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996,你需要深度專注力!

大約10年前,我曾經訂閱過電子版的金融時報,裏面有個專欄叫做《朝九晚五》。現代生活的節奏日益加劇,能夠朝九晚五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很奢侈的事情,更多的人工作時間是996甚至是007。

這說的還是打卡的工作時間,即時通訊軟件讓我們時刻都處於工作的氛圍中。傑出的企業家告訴我們:996是福報,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多少人996工作,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掙得錢全給家裏,明明也是在爲家努力奮鬥,可回到家中卻是個透明人。被抱怨不關心家人,不管教孩子,更沒有除了交際應酬以外純粹的朋友聚會。

在這種被抱怨中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於是只好更加努力的去工作已讓自己顯得有價值。直到有一天身體透支殆盡,工作被其他人替代,才發現工作不是沒自己不行。

像滾輪上的倉鼠一般連軸轉,真的沒有破解的方法麼?


《深度專注力》也許可以幫到你。作者邁克爾海厄特之前做出版集團首席執行官的時候也曾和衆多的成功人士一樣,有做不完的工作,直到他不斷的進出內科醫生的診所,好幾次覺得自己心臟出了毛病。

直到最後一次,他的醫生仍然告訴他,他的心臟沒有問題,他只是壓力過大。但同時告訴他,如果他不解決壓力過大的問題,遲早他還是會因爲心臟問題回到診所。

健康問題促使他不得不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經過15年的生產力和領導力探究,已成爲這方面頂級專家的他總結了三個步驟九個方法來實現:準時下班同時能做更多的工作,空閒的時間拿來生活。

三個步驟分別是駐足思考、刪除、行動。下面逐一進行解讀。

步驟一:駐足思考

準時下班同時能做更多的工作,你是不是想到了要提高效率?如果是這樣就沒有打開這本書的必要了,因爲寫時間管理,提高效率的書已經夠多了。事實上提高效率並不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往往只會得到更多的工作。

1.規劃

提高生產力的關鍵並不在於效率有多高,在於能夠做正確的事情。

生產力的真諦在於自由追求真正重要的夢想。

所以能提高生產力的第一步是找到自己的願景,瞭解自己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接下來纔有後面的一切:如何藉由工作是實現夢想,而不是僅僅呢爲了一份薪水去削足適履。

時間管理專家鄒曉強在《只管去做》中也提到僅僅管理時間還不足以讓我們過上想要的生活,需要先制定可落地的願景。

2.評估

要通向願景並把他變爲現實,下一步就是評估現狀。作者用激情和專精兩個維度將任務放進了四象限的各個區域。

苦差區是指自己既沒有興趣也不擅長的事情,這部分工作是讓自己最痛苦的,因此應該儘量刪除,但這個區域的任務與自己夢想背道而馳的太顯眼,因此反而不是危害最大的。

無趣區是指自己擅長但沒有激情的事情,這部分可以用以謀生,但談不上喜歡,也就距離願景稍微遠了一些,好似緣木求魚。

干擾區是指自己不擅長但有激情的事情,落在這個區域的事情往往最容易自主的花費精力,但除非真的下定決心並付諸行動提升技能,否則距離願景也好似空中樓閣。

渴望區是我們激情和專精雙優的重疊區域,只有將精力盡可能多的放在這一區域,才能用最短的時間創造最高的效益,從而爲生活騰出時間,纔有希望過上自由的生活。


但與大多數四象限理論不同的是,作者在四象限內提出了第五區域,位於無趣區與干擾區和渴望區的灰色地帶,作者創造性地給了我們一個觀點,激情和專精程度並非一成不變,任務可以在矩陣內遷移。

3.恢復

時間是固定的,能量是彈性的。不要單純得去比較工作的時間長短,因爲彈性的能量會讓效能並不隨時間的推移線性增長。

全身心投入的努力工作後如果沒有通過一定的途徑恢復能量,精力不足同樣會將我們拖入低效中。

恢復能量的方法介紹了7種:睡眠、飲食、運動、社交、玩耍、反思、斷電。前面幾種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瞭解,關於最後“斷電”的方法介紹一下。

