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读后感

18汉本2  杨玉凤  15185726359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时代在发展过程中会留下或多或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带有时代特色的印记,从当时的文学作品可以窥探一二。今天读了卢新华的《伤痕》,给我留下了很多感触。

《伤痕》是卢新华创作的短篇小说,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曾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讲述了在“文革”中,积极要求上进的青年王晓华,因为母亲被打成叛徒而决定与其划清界限并离家出走。一别九年后,母亲的冤案得到昭雪,她才踏上归途。然而当她赶到医院见母亲最后一面时,却已是阴阳两隔。“文革”时期,王晓华的妈妈被“四人帮”定为“叛徒”,她出于对组织的信赖,对这一冤案、假案信以为真,毅然与母亲划清界限,不辞而别,初中还没有毕业就上山下乡了。漫长的九年中,王晓华一直在孤独彷徨和痛苦中熬煎。尽管她采取很决绝的方式对待妈妈的来信和寄来的东西,但她的入团问题还是迟迟不能通过组织的审查。在农村生活和劳动中和她建立起亲密关系的男青年苏小林,也因王晓华的家庭成分问题而不能调动工作,一对有情人被迫中止往来。从那以后,王晓华几乎完全变了一个人,比先前更沉默寡言,表情也近乎麻木起来,只能把自己残存的感情献给在乡村学校所教的孩子们。粉碎“四人帮”后,被严重摧残而患了重病的妈妈,经上级领导部门甄别后彻底平反了。她渴望见上女儿一面,可当王晓华赶回家探望时,她妈妈已经离开了人世。

《伤痕》虽然是在写发生在王晓华身上的事情,但这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在那个时代,无数有着同样遭遇的人的缩影。借着王晓华立场,进行控诉,揭开了“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给人们的心灵带来的腐蚀和毒害。16岁,本该是一个青春阳光、肆无忌惮的年纪。而王晓华却因为母亲的身份遭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忍受着心灵上的伤痛。换做我,应该是做不到她那样的,应该早早的就被击垮了吧。文章中妈妈临死前给女儿的信中说:“虽然孩子身上没有像我挨过那么多‘四人帮’的皮鞭,但我知道,孩子心上的伤痕也许比我还深得多。”在当时的年代,许多人都受“四人帮”思想的毒害,而且身受其害而不知其为非,以自己反受之毒,不自觉地摧残着别人,在别人心里留下一道又一道的伤痕。公社团委负责人不让王晓华入团,公社书记因为王晓华关系不让苏小林调动工作。这一桩桩一件件在王晓华的心灵上“戳”下一个又一个伤痕,而这些伤痕是时间所不能抹灭的。

  王晓华心灵上的伤痕,是极“左”政治造成的悲剧,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民族的悲剧,所造成的伤痕是深重的。虽然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经历过王晓华的经历,但我感同身受,仿佛我就是她,在经历着她的生活,感受着她的感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