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對孩子的品德教育滲進課堂

今天我給學生上的是《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一個人種了一棵葫蘆,葫蘆長長的藤上長滿了綠葉,還開着雪白的花,花謝了,長出了一個個小葫蘆。那個人非常高興,每天看幾次小葫蘆,有一天他看見葉子上有蚜蟲,心裏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一個鄰居看見了,勸他治葉子上的蚜蟲,那個人聽了說:“什麼?葉子上的蚜蟲改還要治?我要的是葫蘆。”

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不可爲追求結果而不在乎細節。

在學習課文時,我先和孩子們分析文章的脈絡層次,然後向孩子們提問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爲什麼葉子上蚜蟲多,葫蘆就變黃了,一個個都落了呢?”

有的孩子說:“因爲葉子和葫蘆有聯繫的。”我覺得這個孩子回答的有些籠統,又問:“誰能給咱們說的更清楚一點?”有一個孩子說:“因爲葉子能進行光合作用……”我一聽離答案越來越近了。我知道作爲二年級的孩子能回答到這個程度已經非常不錯了。然後我給孩子們講了葉子和果實之間的關係,沒有葉子給果實輸送養料,果實必死無疑!

其次,我又提問第二一個問題,這個人明明看見葉子上有蚜蟲,他爲什麼不去消滅蚜蟲?而且他爲什麼不聽鄰居的話呢?

有的孩子說:“他不懂的葉子的和葫蘆的聯繫。”有的說:“他要的是葫蘆,不是葉子。”還有的說:“因爲他不喜歡鄰居所以不聽鄰居的話……”總之,回答的是五花八門,亂七八糟的,我做了一個安靜的手勢,孩子們安靜下來後,我又問:“鄰居說的話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

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喊:“正確!”我覺得此時是教育孩子很好的契機:趕緊替提了一個問題;“你們想不想做這篇課文中的,‘那個人‘?“不想!”

“你看,每個小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不好的習慣,比如上課坐不住,東張西望,和同桌說悄悄話,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磨磨嘰嘰等,家長和老師給你們指出來,有些孩子就好像‘那個人’一樣,不聽從別人的勸告,也不改變他的壞習慣,一旦長大,這個壞習慣有可能害了他。今天學了這篇課文後,家長或者老師給你們指出缺點我們要立即改正,這樣將來纔能有所作爲,千萬不能學‘那個人’不聽鄰居勸告,結果也沒得到一個葫蘆。”不過,這是我抓住一個契機,讓孩子從小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的同時,我在文章的主題基礎上讓孩子平時多觀察、多學習,要明白事物之間聯繫,不管幹什麼事情,不能取章斷義,爲了結果,不注意細節是成不了大事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