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家小姐到革命女傑,再到書畫界泰斗,她的一生竟如此傳奇!

何香凝出生於香港。

父親何炳桓是一位茶商,娶有一妻五妾。母親陳二,因長着大腳成爲難嫁的女兒,最後不得不委曲求全給何炳恆當了妾。

何香凝一家合影 

做母親的拳拳之心,自己當年踩的坑,自然不想讓兒女們再踩。

所以,她堅定地要求女兒們從小就纏腳。女兒們大多聽從,但也有例外,那就是何香凝。

何香凝《楓》紙本設色 129×65cm 1929年 何香凝美術館藏

母親費了很大氣力給她纏上,但只要母親一離開,她就會用剪刀將其剪開;母親又纏,她又剪;母親打罵她,恐嚇她,但她依然無懼,堅持不肯纏腳。

最後,父母對她實在沒有辦法,只好任由她去了。

沒有人管得住她,她就成了“野”孩子,一雙腳放開了長,自然就成了大腳,同齡女孩搖曳生姿,她走路帶風、雷厲風行。

何香凝《松·菊》紙本設色 173×273cm 1931年 何香凝美術館藏

不只是身體不受拘束,她心也野,同齡女孩們不是忙着穿衣打扮,就是打牌取樂,她卻嗜書如命,在書的海洋裏撒野。

然而,在書裏自由馳騁仍讓她感到不滿足,她有着遼闊寬廣的少女意氣,她想像男孩子們一樣進學校讀書。於是,她便發揮她“牛皮糖”特質,終日對父親軟磨硬泡,最終混進“女館”讀了幾個月的書。

何香凝《山水軸》紙本設色 119.5×41cm 1921年 廣東省博物館藏

在這兒,她完成了她最初的女權思想啓蒙,可以說維新派宣傳的女權思想徹底激發了她骨子裏本有的“女權”基因。

人們常說,人從出生起,身不由己也好,自己做主也好,就在往前走的路上了。

何香凝《梅·石·牡丹》紙本設色 146×45cm 1940年代

於何香凝來說,更是如此,她似乎有天然的覺醒力,無論是身體上追求自由,還是心靈上追求男女平等,早早地走在了一條自我追逐、自我革命的路上了。

由於有一雙大腳,媒婆們紛紛大驚失色“落荒而逃”。

在這些恪守封建禮俗的女人們眼裏,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這是男人婆的逆天表現。於是,當週圍同齡人紛紛爲人婦,爲人母了,何香凝依然是單身女青年。

何香凝《虎》紙本設色 147×61cm 1934年

這讓她父母憂心忡忡、焦慮不堪,因爲在他們看來:家門出剩女,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但她自己倒是不慌不忙,沒有白馬王子來娶她,大不了在自己內心養一匹白馬,自己做自己的白馬王子也不錯。

她纔不怕紅塵裏沒人來做伴,她有一雙天足,能策馬奔騰,到處飛奔,自然非常快活。

何香凝《菊花楓葉》紙本設色 76.3×37.9cm 1940年代 中國美術館藏

在她看來,世間那些紛紛擾擾的難題,不過都是長長的、臭臭的裹腳布,剪爛它,撕碎它,扔了它,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她絕對不會坐以待斃空憂愁。

這種內心的爽朗與樂觀,造就並伴隨了何香凝的一生。

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有時真的如此。

廖仲愷、何香凝夫婦與子女的合影

不久,願意與“大腳公主”紅塵做伴、共享人世繁華的“白馬王子”來“自投羅網”了,那就是廖仲愷。

廖仲愷的父親是美國舊金山華僑,他去世時曾鄭重叮囑他要娶一位天足無損的華人姑娘爲妻,以免小腳遭洋人恥笑。

何香凝《楓樹·菊花》紙本設色 寄梅堂藏

彷彿冥冥之中早有註定,大洋彼岸的殷殷囑咐,彷彿是專爲她而定製的。

於是,回國發展的廖仲愷與“大腳仙”何香凝結爲伉儷。

何香凝《菊》絹本設色 99×31cm 1913年

廖仲愷有雄才偉抱,何香凝有俠氣豪情,倆人性情十分合拍,在日後的事業上更是琴瑟和諧,一時被人稱爲“天作之合”。

廖一梅說:“在我們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何香凝《馬》 絹本設色 111×41cm 1914年

