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随流水20-11-30


11月30日,十月十六,周一,阴,7至12度

有人在读书圈里贴出一幅书法条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范先生就阴阳怪气@他道“你的初心是什么”。有人代为回答“金山银山”。紧接着章先生无比厌恶地皱皱眉头,道“这个群,什么人都有”。季先生又接一句“153人,远超历届上限啦”。周先生说想起一篇鄙人写的旧文,并将文章贴于圈中,题为《“凡想刻某人诗词的,石头一律没收”》。此文是对黄永玉先生书中一句话(如题)的感发。众先生们奚落表“红心 ”者的做法,我甚为愤慨。周先生的文章,我不知是助攻,还是打圆场。但文中的观点,我颇为认同,特摘于此:

“作家、艺术家的表达是有自己的个性和追求的,有些被念滥了的俗套话是不该轻易出现在他的笔下的。如果没有这一点语言自觉,我感觉他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就是语言免疫力太差,而对此浑然不觉者,大约就是中毒太深吧。所以说,看书画篆刻,有时候还不仅仅是笔法刀法,我还看看他画了什么写了什么,这上面也显示出艺术家的‘格’。多年前,去参观一个新建的碑林,建得很好,就是书法家们出自本人之手的文词太少(哪怕都是大白话也好,齐白石写自己的话不就很可爱吗),大部分都是抄来的,抄来也罢,也要抄得有品有格,而又是多半是某些人的,这我就看低他了。‘宁静致远’、‘学海无涯’不是坏词儿,但是被当作口号漫满街贴,它们葆有的语言能量就被耗空了,成了草木标本,成了药渣,你不辞劳苦地一粒粒捡起来,没味儿,也没趣了呀。”

如果是从俗套话角度去理解,我也不赞成抄政治口号来书写书法作品。去年,本单位举办了一次庆华诞七十周年的书画比赛。我是组织者。辅导单位十几位书法新手搞作品创作,整整忙了半个多月,最后装裱了二十多幅作品,将单位门厅布置成展厅(事先请示领导批准的),景象颇为“壮观”。结果这次书画展只展出半天,就被勒令连夜撤除。因为没有一幅作品写政宣口号。参赛者多是学了一两个月的书法新手,他们只会临帖不会创作,叫他们刷政治标语,实在也是为难人。毕竟是书法比赛,笔法、章法首先得合乎艺术形式。且我作为一个半吊子文化人,有周先生所谓“语言自觉”,将一个书画展办成政宣窗,则非我所能。

上书法班时,同学们总喜欢向老师讨字。老师问,写什么?“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再文艺点,就是“遇见最好的自己”。问我,我说“读书得间”。老师问,什么得,什么间?报班福利,生日时会收到老师量身定制的作品。老师是浙江的“兰亭七子”,多次在全国书法大赛获奖,他的作品还是有收藏价值的。老师给我的生日礼物上写着“富贵什么什么”的,我一看就随手夹入草稿纸中。作为一个读书人,我和别的同学不同,不只看字,更在乎写了什么。这样的礼物,感觉受到了漠视。毕竟我是这个班中字写得最好,毕竟我在本县文化圈还有点知名度,送这么一幅铜臭味的东西给我,算什么意思?古人是书文俱佳的,如今书家是书家、文人是文人。读大学艺术系的多是文化成绩较差的。书家缺少文化修养,只能算个书匠。确如周先生所言,艺术家写了什么画了什么,能显示出他的“格”。

再论读书圈里那幅字,只能算个新手,抑或是未经过正规书法训练的自由体。他贴这幅字,可能只是想展示一下才艺,没想到会冒犯圈子的立场。接下来发生的事更可笑了。群主贴出一段长文,详细解释当初建圈、邀友的过程,以与此“害群之马”入圈撇清干系,声称今后一定严加审核、严控人数,并保证明年年会一定实行邀请制,并非在群内就一定适合邀请。我简直看得不寒而栗,差点就退了群。明年,不管我是属于适合还是不适合邀请之列的,我都不再出席读书年会。

然后,我无比愤慨地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条微信:国家有国家的专制,圈子有圈子的专制,专制的人在对抗专制的政体,同时又在对他人实行专制。轴心时代的文明都有统观全体的智慧,而人在知识上越往前走,就越看不见世界的整体和自己。读书人的良知是什么?是拿你的片面来统治世界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