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心無義的感知思考

“心無義”,也就是叫人“不執着”、順其自然的態度,對外在一切事物都不上心的狀態。

老師引導我們去思考爲什麼有段時間對“心無義”是負面評價,但近年又大行其道呢?

我臆測是由於科技的進步發展,能扭轉過去集體主義讚許之去個人化的社會價值,轉向逐漸過渡到個人主義的需求。

簡單來說,我認爲之所以會有“心無義”概念的出現,是一種認知補償力量。這個力量是可以安慰與撫平人們因爲無法掌握做不到、看不到、只能空想與盼望,再回看到現實生活巨大落差的失落感,所建立的一個心理平衡機制。

“想到”和“做到”真的是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即使有想到,要喫飽飯、站起身、拿包包、起頭去開門、踏上步伐,並且從一而終都還記得出發的初衷,是多麼不容易啊!這不是人定勝天的事情了,更多比例(我估摸有九成)是看上天願不願意讓你上路啊⋯

即使有那麼一成的微弱機緣可開門上路,過程就如同唐三藏西天取經,沿途這麼多妖孽、這麼多勾人心魄的幻想與誘惑,那麼容易把主幹道(main stream)掩蓋的迷惘,讓人們無所適從,甚至因爲落差過大帶來的絕望感,佛學於是有個精神思維補強的方法:就“心無義”吧!

“心無義”這三個字望文生義很容易理解:內心沒有特別要強加給予的意義,有這樣的自我救贖,人們就知道會珍惜手邊與身邊的一切,好好安身立命、好好穩定聽話、好好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做出珍惜。

有這樣的自我舒緩,即使有機緣開門上路,一起頭即使遇到壞人,那就回家嘛⋯就不會那麼痛苦、就不執着、能走就繼續走、走的時候沿途欣賞美景、順其自然,甚至這都只會是過往,外在的一切都不必上心啊⋯等等安慰撫慰人心、穩定社會秩序的認知力量。

不過,這個世界真的一日千里。透過科技發展的遞延與交疊,特別是目前這個世界正因爲物聯網應用越來越成熟,讓每個人都可以藉由網路無國界的力量,窺視由於過去因爲能力不足而有在時間和空間移動的感知侷限。人類這樣又容易自大了,不想用心無義這樣的觀念了,就容易放大人類自以爲可以和外在環境抗衡的自以爲是,就以爲多學會某些技能,當面對到的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

但是當面對環境越來越複雜、可控制機會越來越少、可梳理的線索更加錯綜複雜,人類又覺得被打擊⋯感到挫敗。然後這時“心無義”自我保護意識機制又出現了。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當遇到問題時,有面對問題解決的能力,像是突然處在零下三十度也會有辦法和環境融合;像是想去浮潛,只要按幾個按鍵付款、叫車、上飛機、睡個覺就可以到幾萬公里之外的地方享受南半球正有着的陽光熾熱⋯等等都是科技遞延帶來的好處,就可以繼續操演這精神意志想要實現的行爲,人類才因此是進步的。當然容易變成膨脹自大啊⋯

但是,當越是自大越沒有謹慎的踩實,就容易掉坑和遇到危機了。像是我處在的環境,身邊現在的人已經幾乎都在上網,享受科技便利的生活,卻也都折磨着自己獨一無二的隱私都如此流失着:每個人生活不管願不願意,主動不主動,早就被一大堆感測器sensor在無時無刻收攝個人的軌跡。

神祕感的維持變得越來越不容易,越能有平靜不被打擾的環境已經是越顯重要與珍貴的資源。即使不願意,還是得被迫在網路上呈現軌跡的紀錄;而人際網絡也都越來越容易從網路足跡上認識一個鮮活活的人,錯覺關聯的聯想可大可小,就看這個個體呈現在網路世界中的人格形象。

而“心無義”這個認知概念的運用,就是一個救贖的方法了。如果要擺脫這種被綁架的束縛,就放下嘛、就“不負如來不負卿”嘛⋯我歸隱、我不出門、我不暴露、不參與總行吧?如果剛好碰到人們還是對環境無法掌握的模糊感就會適用的。至少在撫慰心靈方面、至少在疲累休憩方面都可以有隱而可見的助力。

“心無義”這個真是一項相當高明的工具,必須要有淬鍊過的靈魂才知道這個認知思維工具的好,能讓我們人類在面對浩瀚無垠的未知時的進退。

甚至我認爲,“心無義”用不用得好,就是我們每個人來到人世間走這一遭的幸福感指標,一個人蓋棺論定能不能溘然長逝,端看使用者過程有沒有做到動靜皆宜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