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一起喝咖啡奮鬥了18年的人,他爲什麼不早點來?

大家好,我是兜兜。

今天給大家說說最近看到的一個視頻吧。


01

最近一位叫作“有事就找白大姐”的賬號發了一個主題爲#年輕人當保安服務員是缺腦子#的視頻。隨之而來,評論底下出現了各種聲音。

贊成白大姐講得有道理的人給白大姐拍手叫好——說得好,大實話,的確如此!

他們誇白大姐牛逼,是個明白人。

另一邊,卻有人站出來說了——但凡有點辦法誰想去做服務員保安,站着說話不嫌腰疼。

還有的人說,都不幹服務員,飯店都關門了。

更有人直截了當地指出白大姐帶着傲慢與偏見搞職業歧視,是現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溫和派們則說,你說得沒錯,當保安和服務員也沒錯,都是爲了生存,理解萬歲吧。

兜兜大致梳理了一下白大姐的觀點:

其一,當保安服務員不是個好工作,沒有技術含量,當服務員只要不滋湯、保安只要會往那一杵,這樣的活什麼人都會,隨時都可能被替代;

其二,沒啥學歷出來的理髮、搞廚師是好工作,也可以學學修車,美容美髮什麼的,總之,年紀輕輕當保安服務員是腦袋空家庭缺乏指導。

這位白大姐從頭到尾都在語重心長地奉勸年輕人要做好職業規劃。

單從“有事就找白大姐”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白大姐一定是個熱心腸,奉勸年輕人要做好職業規劃也是妥妥地爲了人家好。

但細細一聽總覺得有點子誰誰家裏七大姑八大姨內味。

妥妥的爲了你好,可是你經歷了什麼,人家可不管。

希望你聽她勸喫飽飯,可總不答應說可以喫她們家的大米。


02

在沒錢人看來,有得喫比喫飽要重要,喫飽比喫好要重要。

可是這樣的行爲,在不計較錢的人眼裏,就很容易被歸爲沒有腦子或者不講究。

就像白大姐爲啥語重心長地勸解人家不選保安服務員這類的工作,主要還是因爲她那個層次的人看不上。

一句話,她們有更好的選擇。

且不說現在學一門技術的門檻有多高,就是過去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首先,是學費問題。每門有每門的行規,但總歸是越值錢的行業門檻越高,花錢也越多。當然,還有可能是你交錢了也不一定能遇到一個對你毫無保留、傾囊相授的師傅。

其次,是時間問題。技術都要經過打磨,經過專業進階,這些算起來都是時間成本。如果想要一路升級打怪,就要一直投入,至少要能夠保證自己支撐到那一日。

再次,是適應性的問題。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技術練得爐火純青,到哪裏都有活幹。這個社會花了錢學技術,最後學成半吊子,學費打水漂的也不在少數。

二十多歲的時候,人除了年輕、身體好之外一無所有,要是家庭不富裕,基本上只能喫青春飯、體力飯了。

對於很多農村家庭的孩子來說,有個工作,能掙一些錢拿回家,就已經很知足了。

同樣是出體力,幹服務員、幹保安,總比待在農村要強。

至於有啥好的想法,學這學那,他們也拿不出錢啊。

這真不是什麼缺腦子,而是缺錢。


03

原先網絡上有句名言: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歌和遠方。

後來不少人發現,這句話顛倒過來也是成立的。

生活不是隻有詩歌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我爸在我和我哥讀高一的那年做了一個統計。

他說全村當年一共有五個上高中的娃,我們家裏就佔了兩個。那些過早輟學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特徵:沒錢。

當年我的那些沒有機會讀高中的女同學們很多不是出去做了服務員,就是去學了理髮。

做服務員的幾百塊錢一個月的工資,相對於一年才幾千塊錢收入的農村家庭來說是筆大收入。每次寄錢回來的日子,家裏就跟過節一樣開心。她們的父母也是逢人便說自家娃懂事,有出息。

相反那些去學理髮的同學不僅頭幾年掙不了錢,甚至還要交學費、貼補一些生活費。如果不是家裏有些餘錢,根本沒可能選擇這條路。

至於供孩子讀書,在很多人看來,更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用砸鍋賣鐵形容也不爲過。

他們不是不知道讀書好,也不是不知道一技傍身的人生更有議價資本,只是相對於眼前的艱難,他們更在意如何把眼前的日子對付過去。

讀不讀書和學不學技術只是一種基於眼前和未來利益的權衡。

無論選擇什麼,都需要經過一番計量,都挺費腦子的。


04

還記得岳雲鵬的故事吧。

因爲一沒文憑二沒技術,岳雲鵬開始只能在石景山一家工廠裏給人看門當保安,不遲到不早退不曠工一個月工資能拿到300塊錢。“不說那些挺苦的訓練吧,就說巡邏時我被抓了好幾次犯困睡覺,第一個月發工資,我全被罰款扣光了,還欠公司20塊錢。”

15 歲時,他做服務員,岳雲鵬把一桌客人的包間寫錯了,3寫成了5,結果在結賬時客人發現多了兩瓶啤酒6塊錢,立刻翻臉大鬧飯館,岳雲鵬連聲道歉,打折不成乾脆免單,“352塊錢,我記得清清楚楚。”在這過程中,這位火冒三丈的大哥是什麼難聽說什麼,“各種侮辱。從買單到走人,一共3個小時。那一桌一共五六個人,還有上歲數的,連一個勸阻的都沒有。”

可見,服務員不是隻要不滋湯、保安也不是隻要杵在那裏就能幹好的。

相反,服務員和保安工作的價值就在於服務本身帶來的情感體驗。

服務員讓食客有賓至如歸之感,保安能夠讓顧客感受到身份尊貴。

他們付出的是他們的勞動,既然是勞動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如果有好的選擇,每個人當然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社會精英的權利,但同時也不要瞧不起其他人的工作。

因爲他們的工作,也是勞動所帶來的價值。


05

不得不承認,現代社會人與人的生存起點就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一出生就到了羅馬。

而有的人努力了很久也不見得能夠達到別人出生就擁有的高度。

《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作者在文中寫道:你會發現,爲了一些在你看來唾手可得的東西,我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對於那些年輕的服務員保安來說,年輕恰恰是他們最好的資本。

因爲年輕,他們可以擁有一份不看學歷,不看技術的謀生工作。

因爲年輕,他們還有大把的時間和機會爲自己謀劃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總之,年輕,就意味着無限可能。

所以別嘲笑年輕人當服務員保安這不好那不好了。

就好像你不能對一個奮鬥了18年才能跟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人說——你幹什麼去了?爲什麼不早點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