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理解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1. 理解:孔子這兩句話直接瞭解有微言大義,但是直戳重點之價值。我理解到的是,喫不用追求喫飽、住也不用住得多好,一種趨向斯多葛主義之主張,也就是追求安寧無情緒起伏的狀態和德行。

也就是說,每個人來到世間歷練,我們要成爲一個對自己的生活更內省和更深思熟慮的觀察家。要能認清楚,名譽和財富都不是值得追求的項目,而是當做好安寧,辨識出且能夠去除如生氣、憤怒、悲傷、糾結等負面情緒伴隨而來的正面歡喜狀態,是一種如財富和名譽對等帶來的賜福。

人爲什麼要追求財富和名譽呢?不也是圖個歡樂嗎?但是透過追求外在事物來獲取的快樂是短暫且更容易有被牽制痛苦的伴隨後果。人要能真正獲得自由和解脫的感覺,不被束縛就是一個基本樣態,繞過去對金錢和名譽的追求,也是殊途同歸的。

孔子這兩句話微言大義,讓我提醒自己在從事日常事務時,我們要能時時刻刻審視自己,要反省我們看到的事物,力圖辨明生活中苦惱的來源,並且考慮如何避免這些苦惱。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溫飽啊、居住睡覺啊⋯

喫、住,這兩件基本要求不要把自己困住,不要把條件訂的太高,只要能喫個東西有維持勞動腦力運用,喫啥都不要緊的;如果貪心喫太多反而沒有好好消化和對應勞動,那就是浪費了食物,跟豬一樣啊,只吃了不懂爲什麼喫,然後就被宰了,那幹嘛這輩子身而爲人呢?住也是同樣的,有個地方遮風擋雨不就是住的基本價值嗎?也不用太貪心說一定要擁有房子,擁有是一種執着、害怕沒有的心思而已,但是理性想一想,追求安全感方法很多的。這邊沒地方住,再找個棲身之地好好休息去勞動與作出價值來交換下個睡覺休息的地方,不也是這樣的事兒嗎?

孔子的“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連結上踐行斯多葛主義顯然是比較激進的看法。迴歸到平民百姓生活,共同意義就是我們身而爲人都是要付出努力的,當吃了、住的搞定,就該把精神注意力放在創造與生產的任務上,這對於所有真正的人生哲學來講都是一樣的。

剛好手邊也在閱讀歐洲兩位大師的故事,他們兩位精神之所以長存,就是孔子這兩句話作出樣子。我立刻想到兩位非常喜歡的歐洲作家:史臺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和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

.

例如,史臺芬・茨威格(Stefan Zweig)曾對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這樣描述:“我認識羅曼・羅蘭,完全是出於巧合。...這位作家表現出各種道德的力量:懷有愛意去理解,真誠地希望理解,讓正直經受考驗和歷練,以對藝術所負的團結大衆的使命持有令人振奮的信念。

.

由於他讀書和熬夜,這雙眼睛顯得有些過於疲倦,眼圈略微發紅,但是那一對眸子在他侃侃而談、興致勃勃的時候,仍能放射出奇妙的光彩。...說起話來聲音非常輕,好像很疼惜自己的身體。他從不散步,喫得很少,不煙不酒,避免任何體力上的緊張...他在那張堆滿了紙張書籍的小書桌旁,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他在牀上看書,一看也是好幾個小時。他那疲倦的身體得到的睡眠時間每天不超過四到五個小時...”...不就是這位法國作家做出孔子的這個提醒嗎?

.

這兩位作家在當時已經非常有名氣,但是絕對不會被眼前溫飽而滿足。也是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二位作家有更高層次的動力去繼續奮鬥,例如羅曼羅蘭親入戰場去紅十字爲人民傳遞書信、史臺芬・茨威格雖然在戰後能留瑞士但還是選擇重回奧地利去看千瘡百孔的國家...只是爲了把工作當成自己的天職,做出精神層面永垂不朽的追求模樣。

.

就是看到外國作家都能做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樣子,身處如此安逸生活的我,也是在在警醒着要珍惜好環境,除了要讓自己持續涵化對知識的瞭解,更要能把知識化爲普遍的瞭解,努力鍛鍊輸出表達,也是一種感謝社會、勇猛精進的自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