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狂亦侠亦温文——读《陶渊明传》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多言,他的诗作也读过不少。但陶渊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难道他仅仅只是一个躬耕陇亩的隐士吗?钱志熙的《陶渊明传》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更为立体而丰满的陶渊明形象。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看其作品大多涉及魏晋时期的内容。他的这本《陶渊明传》以陶渊明的诗作作为主要考证与写作素材,参照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作为辅助材料。全书以27个篇章对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及作品做了介绍。个人认为这27个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生经历,从第1章到第17章;第二部分是人际交往,从第18章到第22章;第三部分是作品价值,从第23章到第27章。

     对陶渊明有所了解的人都觉得他是一个隐士,但实际上他也是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学而优则仕。”古代士子读书的目的,就是想有一番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是他曾经的梦想。青春年少的他也曾怀有雄心壮志,他也希望像他的祖上陶侃那样,为家族争得荣耀。“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他渴望成为一个仗剑江湖的侠客。在他晚期的作品中,尤其是在他归隐后,读《穆天子传》《山海经》等作品时所写的诗作,也大量流露出自己的仙侠之思。但是他只能在回忆中感受狂与侠的美好。“静极思动。”这或许是人的本能。

     只可惜他时运不济。祖上陶侃出身寒门,靠积累军功进入氏族行列。但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他们身上依然刻有寒门的印记。加上父辈时家道衰落,到陶渊明时,已经完全进入寒门行列,有时甚至食不果腹。在他很多的诗作中,他也并没有回避他的这种身份。所以在仕途上,他无法做到“取家清贵,平流进取”的顺达。虽然他后来也曾因为生活所迫,到桓温和刘宋开国皇帝刘裕那里做过幕府,但他内心与秉性的清高与孤傲决定他的这段为官生涯并不开心。“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尘网”就足见他内心的高洁与所流露的归隐之志。最终他选择了归隐山林。

    不难看出陶渊明经历了被排斥到被动归隐之路,但他却主动接受了这样的被动归隐,实现了归隐之后个人精神的自我超越。归隐与田园就成为陶渊明生命的两大主题,也成为陶渊明个人的标志性符号。

    陶渊明是一个精神世界极为丰富的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个性一是天生,二或许是源于他的外公一家的影响。外公孟嘉,尤其是他的外叔祖孟陋是当时的清望名士的代表,以隐德著称,且“谦以自牧”,不仅逃位,而且逃名。外祖父家在精神气质上带给陶渊明极大的影响。从青少年时期的亦耕亦读,到出仕之后,仍不肯以“文字事人”,到最终的归隐山林,他要保有的就是“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的真心。所以他一生“学非称师”,只为自己的心去学习。一生酷爱读书,却极少做注做解,一生为自己的心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他一生无所不览,终生爱书不倦。把自己的真率的性格寓于田园诗作之中,把自己毕生的理想放在读书之中,“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魏晋时期由于长期的社会动乱,在文学上形成了一种对生死的主题思考,往往感叹生命苦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作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焦虑。陶渊明作为一介凡人,自然也看重生死。“人生若寄,憔悴有时。”“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但是他没有陷入单纯的忧生情绪,而是有意识的思考,建立自己的生命哲学。“居常以待终。“他以一种乐观平静的心态等待死亡的来。尤其是在他50岁之后写的《形影神》组诗,更是破除了因为认识不到生命真相而忧生的情绪。

      陶渊明的一生有渴望建功立业的少年痴狂与侠气,但更多的是归隐田园的平静与温和。他的隐居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精神的沉淀与超越。所以他的田园诗虽然是朴素的叙述,朴实无华的风格,但却有着永恒的审美价值,这是因为他的诗歌流露的感情是与人性的高度契合,是对人性的自觉反思。

”以物观物而不牵于物,吟咏性情而不累于情。“这或许就是对陶渊明诗的哲学,人生哲学最好的概括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