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證

青春作證

仙遊師範名動莆仙大地,號稱莆田師範生的“黃埔軍校”,養育人才無數。“勤”、“苦”、“嚴”、“實”,仙遊師範傳家寶。

女作家陳雪珠,優秀的師範生,她說,“青春作證,我會天天努力的。”情真意摯,讓人難忘。這個話,是媽祖話,很靈的。

生活,一個真正的媽祖大學。仙遊師範學校有許多優秀的畢業生,在媽祖大學的課程方面,學得好,很值得學習。

夜雪未知東岸綠,春風猶放半江晴。2000年,陳雪珠出版了小說《師範生》。她的書動人地展示了,一本成功的書,如何寫成的。天道酬勤。奮鬥,一定有收穫。

陳雪珠,一個山裏人家的女兒,媽祖大學的課程得高分,讓不少人驚詫。後記中,陳雪珠說:“青春作證,我會天天努力的。”情真意摯,讓人難忘。

陳雪珠,謙虛。一顆美麗的心,是永遠也不會驕傲的。師範生,大都比較謙虛。我驚歎:《師範生》,好書,這是莆田文學的意外收穫。

《師範生》的作者陳雪珠,2000年,還是剛畢業兩年的小學教師。我不認識她,但知道她。我1988年參加工作,1989年春,擔任仙遊師範學校星空文學社的第一任指導老師。陳雪珠,是星空文學社的。

星空文學社,有許多才思非常好的師範生。寫作,持之以恆是第一位的。“德”,是完成媽祖大學課程的關鍵。1992年國慶後,我回莆田工作,也寫媽祖散文。莆田的作家,一個個都心高氣傲,但常提到女作家陳雪珠。

我心想,女作家陳雪珠,不錯啊。

《師範生》好,語言、結構、才思、人物,都非常好。莆田,散文好,小說裏,《師範生》是十分不錯的。

《師範生》最大的特點:真情。《師範生》,第一部師範生寫師範生題材的長篇小說,成就大啊。在福建省出版長篇小說的作者中,陳雪珠可算是最年輕的一位。

陳雪珠,1979年出生在莆田山區莊邊鎮小村,農民家庭。童年隨着父母感受歲月的艱辛,心靈過早籠罩着生活重負的陰影。

上學後,她與文學結緣,如飢似渴地閱讀書籍。作文常被老師當作範文在課堂朗讀。她父親的猝然辭世,生活的不幸,更化爲精神財富,她“只有不斷地用筆來傾訴,來寄託”。

“青春作證,我會天天努力的。”多好啊。她寫給父親的《風鈴》,在全國中小學生主題作文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家庭境況,決定了她的命運。初中畢業後,她當了一名師範生。剛進校門時,她下決心創作一部反映師範生的長篇小說。她堅持記日記,到了三年級,積累大筆素材,開始寫作。畢業後,又花一年時間,完成了創作。

“青春作證,我會天天努力的。”她說的多好啊,又做的多好啊。

天道酬勤。

她的寫作得到省、市文聯的重視。省作協主席陳章武,推薦給省少兒出版社。因爲這是寫師範生的第一部長篇,出版社很快就決定採用。

著名作家許懷中寫序,這個序,很認真寫的。著名作家許懷中,德高望重,寫許多書序。

作者又認真修改了一年時間。然後,出版了。這一部寫師範生的長篇,得到好評。我個人看,這是仙遊師範一個最大的文學成就。

《師範生》的作者陳雪珠,2000年教師節,她寄給我一本。好書,又是我所熟悉的學校題材。我一打開書頁,被它吸引住了,一口氣讀完,猶不願釋手。後來,又讀了許多次。

莆田作家的書,很多,《師範生》是其中優秀的一本,好書啊。對師範生,有勵志的作用。

小說主人公內心敏感,外表純真。故事,並無很大的跌宕起伏。有些篇章,如詩化的散文。全書舒緩、明淨、略帶憂傷的節奏,與書名《師範生》相契相合。

林鬱敏進校,畢業離校,主線。塑造施晴、胡琳琳,男同學林誠明、唐建偉以及班主任王老師等人物,展示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表現師範生喜怒哀樂,寫出青年學生的憧憬、生活態度、人生觀、價值觀,對所要從事的教育事業的認識和態度,反映出對社會由感性逐漸到理性的感知過程。

同時,圍繞師範生們家庭的變化,折射出社會和時代生活的光彩,引起人們對師範生這一個羣體的關注。

林鬱敏的形象,好。後記中說:“小說是虛構的,但虛構的故事和人物中,有我生活的影子。”寫細節的時候,文筆展現出情真意摯的特點,比如其中的父親形象。

父親形象,寄託了對真實父親的無限思念。她把自己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把純情傾注於人物,從而體現了作品最大的特點:真情。

作者以寫實的手法,表現林鬱敏從入學的第一天報到開始,經過一年級、二年級到畢業離校,她爲實現對“大山”的承諾,繼承爲山區教育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父親的遺願,回山區當小教。

