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都市奇譚(11)發現者紀念碑

貝倫地區的 Padreão dos Descobrimentos(發現者紀念碑)可以說是葡萄牙精神的象徵。最初的構想由科蒂內利·泰爾莫(Cottinelli Telmo)[1]在薩格里什(Sagres,葡萄牙知名啤酒)集團的某個項目中提出,但過了好多年都未真正實施。

儘管建紀念碑的呼聲越來越大,最後還是淪爲笑柄“是的,在葡萄牙,啥啥都是光說不做”。有研究說,真正的原因應該和雷斯特洛老人(Velho do Restelo)[2]有關。

雷斯特洛老人被不同程度地解釋爲悲觀主義的象徵,或代表那些質疑即將進行的大航海會取得成功的人。當他所有的預言都失敗以後,老人感受到極大的羞辱,他開始全力詆譭所有與地理大發現有關的一切,口碑差過了在阿勒祖巴洛特戰役(Aljubarrota)[3]中的西班牙人。

這個被衆人鄙視的笑話終於因1940年舉辦葡萄牙世界展覽會(Exposição do Mundo Português)[4] 而終止了。因展會需要,紀念碑的建造項目啓動了,採用的是科蒂內利的設計圖紙,雕塑由利奧波多·德阿爾梅達(Leopoldo de Almeida)負責,施工八個月,當時使用了一些易腐蝕的材料。根據某種傳統(迷信),人們把雷斯特洛老人的遺骸也放置其中,以消除他的詛咒。在後期改建時,這個“惡意的靈魂”被PIDE(Polícia Internacional de Defesa do Estado,薩拉查專政時期的葡萄牙祕密警察)發現了。這一發現拖延了紀念碑的建成時間。而且與最初設計不同,最終呈現的紀念碑不僅向大航海的發起人恩裏克王子致敬,而是向所有參與了大航海的貢獻者與追隨者致敬(共33位人物)

1958年,人們開始懷疑“反詛咒”導致了工程拖延(真實原因是材料腐蝕嚴重)。根據薩拉查政府的決定,這座紀念碑沒有被廢除,只是部分拆解,用混凝土和石灰石進行了重建。

紀念碑內部也做了改建,增加了觀光層,禮堂和一個展廳。最爲人津津樂道,至今仍相信的就是那塊被認爲是雷斯特洛老人牙齒的殘留物,似乎老人的靈魂一直都在,還可能說出那些讓他成名的預言。

回到正題,來看看紀念碑本身,精心打造成一艘船的樣子(葡萄牙早期海上探險用的卡拉維爾帆船 Caravela,體積較小,速度很快,但不適合遠航)。最值得關注的是背脊部分,三面大帆自中央垂直板層延伸出去,上方高懸若昂一世的盾徽。​紀念碑背面(背對特茹河)參觀入口上刻有阿維斯王朝的寶劍,碑體兩側飾以人物浮雕。

還有那艘紀念碑旁,當地百姓習慣稱之爲“Nau”克拉克大帆船)的大船[5] ,實際上是17世紀印度一艘蓋倫帆船(Galeão da Carreira)的複製品,展會結束後被撤走(參見後面註釋)。每當有人提及這個笑話時,雷斯特洛老人的牙齒就會發出“咔噠咔噠”的響聲,搭配周圍海鷗們惡作劇的鳴叫,形成了紀念碑奇異的音效,讓人聽了各種不舒服。

對於紀念碑上的那些人物雕像,喫瓜羣衆有諸多不滿。歷史人物們自己無所謂(總不能掀開棺材板跳出來抗議),歷史學家卻也無動於衷,沒有出來指正。下面列舉一些吐槽

首先,是船首的航海家恩裏克王子(Infante D. Henrique),一直都無法休息……王子必須時刻保持直立姿勢,站在了最前沿(堅守C位的代價)。據說,恩裏克在對遊客們蹙眉,因爲他總能聽到無知者大聲嚷嚷着地把他所建立的航海學校與啤酒品牌搞混了, 兩個都叫薩格里什 Sagres

路易斯·德·卡蒙斯(Luis Vaz de Camoes):據說2月29日夜裏(這個日期的梗,我沒有查到),可以聽見卡蒙斯在朗誦他的組詩《盧濟塔尼亞人之歌》。經一批年輕的研究人員調查,此乃毫無根據的謠言。很遺憾這個國家已經沒多少人能真正讀懂如此高雅的詩篇,可能詩人高估了葡萄牙民衆的文學欣賞水平,這部心血力作未必能被大衆欣賞或熟知。 

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紀念碑中的又一大航海代表人物,長久以來都沒有什麼傳聞,可能因爲人們​​對他已經足夠了解。

