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覺醒》:學會這三點,快速提升認知能力

每個人對事情的認知不同,有的人看問題只看表面,淺嘗輒止。有的人能夠具體事件具體分析。還有的人能夠通過事情的表面看問題的實質,舉一反三,深入思考。爲什麼每個人在同樣的問題面前處理的方式不一樣?這是因爲每個人的知識結構不同,對問題的認知能力不同,所以纔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


提升認知能力才能改變我們對事情的處理能力。認知能力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提升。周嶺在《認知覺醒》中告訴了我們許多提升自己的方法,讓我們突破自己的侷限,快速獲得知識,進行深入學習。


周嶺通過實踐中的摸索,探尋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成長道路,在專注力、行動力、學習力、情緒力幾方面總結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提升途徑,給我們自我成長指明瞭方向。


而書中最觸動我的,莫過這三點: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自己的能力和目標要匹配;在學習中,能夠用已有的知識解釋新學的知識;在構建知識體系中,找到自己的觸動點啓發自己構建知識體系。


這三方面讓我們樹立目標有方法,學習知識有用法,體系建設有心法。看似簡單的辦法卻給我們快速提升的捷徑,更深入的研究知識和學習知識,讓我們跟隨周嶺進行深入學習,一探究竟。


01


在瞭解目標與匹配的關係之前,我們先要清楚什麼是匹配?舉個例子每天發5條微頭條,你會感到自己的時間不夠用,收集素材、尋找靈感就很耗費精力,爲了湊數量寫完的文章沒有深度,寫5篇感到很累很喫力。


如果你每天寫1篇微頭條,你會有更多的精力構思、蒐集素材,深入挖掘客戶觸動點,寫出的文章有深度,自己感到不是很累,還能寫出好的作品。對於你來說,完成每天1篇的任務量與你匹配,既夠得着又不覺得很累,既達成目標又能完成質量。


我曾經有過一段經歷,那是我在給國內一家知名公司寫營銷軟文,每天的任務量是必須完成1500字的營銷軟文10篇,剛開始寫的時候興趣盎然,做着做着,發現每天完成10篇真的很累,從早上7點一直坐到晚上9點,一天都在寫,如果寫的順了能夠早點結束。自己什麼事情也做不了,一天寫下來眼睛很疼,肩膀也酸溜溜的,因爲沒有時間看書輸入,時間一常發現自己沒什麼可寫的,越幹越沒勁,最後終於放棄了。


這次經歷讓我感到當自己的能力與目標不匹配,時間長了自己就會沒有信心,身體的勞累加上精神上的匱乏不利於自己的成長,最終會讓人選擇放棄。


那麼,怎樣纔算匹配呢?


周嶺告訴我們好的成長是在舒適區的邊緣,也就是做什麼事情保持難易適中的地帶纔是心流的通道。


例如晨練,如果讓你早晨跑1個小時,每天堅持,你可能會鍛鍊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會放棄。但如果你調整目標,一個星期跑4次,每次半個小時。你會覺得每天晨跑一個小時被動的去做,和一週4次每次半個小時,時間由自己安排,沒有強迫性,比較自主選擇,可能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後者。


讀書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給你一本晦澀難懂的書,你讀起來很費勁,讀着讀着就沒有了興趣。如果給你一本你感興趣的又比較容易懂的書籍,讓興趣、難度、需求同時匹配到舒適區邊緣,你讀起來既有挑戰又能深入閱讀,你會越讀越起勁。


雖然我們在自己的成長的不同階段會設立很多目標,如果目標設定的過大不切實際,實施起來做不到那只是一個空目標,目標與自己的實際情況不匹配,同樣也無法堅持完成目標。


同樣是學習,對於學習好的同學來說做一些難題對他們來說很輕鬆,可是對於成績差一點的學生來說可能就很困難,因爲難題對於學習好的同學是在拉伸區,而對於學習差一點的同學來說是在困難區。成績差一點的同學想提高學習成績就要先降低學習難度,一步一步突破向上提升。


周嶺告訴我們能力與目標匹配,就應該花大量時間梳理會做但特別容易錯或不會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內容。


能力和目標匹配意味着我們不用損耗過多能量,把自己體力、精力、思考力投入到更值得我們做的事情中來,讓自己的努力放大和增值,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你掌握了能力與目標匹配法則,你就能有的放矢的學習、工作、生活,獲得精準成長。


