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力:不做不懂拒絕的老好人

你是不是有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

不知道如何開口拒絕

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關於如何說“NO”的那些事

首先展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個名詞。


個人邊界(Personal Boundaries)

在維基百科的定義中,個人邊界(Personal boundaries)是指個人所創造的準則、規定或限度,以此來分辨什麼是合理的、安全的,別人如何對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許的,以及當別人越過這些界線時自己該如何應對。

一個能掌控人生的人,一定要有一個清晰、健康的心理邊界,這樣當你面對問題的時候,一切都會有解——知道什麼能控制,什麼不能控制,放手不能控制的,專注於能控制的部分 。爲什麼說“一切”都有解?因爲 放棄也是某種解決方式。所以,只要有邊界,一切都有解。

——《超級個體》

個人邊界不僅是身體上的,也是情緒上的,它能夠反映出個人對自我身心狀態的認識和要求。當我們說,一個人擁有較爲清晰的個人邊界,或者說這個人“邊界意識好”時,就意味着他足夠敏感和堅定,對於自我是什麼樣的人、思考及感受着什麼有屬於自己的認識,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避免被他人控制、利用或侵犯。

邊界意識好的人,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也清楚自己能夠接受哪些對待,不能夠接受哪些對待,既尊重別人,也保護自己。

在中國,我們不常提到“邊界”這個概念,這與我們的社會文化有關。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把西方社會的格局比作一捆一捆紮着的柴,個體在神面前人人平等,通過社羣、羣體的集結,形成邊界清晰的結構。

而傳統中國社會的格局則被比作石頭擲在水面上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一個多圈水輪的中心,水輪距離石子的遠近比喻人與人之間的親疏。在中國社會里,人際之間的親疏遠比邊界要重要,我們有時會覺得如果足夠親密(比如父母與孩子之間、戀人之間、朋友之間),就可以不注意邊界。

個人邊界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身體層面的,二是心理層面:

▲ 身體層面(Physical)的邊界,主要是指個人空間及接觸上的考慮,可以通過衣着、住所、噪音容忍度、言語指示和身體語言等方式來表達。

典型的身體邊界的冒犯者是近距離談話者。當一個人在說話時離你太近,你對此的自動反應可能是向外退,爲了重建自己的個人空間。你這麼做,是在發出了一個非言語的信息:你感到了對自己個人空間的侵犯。如果這個人繼續走近,你可能會告訴他,不要這麼走向自己,用言語地方式保護你的邊界。

▲ 心理層面(Psychological)的邊界,主要是在信仰、想法和觀念等方面獨立於他人。這些邊界能夠保護你的自尊和對自己情緒的控制力。

如果別人坐了你的椅子或者用了你的東西,或者對你個人進行評論,讓你感到不高興,這時就是心理邊界在發揮作用。如果一個人擁有脆弱的情感邊界,他就容易受到他人言語、想法和行爲的影響而感到痛苦。例如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一個人可能會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感受從伴侶的感受中區別出來,這樣自己幸福和悲傷就受到對方情緒的強烈影響。

爲什麼建立個人邊界是困難的?

雖然個人邊界能爲我們的人生帶來很多方便和好處,但很多人仍然對建立個人邊界有所遲疑,或是無法順利地建立健康的邊界,常見的原因如下:

將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

對自己不夠了解,不知道如何建立。

不認爲自己有建立邊界的權力。

擔心個人邊界會影響人際關係。

沒意識到建立邊界需要堅持和努力。

如果想要建立健康的個人邊界,你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明確你有建立個人邊界的權利。

建立個人邊界是建立自我認同的過程,也是自我保護的方式之一:你有權利保護自己的隱私,有權利拒絕,當然你也應該對“允許別人如何對待自己”這件事負責。只有自己建立清晰而堅定的界限,別人纔會尊重它們。有趣的是,個人邊界脆弱的人,會更傾向於冒犯他人的邊界。所以,擁有良好的個人邊界也可以促進你對他人的尊重。

分辨出哪些是你無法接受的行爲。

回想你經常遇到的場景,想想它們是否與個人邊界相關。寫下你的感受和平時的處理方法,再列出清單,思考是什麼阻止了你做出行動。然後,用平和的語氣寫下能表明你個人邊界的話,以後再次遇到這類場景時向對方表明。