蘭卡斯特的菲利帕(D. Filipa de Lencastre)[6]:一個被嫁到葡萄牙來的英國蘭開斯特公主,算得上是英格蘭和葡萄牙之間的早期移民代表,養育了一代赫赫有名的王族。在大家只關注她那些“光輝一代”(Ínclita geração)王子們時,她可能在暗暗爲自己鳴不平。菲利帕更希望作爲一個獨立女性被公衆認可,而不僅僅是個生娃機器,畢竟她在慈善事業方面貢獻頗多。

費爾南·門德斯·平託(Fernão Mendes Pinto)[7],葡萄牙探險家和作家,在聽了一千遍關於自己名字的一個笑話“Fernão,Mentes?Minto”(費爾南,你在撒謊嗎?我在撒謊。)後,低下頭悶悶不樂,再也沒有動彈。葡語裏mentes (你說謊)與Mendes(門德斯)、minto(我說謊)與Pinto(平託)都只差一個字母。費爾南的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時,名字就被人寫錯過。他的作品可都是探險遊記啊,這樣一來乾脆改成費爾南·吹牛大王歷險記算了……據說,原先設計的雕像是頭部高高仰起,臉上滿懷希望的微笑(未考證)。

有關發現者紀念碑的種種細節,已經成爲歷史學,語言學和超自然科學博士生們最喜歡的研究課題。不同研究領域之間可能並無聯繫,但仍值得深入探討、不斷髮現,如同這個紀念碑的名字一樣——“發現者”。

(完)

【譯者註釋】

[1] 科蒂內利·泰爾莫(Cottinelli Telmo)葡萄牙建築師和電影製片人,作品多樣化,是個跨界奇才(同時還是詩人、畫家、漫畫家、新聞工作者),可惜英年早逝。

第一部葡萄牙語的有聲電影《里斯本之歌》(Canção de Lisboa),就是由科蒂內利擔任製片人。1939年,他被任命爲1940年葡萄牙世界展覽會的首席建築師。

[2] 雷斯特洛老人 Velho do Restelo  卡蒙斯著作《盧濟塔尼亞人之歌》第四章第94至104節出現,被視爲寓言人物,不相信葡萄牙地理大發現能夠成功,並在第一次印度探險之旅開始時發出警告。他認爲大膽的航海者貪圖名望,榮耀和財富,代價將是死亡與危險,會給王國和人民引來災難。

雷斯特洛(Restelo)是里斯本海灘的名稱,1497年7月8日瓦斯科·達·伽馬的船隊從這裏開啓尋找通往印度的危險而未知的海上航線。​雷斯特洛歷來是葡萄牙人探險啓航的起點,它的對面正是著名的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3] 阿勒祖巴洛特戰役 Batalha de Aljubarrota 1385年8月14日,國王若昂一世及其將軍努諾·阿爾瓦雷斯·佩雷拉(Nuno Alvares Pereira)指揮的葡葡萄牙軍隊和卡斯蒂利亞國王胡安一世在葡萄牙中部的Aljubarrota開戰,贏得了勝利,排除了卡斯蒂利亞對葡萄牙王位的野心,建立了新的阿維斯王朝。爲慶祝勝利,若昂一世命令建造巴塔利亞的聖瑪利亞修道院(Mosteiro Santa Maria da Vitória,世界文化遺產)和建立巴塔利亞鎮。

[4] 葡萄牙世界展覽會(Exposição do Mundo Português)於1940年在里斯本的帝國廣場(貝倫區 Praça do Império)舉辦,以紀念葡萄牙成立800週年和恢復西班牙獨立300週年。展會於1940年6月23日至12月2日舉行(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有300萬人參加。這個和1988年裏斯本舉辦的世博會是兩碼事。

[5] Nau “Portugal”  這艘當年打造的大帆船與發現者紀念碑一樣,是爲1940年葡萄牙世界展覽會服務的。

雖然被葡萄牙人稱作Nau(克拉克帆船),但該船實際上是來自17世紀印度的一艘蓋倫帆船的複製品,在阿威羅(Aveiro)的船廠建造。當時船內還設立了很多特色展廳,主辦方設想世界展覽會結束後,此船還可以成爲一個“葡萄牙移動展廳”,去世界各地巡展。實際上,展覽結束後,它很快被出售給一家公司,改建爲運輸用的沿海駁船………

[6] 蘭卡斯特的菲利帕 D. Filipa de Lencastre
父親:英國著名的蘭開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 (黑太子愛德華是他兄長,終結金雀花王朝而後創立蘭開斯特王朝的英王亨利四世是他長子)
母親:首任蘭卡斯特公爵的女兒 Blancher of Lancaster

