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大腦:只要成功六次,你就能成爲自信的人(二)

相約讀書打卡第482天,我是來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讀書內容是劉媛媛的《精準努力——劉媛媛的逆襲課》第四章《心態篇》第六節|重塑大腦:只要成功六次,你就能成爲自信的人(二)

作者很感謝自己經歷了一段自卑的時光,讓她重新去思考“自信”這兩個字,讓他知道自卑並不是純粹的壞事,它的存在也有意義。

我們過於在意自信這件事情了。

好像一個人不自信到發亮就不夠優秀,好像培養出的孩子不是那種自信心爆棚的就算失敗,好像一個人只要不自信就什麼都做不成,做什麼事情失敗了都能歸因於過於自卑。

自卑纔是自信的開始。

白巖松曾說:在我的身體裏,自卑心理是非常明顯的……任何一個事交給我的時候,我都在想,我能把它弄好嗎?然後你就會比別人多用十二分的力氣,因爲你怕弄不好,你覺得可能弄不好,你用非常大的力氣,你非常不自信,然後你就去做了,天道酬勤,每弄好一件事情就會回頭給自己一份自信……。

沒有深度自卑過,就不會有刻骨的拼命。

作者被嘲笑口音,所以才能在沒人的時候照着拼音一個字一個字的練習,直到把普通話說的標準。

作者也曾因爲自己不夠漂亮而有些自卑,也曾因爲只要減肥成功整形變美就可以很自信了。現在她很喜歡自己,並不覺得胖是令人羞愧的缺點。

所以如果想要變得更自信一些,最差勁的方法就是和自己的缺點不依不饒的做鬥爭。

你越不放過,就越不能贏。

自信的來源是什麼?外部反饋和自我認可。

日本的一檔綜藝節目曾講過:一個非常自卑的女孩,沒有通過整形,也沒有改變其他任何條件,就是在被輔導老師連續誇讚50天之後,她居然變成了自信開朗的人。

外界給的反饋是自信建立的基礎之一。幾乎沒有人可以在不被任何人肯定的情況下憑空建立自信,他人如同鏡子,如果每一件鏡子都把你照得很醜,再好看的人也要懷疑自己的美貌了。

那怎樣從外界得到更多的正面反饋呢?別人的嘴巴說什麼是我們無法左右的。

作者總結出的幾個小方法。

第一,劃定能力範圍

劃定能力範圍的第一個好處: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可以讓自己得到更多成功的反饋。

我們對自己的誤解是因爲不瞭解,不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不擅長做什麼,所以一直都在不擅長做的事情上受折磨,漸漸的就越來越低迷了。

你必須能夠清楚地劃分:什麼是你想做的,什麼是你能做的,千萬不要把想做的當成能做的,否則就會反覆受挫。

劃分好自己的能力範圍,不僅僅是爲了成功,也是爲了自信。

作者從學財務轉到學法律,才得以發揮自己的優勢。

幾乎所有的管理大師都會提到:要着眼於自己的優勢,在更有優勢的地方成長,更容易成功。如果想要過上自信和幸福的生活,必須找到自己擅長的甜蜜區,在那個區間去充分的實現自己的價值。

第二個好處是可以幫助你轉移關注的焦點。

如果你問一個女孩在照鏡子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什麼?

一定是自己臉上的缺點。

對缺點關注的越多,對外貌越不自信。

這是我們的習慣:在所有的事情中對於做錯的最爲敏感;在所有的特點中,對於缺點最爲關注,在所有的朋友中,不喜歡我們的那個,反而佔據我們最多的心思。

劃分能力範圍以後,就可以把目光轉移到自己的優勢上來。專注優勢,發揮特長,就能完成蛻變的過程,而不是克服掉所有的缺點。

第三個好處,就是更容易接受範圍外的失敗。

作者的優勢是擅長捕捉一個機會,然後帶人全力以赴的衝上去,但是精細的流程管理方面就有所欠缺,更不擅長處理員工關係。

當有許多人對你指點,可是你卻做不到的時候,那些指點在你眼中就變成了指指點點,你就會特別焦慮。

可是如果你能分清楚什麼在能力範圍內,什麼在能力範圍外,就可以倖免於難。

所以對於朋友的建議,我們要清楚,那是我想要做的,不是我能做的,所以我會努力去做,卻不必難過。

能力圈以外的事情沒做好可以再去嘗試,也可以去學習和研究,或者可以放棄,等轉移到自己的能力圈以內再去努力。

通過這樣的劃分,在評價自己的時候會變得更理性,不會盲目地自我否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