正是由於即時通訊軟件的發達,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工作的“干擾”中,要恢復能量,在週末或晚上某個固定的時間,通過不想工作、不做工作、不談論工作、不閱讀與工作有關的書籍完全地與工作脫開,與工作階段性的“斷開”,從而讓能量獲得重啓。

以上就是駐足思考的三個部分,定一個目標考慮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評估現狀選擇通向自由之路,以及在自由之路中如何恢復能量,以讓努力可持續。

步驟二:刪除

規劃好之後要做的就是如何刪除不必要的任務。

1.刪除

時間是個零和遊戲,花費在一件事情上,就無法同時花費在另一件事情上。很多工作並不是一開始就在那裏的,當任務試圖加入的時候,對那些不在渴望區的任務應該在第一時間說不。尤其是不應該因爲承諾了新的任務讓已有的承諾落空,哪怕僅僅是針對自己的承諾。

2.自動化

自動化是很好的減少工作內容的方法。通過養成習慣以讓自己自動的對工作作出反應,重複兩次以上的工作設立應答模版,同時分解任務的過程將其流程化。

3.授權

不得不做的事情還可以通過授權的方式克隆自己,或者用金錢去換取時間。但授權按程度不同也也各不相同,無論是哪種授權都別忘了定期巡查結果,畢竟自己纔是對結果負責的人。

以上是刪除三種方法,保證了我們的精力不會被渴望區以外的事情牽扯太多。接下來纔是真正的行動,只有行動才能通向願景,追逐自由。

步驟三:行動

1.整合理想周的工作內容

把自己好比是演員,有臺前、幕後、謝幕後的工作。分別對應付給我們薪水的事務性工作、保證工作目標達成的準備工作、工作之外的其他事情。

把這些任務批量的歸入到理想週中,通過減少工作的切換來保證專注力。

與通常的計劃不同之處在於,理想周的設定包括主題、場景,再依據主題和場景設計活動。

主題主要是指該時間段爲了什麼而努力,通常只有簡短的一個詞。

場景主要針對工作而言,按臺前、幕後、謝幕後分配。

場景和主題形成矩陣,在交叉點安排活動。

2.設計優先重要的任務

首先是回顧:過去的一週最大的成就,重要任務的進展情況,有哪些有效的行動,後續又該做哪些調整。同時回顧的還有一週內的筆記。

接着是檢查:自己的任務和授權的任務完成的結果如何,各項目標、活動、行動計劃的過程進度情況及截止日期。

最後是制定:這一步是通常所爲時間管理的範疇,按緊急重要四象限來設置不同任務的完成方式。主要明確下一週的三大主要任務,恢復活力的時間安排。

3.主動避免干擾

最後這一項是專注力的保障。干擾的來源分爲外部和內部。

針對於來自即時通訊的外部干擾可以批量化處理,針對來自不速之客的可以告知自己可以在哪個時間段集中處理。

但干擾並不一定來源於外部,有時僅僅是因爲我們自己不夠專注,針對內部原因可以使用提升專注力的軟件、合適的音樂、安靜的環境等來輔助加強。

還有一種內心的干擾則純粹是因爲自己的畏難情緒,想着先做簡單的,再做棘手的,讓簡單的工作充斥了工作時間,棘手的拖着拖着就拖沒了,從而阻礙了自己的成長。這種情況則需要通過提升抗挫力來進行避免。

總結

深度專注力給出了三個維度的九個方法來幫助我們擺脫工作越幹越多的陷阱,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首先是駐足思考,通過規劃自己想要的生活,評估現狀條件以及從哪些角度可以恢復能量幫助我們做好準備。

然後通過刪除來解決達到我們的各種其實不必要的工作,具體的方法有直接刪除、自動化處理以及授權給他人。

最後是如何展開具體的行動。通過整合工作內容、優先化重要任務,避免干擾因素來達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