別人的需求和情緒不一定比自己的更重要。

很多人會覺得,別人的需求或情緒,尤其是家人或伴侶的,比自己的需求更加重要,否則就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自私的人。道德感過高會讓人焦慮。學會將自己放在首位,爲自己建立邊界,足夠的自尊與自愛才會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好,而不是一味地遷就他人 。

學會拒絕。

當個人邊界被冒犯時,生氣是最常見的、本能的反應。生氣是一種信號:說明你該採取行動了。如果你對於建立個人邊界感到焦慮或愧疚,要記住的是,如果你因爲擔心冒犯他人,而不去表達自己的不悅,你的人際關係反而會受到損害。表明個人界限並適當地拒絕,反而有助於關係的發展 。

如何堅定的拒絕他人:

今天給不會拒絕他人的朋友們介紹一個易學的方法,就是提升有效堅定感(effective assertiveness)的3步技巧,即VAR技巧。它們可以幫助你有效地表明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爲你設置邊界,拒絕他人。

1.Validate(證實):

證實/確認/承認對方的處境

當你準備拒絕ta的某個請求時,先把自己放到對方的位置上,證實、體驗並承認即將施加於別人身上的不適感。

方法:儘可能用檢驗的語氣開頭:“我知道你確實想進我的隊伍”,或者一句簡短的“我明白你的意思”,然後再接“但是”。

2.Assert(堅持自己的主張) :

表達拒絕時,做到清晰、直接、具體。

具體陳述你的拒絕這一部分最難,因爲對方的失望感很令人焦慮。但是清晰的交流對雙方都有益。具體的、行爲堅定的拒絕可以減少不確定性帶來的不適。

方法:不要只是描述你對這件事的感受,要真的、明確地說“不”。英文中有句話叫"Don't say maybe if you want to say no."也說的是這個意思。

3.Reinforce(強化):

告訴對方你爲對方着想的部分

-強化你所渴望的理解和行爲,如果你在拒絕別人,一定要告訴對方你爲ta着想的部分。

方法:當說“不”時,可以說的像是自己拒絕對方,反而是爲了對方好的感覺,比如對方讓你幫Ta去考試時,你可以說:“我不能替你去考試,被抓到的話,我沒什麼關係,但你可能會被處分。”

If you just set out to be liked, you would be prepared to compromise on anything at any time, and you would achieve nothing. 

-- Margaret Thatcher

如果你一心爲了討喜,那你就要準備隨時隨地的屈就,並且你會一事無成。

-- 瑪格麗特·撒切爾

提升拒絕力的20個實用建議

建議1:說話訓練 

每天安排半小時,在家裏進行說話訓練。你可以對着鏡子來練習,假設鏡子裏是你最崇拜和最討厭的人,練習如何與這兩種角色溝通交流。

建議2:健身運動 

選擇你喜歡的運動,可以是跑步,也可以是跳繩、跑樓梯、游泳等。運動能夠提升一個人的精神狀態,進行積極和主動的思考。經常運動的人,很少逃避問題,也很少委曲求全。

建議3:冥想訓練 

每天睡前,抽出10分鐘的時間,進行冥想訓練。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可以想象自己已經完成了目標,可以現象一些美好的畫面,它們能幫你提升自信、保持樂觀。

建議4:確立底線 

爲自己確立幾條不容觸碰的底線,讓它們成爲你的人生原則。這可以讓你變得果斷,不至於臨時想辦法,以至於爲某些事喪失自己的原則。

建議5:體驗痛苦 

痛苦並不總是壞事,關鍵是對待痛苦的態度。要成長,必然得經歷痛苦。不要害怕失敗,也不要害怕不被喜歡,那都是人生的必修課,它們會讓你變得堅強,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建議6:預防風險 

防患於未然,永遠好過亡羊補牢。底線思維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懂得避開那些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或是有悖於自身原則的問題。

建議7:堅定信念 

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有什麼樣的態度;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什麼樣的作爲;有什麼樣的作爲,就有什麼樣的結果。要得到一個美好的結果,就必須樹立正確的信念。

建議8:備案思維 

順利的時候想到不利,不利的時候想好退路,現行方案行不通,及時拿出備用方案。擁有備案思維,無論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什麼樣的突發情況,都能從容應對。