婚後不久,倆人發現,上天待他們真的不薄,因爲對方就是那個真正契合自己靈魂的人,倆人都愛研習詩詞,倆人都喜歡激揚時事,倆人都甘願成爲革命熱血志士……他們,就像瞭解自己一樣瞭解對方。

王爾德說:自戀是一生浪漫的開始。

對何香凝來說,她的自戀,就是忠於自己的身體,終於內心,終於自己。至於愛情,則是一場剛剛好的遇見,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

何香凝與兒時的廖承志

1922 年,留守廣州的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扣押囚禁了廖仲愷。

遭此變故,何香凝並沒有因爲驚慌而失措,反倒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

當時的她身患痢疾,但仍帶病四處奔走,向人打探丈夫的下落。

何香凝《虞下黃農夢已非》紙本設色 何香凝美術館藏

尋得被沉重鎖鏈捆縛、遭受虐待的丈夫後,她也一度因爲絕望想先離丈夫而去,但丈夫寫給她的訣別詩讓她重新燃起了鬥志:

後事憑君獨任勞,莫教辜負女中豪。

我身雖去靈明在,勝似屠門握殺刀。

她隱藏起女性偏感性的心智模式,擺脫恐懼心,開啓女巾幗的營救模式。

何香凝 廖承志 徐悲鴻《倚松讀書圖》紙本設色 131.5×64cm 1951年 何香凝美術館藏

那一日暴雨,打聽到陳炯明正和一幫將領開會,她帶着一身泥水闖入,當面痛斥道:“仲愷有什麼地方對你不起,你要把他關起來?仲愷爲孫先生籌款,你就要把他鎖起來,可是1920 年仲愷也爲你們籌過款啊。幫你就對,幫孫先生就不對嗎?”

她用盡全身力氣,猶似母虎咆哮,一時間,在場所有人都被她的氣場震懾住了。

她見衆人開始動搖,又一鼓作氣地說:“我今天上山就沒打算全身而退,至於廖先生,隨便你們讓他活讓他死,但我一定要你們給我一個答覆:究竟是放,還是殺!要殺,就隨你們便;要放,就叫他跟我一同回家。”

何香凝《梅》 紙本設色 40×77cm 1953年

本是抱着孤注一擲的賭徒心理而來,何香凝給了陳炯明A、B 這兩個選擇。

當時在場的人都被眼前這位女中豪傑所打動,內心有所鬆懈,陳炯明擔心把事情鬧大,只好放人。

何香凝料到放人只是陳炯明的權宜之計,他一定會乘勝追擊,所以兩人隨即逃往香港,暫時化險爲夷。

何香凝 劉海粟《三友圖》紙本設色 139.8×33.2cm 1930年 劉海粟美術館藏

然而,不到三年,廖仲愷遭到四名殺手的狙擊,於送去醫院的途中不幸身亡。

丈夫的鮮血灑滿了何香凝的衣衫,也徹底將她轉變成了一位剽悍且剛烈的女戰士。她的兒子廖承志和女兒廖夢醒,也先後加入中共地下黨組織。

何香凝《一枝梅訊隴頭春》紙本設色 144×36cm 1929年  何香凝美術館藏

歷史驚人的相似。

1933 年,當時何香凝的兒子廖承志以“共黨疑犯”的身份被引渡給上海公安局。何香凝救子心切,不顧重病未愈,在一人陪同下,去找上海公安局要人。

她聲如洪鐘,在上海公安局院子裏質問市長吳鐵城,“我不是來做客的,我是來坐牢的。罵蔣介石要算我罵得最多,罵得最兇,爲什麼不抓我,卻把這些無辜的青年關起來?”