對師範生的描繪,並沒有多少傳奇的色彩,而着重通過學校日常生活和周圍人物的關係,生動地凸現了性格特徵,鮮明地表現她的個性。

林鬱敏,帶有理想化的,“青春作證,我會天天努力的。”但她使人感到樸實純真、真實可信。她之所以感人,在於她真實地坦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她有她的悲和歡、苦和樂;有自己的語言和行動,真實地表現出在學校和家庭、社會教育下成長的過程。

塑造出林鬱敏真實的師範生形象,還在於她和周圍人物的關係中,襯托、對比中,人物性格顯得更加鮮明。

同宿舍的好同學施晴,父親是包工頭,是有錢人家女子。但她看不慣父親的花天酒地、尋歡作樂,父女矛盾日深。她時時處處維護鬱敏,敢說敢爲,但由於家庭的嬌生慣養,喫苦性遠不如鬱敏,對鬱敏起了烘襯作用。自費生胡琳琳,也對鬱敏起了反襯作用。

這裏有個問題:青年學生應該有怎麼樣的價值觀,追求的是什麼樣的“潮流”。媽祖大學的課程,有實際意義。

實際上,胡琳琳是商品經濟的犧牲品,爲時代淘汰。教育是系統工程,學生受學校影響,還受家庭、社會的影響。事實的教訓,她痛恨自己“抵擋不住那樣的誘惑,……爲什麼要有那麼多的誘惑,爲什麼要有這麼多誘惑的人”。

胡琳琳和林鬱敏的對比,揭示出真正走在時代潮流前頭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

媽祖大學的課程,要及格,不容易啊。

王老師,言傳身教,循循善誘,是位好教師。爲人師表,無尚光榮。雖然作品中教師的正面力量稍嫌不足,但王老師對林鬱敏和學生起了很好的作用。

通過鬱敏去做家教,寫到有錢人家子女佳佳、僱小朋友做作業;小女孩靈兒把爺爺當馬騎;而小帆的母親給她的壓力過大,囚禁兒童的天性而受不了,這都說明教育兒童問題的重要。

師範生和學校生活、家庭環境緊密聯繫,而且和社會廣泛聯繫。

敘述語言和人物對話、心理描寫,使作品真實性得到充分體現。作者留心周圍人物的言語,注意記錄在日記中。她從實際生活出發,進行概括和提煉,敘述語言流暢而有張力。既沒有生硬地夾雜許多方言土語,又擺脫文縐縐的書面語言的不自然。

陳雪珠很有天分,巧妙地運用小說手法,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渾然一體,呈現出高於生活的美。

開學的頭一天,發現有個音樂教室:“曬臺上有一間教室,教室裏放了一臺腳踏風琴,這是學校的音樂教室。站在曬臺上往下看,可以看見教室,在陽光的映照下,一條閃閃發亮的寬闊的金黃色綢帶,從學校的身邊飄飄悠悠地經過。綢帶上印着的彩色圖畫,慢慢地浮動着變幻着。”

全書共分49節,每節短小,加上一段導語,簡明扼要。由於作者真情的貫串,動人心絃。

畢業離校的情景,感人至深:“……時間真是件不可理喻的奇妙的東西,彷彿就在昨天,他們揹着行李也揹着美好的憧憬邁進了師範學校的校門,轉眼間,他們又要揹着行李跨出不曾更改的門校,永遠不再回頭。……林鬱敏還在擦着宿舍的玻璃,象在擦拭自己的淚痕一樣小心翼翼而又反反覆覆。她好希望自己什麼都不想,既然離別是誰也無法阻擋的,那爲何不以一顆清淡如雲平靜如水的心來面對呢?”

女主人公擦着玻璃,眼前一片朦朧。三年了,一千多個當師範生的日日夜夜,“她哭過笑過,奮鬥過拼搏過,輝煌過也失落過,而轉眼之間,這些都屬於過去屬於悄然逝去的歲月,永遠也不會再回來。不管眷戀有多深有多重,她都必須告別……”

雪花聯玉樹,珠彩散瑤池。陳雪珠,文學天分高,寫師範生得心應手,神采飛揚,讓我彷彿看到夜深人靜伏案寫作時臉上的笑容。我想,這樣的快樂寫作,應該是寫文學最好的狀態吧。

在理解、掌握師範生心理上,雪珠分寸感掌握特別好,情節與對話自然曉暢,文字的背後站着一個真誠善良、美麗、向上的女作家。與如今某些矯情然而暢銷的書相比,《師範生》境界要高得多,小說洋溢的人性溫暖足以跨越年齡。

《師範生》字數不多,然而細節密密麻麻,就像繡花一樣,既美麗又妥帖。雪珠溫柔體貼,處理繁雜,舉重若輕。這樣的性格也展現在作品裏,使整部書讀起來非常舒服,心裏特別平靜。

先進文化,媽祖大學的必修課,“作家夢”,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微小的點滴做起呢?

女作家陳雪珠能夠參與到師範生的文學寫作領域,是師範生們的幸福。

我讀《師範生》時,有讀蕭紅《呼蘭河傳》與林海音《城南舊事》的感覺,優秀雋永的格調,好。《師範生》,值得一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