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一眼

前幾天,大學同學羣裏,曾經住在我上鋪的那個兄弟,在羣裏推一小視頻。

視頻內容很簡單,就是那張只有手掌一半大小,與我們每天形影不離,我們人走到哪裏,都必須要帶它到哪兒的“居民身份證”。

說實話,自打十年前,纔有了這張居民身份證之後,從來沒有認真端詳過它。雖然無論是遇到任何需要“它”露面的時候,咱一刻都沒耽誤過讓“它”立馬就出現,但是,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查驗“它”的那些人,也跟我差不太多,都是“例行公事”而已。不然的話,也許就會與小視頻裏那個曾經在教育部門工作過的老司長一樣,對這張還沒有手掌大的“居民身份證”品頭論足一番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許多人即使看了,也根本不會看不出來這正面和背面加起來,也沒幾個字的證件,竟然會有這麼多的瑕疵和爭議。

還從來沒有仔細端詳過“居民身份證”的人,不得不在老司長的帶領下,麻利地從兜裏掏出了那張與我朝夕相伴的居民身份證。

暫且不提人家發證部門的初衷和考慮,只是老司長那娓娓道來的幾句話,就結結實實地爲俺上了一課。

由此及彼,之前許多似是而非的問題,還真就有很多東西,完全都還處於一知半解階段,根本沒有弄懂弄通。特別是那些類似與那張小小的“居民身份證”身上,也是會存在一些疑問一樣,越是眼巴前兒的,越覺得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特別是總自以爲十拿九穩的事情,就越容易出錯。

看起來,語言和文字的表達,要做到準確無誤,還真是需要一點兒功夫的。

能夠看到這裏的朋友,不妨試試,也拿出自己的那張“居民身份證”,看看人家教育部的老司長,說得在理不在理。

歸納起來,老司長講了這張居民身份證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錯誤。

第一,因爲居民和公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準確地稱呼,應該叫“公民身份證”。

第二,關於“出生”,準確地說應該是“出生日期”。

第三,關於“公民身份號碼”,前面叫居民,這裏稱公民,有點欠妥。而且,中間還缺了一個“證”字。準確地說應該是“公民身份證號碼”號碼。

第四,關於“有效期限”,準確地說應該是“長期有效”。或者從哪年哪月哪日起,長期有效。

我覺得教育部的這位老司長說得在理。

您以爲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