文《观自在》系列153

·手工念想



卡夫卡曾经说过:“我喜欢作坊里的工作。刨花的气味,锯子的吟唱,锤子的敲打声,这一切都让我着迷。”卡夫卡说的是木工作坊,他的文字诱导我回到了七十年代末。年少的我,那时候就是木匠兼油漆工。刨、锯、凿,一隼一铆,所有程序全由手工打造完成。

一直以来,我对手工总是情有独钟。仿佛那曾经坚硬的、理想主义的意志并没有在过往的日子里被消磨。当然,手工是需要艺术品质来支撑的。手工艺术品更是一个整体,既有外在的形式语言,又是内在的精神涵蕴,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有品位,才能勾引出手工的意味。

前不久广东朋友送了我两套炻瓷茶具,纯手工的,很是古朴雅致,让我满心喜欢。之前我并不知道何为炻瓷,这才知道,炻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也就是说,炻才是最本质的陶瓷。诸如水缸沙锅之类的物件,亦属炻的种类。由此,再次勾发了我对于手工的念想。

此前,手工业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的支柱产业。传统手工大多依靠天然材料进行柔性创作与生产,即便是工业化的当代生活也难以替代。传统工艺,是手工劳动中的艺术行为,也是艺术创造中的手工技能,兼具器物创造和艺术创造。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有温度的手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传统工艺所吸引。人与自然的亲近感,也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手工赋予人类的价值,赋予生活美学的价值。

古代有许多日常生活中的手工器皿,都很精美。而眼下我们生活得越来越粗糙。我们不缺器皿,缺的是诗心。

手工在我看来更是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是心手相通的完美融合。确切地说,手工艺是有温度有性格的情感流露。大师罗丹也曾说过: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因此我坚信“天人合一、自然之道、物尽其用、物尽其美”的手工精神即是纯粹的生活美学与哲学思考。我们享受手工生活带来的天然气息,便是“物归原主”的过程。自然的美,光与影的变换,总是让人着迷。手工终极,是一个人宁静的享受。

而在我的意愿里,我的书斋“造句铺”也算是个小小的手工作坊了。有灵性的文字,更是需要千锤百炼。遗憾的是,我至今还没有找到锻造精品的良好技艺。我思想的笨拙,等同于手工作坊的笨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