何香凝 《五柳先生圖》紙本設色 92×33cm 1932年 蘇州博物館藏

她如此氣勢洶洶,當然不是虛張聲勢,而是她知道在聽的這幫人最欺軟怕硬,且她帶病而來,他們多少會有所顧忌。

害怕何香凝心臟病發作當場猝死的上海市市長吳鐵城,趕緊將難題上交,蔣介石也擔心“大腳婆”死了,會受到國內外輿論譴責。一番商量之下,廖承志被釋放了。

何香凝《高松立海隅》紙本設色 135×140cm1960年 何香凝美術館藏

又是一場乾淨漂亮的勝仗。

何香凝的一生中,打過大大小小無數場漂亮的勝仗,她膽識過人,做派強勢,說話鏗鏘有力,做事雷厲風行,這樣的個性,即使放在當下,也必是一位酷勁十足的大女主。

何香凝《爲誰來補破河山》紙本設色 何香凝美術館藏

最初,畫畫對於何香凝來說,只是一門純粹的工具。

原因有二,一是孫中山要組織武裝起義,需要起義的軍旗和安民佈告告示的花樣、軍用票的圖案等,因而需要人設計,把它畫出來。

何香凝《獅子圖》紙本設色 124×100cm 1920年代 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二是,想以畫作來喚醒被封建文化桎梏已久的國人。

所以,追隨丈夫廖仲愷來到日本,在東京女子師範學校上預科的何香凝,在生子半年後復學轉去日本私立女子美術學校學習畫畫。

何香凝《山水》紙本設色 1929年 何香凝美術館藏

很長一段時間,她最喜愛畫獅子和老虎,真正讓何香凝着迷的,是畫獅、虎時,內心那激昂澎湃起伏的心情,她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在畫裏,“以示各族人民應如睡獅之覺醒,如猛虎之雄偉”。

1916年4月9日,孫中山、廖仲愷、宋慶齡、何香凝等在日本舉行“帝制取消一笑會”。前排左四起:宋慶齡、孫中山、何香凝。後排左二起:廖仲愷、胡漢民。其餘的爲日本友人

東北全境淪陷,華北岌岌可危,外寇當前,蔣介石以國力孱弱、必須低調備戰爲由,繼續抱定“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優先剿共,延遲抗日。何香凝給蔣介石郵寄了一條布裙,還附上一首極盡諷刺挖苦意味的詩作:

枉自稱男兒,甘受敵人氣。

不戰送河山,萬世同羞恥。

吾儕婦女們,願往沙場死。

將我巾幗裳,換你征衣去!

何香凝《虎》紙本設色 1910年 何香凝美術館藏

除了文字,何香凝更喜歡用畫作來表達自己的心境與期望,有一陣她幾乎每天都在畫,局勢越來越動盪,她那一顆拳拳之心便始終不能放鬆,一直在畫裏面轉轉轉,想停都停不住。

何香凝《獅》絹本設色 63×49cm1914年 何香凝美術館藏 

戰爭,孱弱的國民,參加革命的子女……就這樣一股腦躥進她的腦子裏。

畫呀,畫呀,何香凝的真實風骨就這麼鋪滿了畫卷,她也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何香凝《月下小景》紙本設色 80×38cm 1920年代

何香凝的生命經歷了94 個春秋,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

但即使在最艱難的日子裏,她也沒有放棄畫畫,而是將其視爲打撈自己,打撈他人,甚至是打撈社會的武器。

何香凝《綠梅》紙本設色 57×36cm 1943年 

歷經了人生起起伏伏後的何香凝,她在人生後階段更愛畫梅蘭竹菊等,這是她本真性格的自然流露。

1943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何香凝輾轉從香港遷居桂林,靠賣畫爲生。蔣介石曾派人送來巨資邀她到重慶居住,何香凝斷然拒絕,並在來信的背後寫下“閒來寫畫營生活,不用人間造孽錢”。

何香凝晚年

在這期間,她畫了一幅梅,梅的枝幹蒼老虯曲,堅硬挺直,象徵了她的傲骨錚錚和一生高潔的情操。

她的品格就如她曾在一幅《梅花水仙圖》上的題詩:

一樹梅花伴水仙,北風強烈態依然。

冰霜雪壓心猶壯,戰勝寒冬骨更堅。

何香凝與周總理

晚年,何香凝擔任過民革中央名譽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還擔任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成就她的正是她天生的虎性、野性以及如梅一般的高潔品質。

真正的雌雄同體,從來都是猛虎與薔薇並存。

何香凝與宋慶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