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杨超越,您配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

“锦鲤妹妹”杨超越又又又又卷入了舆论风暴。

根据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11月24日公布的消息,杨超越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落户了临港。其申报单位为上海简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而杨超越正是该公司的主要控股人。

简单科普一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你可以理解为“优质人才和企业集中入驻,国家鼎力扶持”的国际性贸易新区。

至于该区具体的特殊人才引进标准,条目比较繁多,各位还是自行搜索吧。

总之,杨超越毫无疑问是符合其中一条的——“作为优质企业引入。”

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以锦鲤妹妹的人气而言,这家文化传媒公司的营收肯定也差不到哪去。况且,上海政府之前肯定也做过业绩调研的,人家又不傻。

既然合法合规,那为什么此次事件还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呢?

害,其实也不难理解。

反对者的态度简单明确,“杨超越作为艺人,唱歌跳舞演戏样样不行,唯一的‘特长’就是爱哭。这样的人算什么‘特殊人才’?!”

正好,咱就借这个机会掰扯掰扯,到底什么算是“人才”。

2.

我理解的人才,并不单单指通过寒窗苦读获得高学历、高学识的人。那些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为公司、为社会、为国家创造价值的人,一样也是“人才”。

换言之,“是否是人才”的衡量标准,是由社会需求和其产生的价值的大小决定的,而非培养的轨迹决定的。

而所谓“特殊人才”或“杰出人才”,则是指的能力更突出、产生价值更大,或者更具备稀缺性而更被社会所需要的那群人。

杨超越的业务能力不行,这没法辩驳。但无可否认的是,她拥有的社会影响力,以及能带动的社会资源,远超于常人很多倍。不说别的,单就说这个新闻出来,关于“临港区”的搜索量就暴增了几千倍。

杨超越落户在此,未来蕴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有多巨大,动动脚趾头也能想到。

从这个角度来说,她固然称不上“杰出人才”,但被誉为“特殊人才”,她名副其实。

我猜,看到这里有人会反对说,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能这么功利主义,应该看当事人是否“德能配位”。

“明眼人都看的出杨超越本身没有什么才艺,全靠运气好才走到了今天!”

这种说法,也许也没有错。但,你能说她一路走来,完全是靠运气和机遇?西门君第一个不同意。

有人问杨超越成名的代价,她回答:“你不成名,你工地干活你不也累吗?谁都累。只要是努力活着,想要过的更好的人,没有人不累。”

她一直有在努力,只不过也许是天赋的原因,努力的成效并不那么明显而已。

恕我直言,以“努力但没有出成效”来否定一个人的辛劳,才恰恰是最功利主义的事。

3.

我相信,当年杨超越为了“2000元工资还管饭”报名《创造101》的时候,绝对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而自打她进入公众视线以来,围绕她的争议就没有停过。

就像咪蒙的那篇《对于杨超越,骂她才是尊重她》说的那样,“在喜欢她的人眼中,她就是‘逆袭’的代名词。而在讨厌她的人眼中,她不过就是一个‘躺赢’的爱哭鬼而已。”

纵观杨超越这几年“麻雀变凤凰”的成长史,我们会发现她身上带着一种强烈的矛盾感。

一方面,她的起点很低,只有初中文凭,估计看这篇文章80%的成年人都比她学历高。以至于很多人会潜意识的看不惯她的一些作风。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她是从社会底层一路逆袭的,所以她会被贴上“励志”的标签。

西门君也明白,像杨这种“通过出名逆转社会圈层”的方式,为许多人所不齿。但在我看来,当明星无非就是一种职业选择而已。

至于“戏子家事天下知,将军孤坟无人问”之类的感慨,更是大可不必。

“寒窗苦读”和“出道做明星”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职业发展轨迹,谁不比谁更高级,谁也不比谁更轻松。

寒窗苦读固然辛苦,但通过读书过上幸福生活的概率,是远大于出道做明星的那条路的。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通过这条路获得一份能养活自己且还算体面的工作并不算难。

而出道成为明星者,最终也难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个能被人叫出名字的明星背后,必然是一群数不清的无名陪跑者。

不要酸别人的成功。凡事有果必有因,一个人既然能获得莫大的殊荣,必然是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代价的。

最后,用我一年前写的日记作为文章结尾吧:

“外甥女说她长大想当女明星,干儿子说他长大想当科学家。他们都会有光明的未来。”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我的才华不是拿来取悦你》作者。公 众 号《西门君不吐槽》。关注我,毒鸡汤管够。商务合作请私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