02


獲得精準成長還需要一種能力,就是解釋知識的能力。


記得剛開始寫作時,不知道自己應該寫些什麼,沒有更多的素材和靈感,自己大腦的知識也匱乏,就想到了寫跟書相關的文章,書評自然成爲了我優先的選擇。


剛開始寫書評的時候,看完一本書,自己沒有更多的觀點,也不知道該如何深入思考,就是照搬知識點,把書中的話搬運一遍。自己無形中成爲書籍的搬運工,自己寫的文章沒有思想、沒有靈魂,只是書中觀點的堆砌。這樣的文章寫的越多,自己也就越來越不願意動腦筋,越寫越沒興趣,自己也得不到提升。


而且還發現看了幾本書後,自己無法轉述書中內容,每次講述時都語無倫次。這說明對書中的內容沒有深入理解,所以轉述不出來。隨着書讀的越來越多,現在明白了讀書知識轉換需要的三個步驟:

首先,讀懂書;

其次,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書中的內容;

最後,將書中的內容進行實踐,將知識真正轉化成爲自己的。


就像周嶺在《認知覺醒》中提到,“用已有的知識解釋新的知識”。就是在學習新的知識的時候,能夠把所學的知識貫穿起來,通過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加工,舉一反三,進行精準的解釋、說明和實踐。


羅振宇的縫接知識,就是每天寫5篇閱讀心得,把新知識縫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讓自己原有的知識對新知識做出反應,用文字描述出來。


而周嶺的反省日記,也是一種儲備新知識的方法,通過每日的觸動點,描述經過,反省分析,形成措施,其實這也是一種鍛鍊大腦思考、深化鏈接知識的方法。


不論是縫接知識和反省日記,都少不了這三點,讀、思、寫,這是知識輸入到知識輸出的轉化過程,這種能力通過練習能夠得到提升。


解釋知識要學習知識、思考知識和運用知識,當你能夠深度學習,這種能力就離你不遠了。


03


判斷一個厲害就是看這個人具備的知識結構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也就是說一個優秀的人就是能夠解決各種問題的人。因爲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他調用所有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就看這個人的知識結構體系是否適用。


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曾經讓我很迷茫,不知道該從哪個地方開始。沒有可以啓發我的地方和靈感。但是唯一讓我認定的就是讀書是建立知識結構體系的通道之一。於是,我開始了建立知識結構體系的征程。從隨喜好看書到3 個月讀完33本書,我更明確了自己的方向,現在我進入了1年看100本書的挑戰,是爲了打造自己的專業結構。隨着自己的書讀的越來越多,目標也越來越清晰。


看問題要看點和麪,解決了獲取知識層面的問題,就應該看知識點的問題,周嶺教給我們的方法是:在看書中找到讓自己觸動的點,根據觸動自己的這個點,寫出自己的分析思考後的想法,讀完這本書後放上幾天,看這本書最觸動自己的是哪個地方?如果是一句話、一個案例,用觸動自己的這個點來實踐和改變自己。


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關注和感興趣的領域和知識層面,我們會本能的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點,當這些觸動我們的點形成面的時候,我們的知識結構也在一步步形成。


觸動點是能夠觸發靈感,引發思考的點,由這些點我們不斷延伸,我們會形成一張思考的網,把每個知識點鏈接起來,就是我們解決各種問題的知識庫。


具備真知識是能夠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萬維鋼老師說:“只有知識能夠幫助你實際決策的時候它纔是你的知識”。


《認知覺醒》讓我們學會儲備知識、勇於實踐,改變自己的行爲,讓我們脫胎換骨,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


書中提到認知遵循的原理:處於認知圈邊緣的知識與我們的實際需求貼合的緊密,也容易讓我們產生觸動,從而與現有知識關聯。


所以找到與自己匹配的認知觀點,不把時間浪費在全盤接受書中的觀點,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學習更加有效率。


清華大學於歆傑教授說:人生就像馬拉松:“一直在跑,一直在成長。”當下跑得很快,不代表就成功了。要一直忍受住疲憊,時刻保持速度,才能獲得最後的冠軍。


如果認知覺醒是我們每個人的賽跑,我們一定要跑在前頭,我們才能成爲領跑者。


作者:不惑青蓮,自由撰稿人,專注自媒體。不定期發表讀書相關文章,分享閱讀的收穫。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點贊,後續我會創造出更多的作品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