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爲學日益


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這裏所講的爲學就是堅持不懈地向外界探索新知,知識是無限的,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所以我們對知識的探索也就永遠沒有盡頭。莊子也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指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對無限知識的追求中去。可見,縱然是用盡一生的時間來學習,也不能把世間所有的知識學完。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因爲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地認識宇宙和人類社會,而知識能使人們的認識更接近於真理,所以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知識。不過,知識是無限的,這就好比我們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航行,永遠也不可能到達真理,只有“望理興嘆”了。老子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理智地從對外界的追求轉向了對內在的追求。

爲道則需要我們時刻剔除心中的雜念,保持一顆平常心,這個“平常心”指的就是道。如果人們在修道的過程中不斷摒除心中的雜念,使私慾漸漸消除,最後就能達到無爲的境界。無爲不是真正的無所事事,而是不妄爲。不妄爲也就是合乎了道的德行,如果做什麼事情都能合乎自然規律,那麼不妄爲就變成了無所不爲了。

“無爲而無不爲。”這一思想貫穿於老子《道德經》的始終,它是老子提出的極富智慧的命題。儘管中國古代有很多學者也提出了“無爲”的主張,然而真正把“無爲”的思想發揮到極致的只有老子。老子從哲學的高度來論證“無爲”的社會意義。從表面上看,“無爲”是消極的,是倒退的;但是從本質上來說,無爲實際上是在發展變化中避開矛盾的對立面,使其暢通無阻,從而達到無慾無窮的境界。

2020.11.1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