1386年5月,英格蘭國王理查二世和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的使節在英格蘭的溫莎簽訂《溫莎條約》(Anglo-Portuguese Alliance) ,確立兩國之間的軍事聯盟關係,世界上最古老的外交聯盟,自此葡萄牙成爲了英國的百年盟友,至今沒變過。

爲加強該協議,訂立了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與蘭開斯特公爵約翰·岡特的女兒菲利帕之間的婚姻。雙方在波爾圖大教堂舉行的婚禮,後來恩裏克王子也在波爾圖出生並受洗。

再說一下她那幾個在葡萄牙被稱爲“光輝一代”Ínclita geração又是出自卡蒙斯的《盧濟塔尼亞人之歌》)的王子們,發現者紀念碑上的王族包括王后菲利帕在內,還有佩德羅,恩裏克和費爾南多三位王子,還有他們的侄子阿方索五世:

次子 O Infante D. Duarte 未來的國王,杜阿爾特王子,繼承若昂一世的王位
三子 Pedro, Duque de Coimbra 科英布拉首任公爵佩德羅王子 死於阿勒祖巴洛特之戰
四子 Henrique, Duque de Viseu 維塞烏公爵恩裏克王子 開辦航海學校及投入巨資支持航海科學,基督騎士團的首領
五子 João, Infante de Portugal 若昂王子,聖地亞哥騎士團團長,他的名字是爲了紀念他的父親若昂一世和祖父岡特的約翰葡語 João,英語其實就是John(約翰),讀音不同罷了
六子 Fernando, o Infante Santo 費爾南多聖王子,阿維什騎士團團長。1437年在丹吉爾被摩洛哥王國俘虜,囚禁至1443年逝世。

還有個出名的女兒伊莎貝爾 Isabel de Portugal, Duquesa da Borgonha ,與勃艮第公爵腓力普三世(好人腓力)結婚,創建了金羊毛騎士團。後來的勃艮第女公爵的瑪麗(夫婿是神聖羅馬帝國馬克西米連一世),是她孫女。

上面提到的那些,都是中世紀時期如雷貫耳,赫赫有名的王室名人~~ 這一家子人確實很有得聊,幾句話說不完,下回我另外開一個讀畫​帖來和大家講講歷史。​

[7] 費爾南·門德斯·平託(Fernão Mendes Pinto)探險家、作家,一生動盪坎坷,充滿傳奇色彩,正如他自己所說 “曾13次被俘,16次被賣”。費爾南出生貧困,自小在貴族家裏當差,懷着冒險夢於1537年去印度,1558年返回葡萄牙。整整21年,他走遍了東方各國,經歷了無數奇險之事。

他曾擔任過葡萄牙東方帝國的官員,也曾陪同耶穌會沙勿略神父去日本傳教,出資建造了日本的第一座天主教堂,並在1554年加入了耶穌會。1556年,他要求退出耶穌會,並在兩年後踏上了回國之途,定居於里斯本對江的阿爾瑪達(Almada)。

費爾南於1569年開始撰寫《Peregrinação》一書(葡語:朝聖,可理解爲《見聞錄》一類的旅行文學)敘述旅途奇聞,讓西方人瞭解他們知之甚少的東方。1580年完稿後,爲人們競相傳抄閱讀,還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成爲歐洲國家瞭解16世紀亞洲風貌的重要資料。費爾南可稱得上是葡萄牙的“馬可波羅”​。

此書雖然有誇張部分,所描寫的仍不失爲事實,很多人把書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歸罪於宗教法庭和耶穌會人士的刪除,也有很多人認爲,任何人在回憶十年前的經歷時,記憶出些差錯是很自然的。

最後再囉嗦幾句,發現者紀念碑和貝倫塔、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一樣都是里斯本貝倫地區的地標建築,旅遊必打卡之地。大多數人只是匆匆一遊,留個影就結束了,對於這個紀念碑瞭解甚少。浮雕上包括恩裏克王子在內的33名航海家、領航員、傳教士等葡萄牙人代表的是一個逝去的輝煌時代,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寫成一本歷史書,網上有詳細說明這些人物的文字,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除紀念碑外,這篇文章還寫了不少關於1940年裏斯本世界展覽會的事情。

作爲譯者,我根據作者原文,給大家補充一些必要的芝士,否則哪怕按字面翻譯出來了,看的也是一頭霧水。知識點太多,註釋部分有點長,感謝耐心讀完。

本系列翻譯改寫自《Lisboa Oculta》
更多後續更新,歡迎關注我的公衆號 “坐在你身邊看海” ,  分享一些冷門有趣的歐洲人文歷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