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好家教(一)

養成好家風是留給子孫的最珍貴財富

有家就必然有家風。家風不是財富的多少、權力的大小、學歷的高低等,而是一個家庭的風氣,也就是一個家庭通過傳承和學習體現在家庭成員身上共同的價值判斷、生活方式和習慣,其核心就是價值觀,即對善惡、是非、美醜的看法,具體體現在家庭成員的言談舉止和日常的爲人處世之中。如有的家庭孝悌,有的不孝不悌;有的家庭節儉,有的奢侈;有的家庭勤奮,有的懶惰;有的家庭善良,有的自私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家庭的家風。家風本身看不見、摸不着,但卻影響着每一個家庭成員,甚至滲透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乃至子孫後代的骨血中,可能影響幾代,甚至十幾代、幾十代人,成爲家族成員性格、習慣、乃至命運的一部分。

家風是一個人成長的“地基”,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起點就是其家庭的家風。可以說,不同的家風造就不同的人,有勤儉的家風,就會造就勤儉的孩子;有好喫懶做的家風,就會造就好喫懶做的孩子;有樂於助人的家風,就會造就樂於助人的孩子;有自私自利的家風,就會造就愛佔便宜的孩子。古往今來,不變的規律就是,好的家風造就好的孩子,不好的家風造就“不好”的孩子。

主席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在2016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麼樣的家教,就有什麼樣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諸葛亮誡子格言、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都是在倡導一種家風。”

正所謂萬貫家財不如良好家風。那麼,什麼是好家風呢?好家風的底色必然是道德,諸如善良、謙讓、和諧、寬厚、勤奮、節儉等等。2013年11月,主席在視察山東、視察曲阜孔子研究院時講到:“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也就是說,從國家到個人,失德是非常可怕的。一個國家沒有道德,就無法興盛;一個人沒有道德,就無以立身處世。(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