建議9:強大自己 

唯一能夠限制的,是你自己的頭腦。外部世界,始終是你內心世界的投射,任何的外部力量都不足以擊垮你,除非你自己認輸。不斷強大自己,才能底氣十足;如果你很虛弱,言行都會蒼白無力。

建議10:實事求是 

不要欺騙自己,也不要欺騙他人,這兩種結果是一樣的。蒙上自己的眼睛,不代表世界就一片漆黑了;蒙上他人的眼睛,也不代表光明就屬於你了。

建議11:專注目標 

只要你定下了屬於自己的目標,就不要去管他人的眼光。我們無法堵住別人的嘴巴,但我們能掌控自己的行動。

建議12:克服恐懼 

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己想要的東西上,不要總是去關注自己在害怕什麼。不然的話,恐懼一直都會纏繞你,而且會越來越強烈,直到最後把你擊垮。

建議13:接受道謝 

當別人真誠地向你表示感謝時,你要坦然地接受,這樣能夠減輕對方的心理壓力。如果在幫助別人之後,又拒絕他人的謝意,反倒會讓人覺得你自視清高、不好相處。

建議14:重視承諾 

從許下承諾的那一刻起,你就欠別人一個神聖的交代。你做出的承諾,未必都能夠做到,但一定要努力去做,盡最大的能力去兌現。若有遲疑,就不要輕易答應。

建議15:學會沉默 

在與人發生爭辯時,你會發現,最高貴的品質永遠是沉默,最難駁倒的觀點也是沉默。如果你能擁有這種品質,並尊重這樣的人,你會提升人生的境界,也能看透許多東西。

建議16:正視屈辱 

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會遭受一些屈辱,如何看待它,決定着你的命運。在受到羞辱或挫折時,最好的辦法是忽視它;如果不能忽視,那就蔑視它。如果兩者都做不到,你就只能受辱,很難獲得成功。

建議17:三思後行 

如何避免做出愚蠢的決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說話要想好再說。多數愚蠢的行爲,都是在手腳或嘴巴比大腦行動快的時候產生的。

建議18:不畏權威 

如果確認你是對的,而上司企圖證明他是權威,而你對此又感到很氣憤時,試着用溫和的方式說出你的反對意見。不要因爲害怕權威,或是擔心遭到懲罰,就把無名火壓在心裏。

建議19:自我嘲解 

被壞情緒纏上時,在怒氣即將噴發出來時,不妨自我嘲解一番,自黑一把。等把自己都逗笑了,或是感到無奈的時候,你會呈現出“隨他去吧”的心境。

建議20:積極迴應 

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責罵和暴力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對於那些傷害你的人,要麼置之不理,要麼冷靜而認真地告訴對方你的感受,讓他明白他的言行對你造成了傷害。這種積極的迴應方式,能夠讓對方正視自己的行爲,也能彌補自己的受到的傷害。

建議21:剋制虛榮 

虛榮心是扭曲的自尊心。自尊追求的是真實的榮譽,虛榮追求的是虛假的榮譽。越是虛榮,就越不敢拒絕,甚至會爲了面子打腫臉充胖子。少點虛榮,少點僞裝,活得會更輕鬆。

當然,我知道的,道理我們都懂,可是做起來完全是另一回事。

別人要是隻是提一些要求來給你添麻煩,那拒絕起來容易得多。但是別人並沒有惡意,甚至真的想要你的幫助的時候,拒絕他們會讓我覺得像在手心扎刀子一樣難受。

但有時候,被拒絕的人也許並不會那麼難過,我們的拒絕並沒有那麼大的威力。而且,拒絕像其他行爲一樣,也是需要練習的。開始嘗試拒絕別人,漸漸地,拒絕看起來就沒有那麼困難了。

懂得拒絕也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表現,而對自己負責就是一種成熟。

當我們開始懂得拒絕別人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長大和自由。

無私和善良都是美好的品行,但毫無原則的與人爲善,就可能喪失拒絕力。明明不想答應,卻礙於世俗和麪子,違心地接受,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和委屈。面對不合理的請求,拒絕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在設立自己的界限;你必須先有自己的界限,別人纔會知道你的底線。

我們是需要做一個好人,但絕不能做沒有底線、不懂拒絕的“老好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