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y "Educated" | 这个世界有唯一的真相吗?

这固然是一本一旦翻开便停不下来的好书。否则也不会得到奥巴马、比尔盖茨的亲自推荐,并给予赞誉。

根据她的回忆录,Educated(中文译名,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Tara Westover,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山区一个摩门教的家庭,17岁前从未坐在过教室里,生活在一个极度扭曲、自成一体的小世界——父亲是个偏执、狂热的survivalist, 不信任政府、医疗、教育等机构,因此父亲禁止她上学、去医院,开车没有保险,家庭所有成员一概不系安全带。

从Tara七岁起,家里就在为“末日降临”做准备、屯物资:数不尽的桃子罐头、枪支弹药,甚至金币、汽油。母亲是助产士、草药师(没有执照),她虽有自己的见解和力量,但时常摇摆,甘愿屈服于父亲的极度偏执。家里有七个孩子,其中一个哥哥,有着暴力倾向。

他们从不去医院,即便发生严重的车祸、事故。因为父亲的偏执,全家人不止一次地经历车祸,母亲为此有了偏头疼后遗症;在父亲的废料场里,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父亲因爆炸而严重烧伤,哥哥们的腿被烧焦以及手指头被切断。

十岁那年的冬天,Tara为父亲的废料场工作时,从挂车的箱子摔到钢铁废墟上,膝盖被铁尖刺破……一手造成这一局面的父亲没有载她回家,更没有载她去医院,而是让她走回家自己找妈妈去治疗。

前一秒,哥哥Shawn是Tara最贴心的朋友、最温暖的哥哥,下一秒他会拽着她的头发,把她的脸按进泛着黄的马桶里,强迫她承认自己是妓女;他也会把她的手腕折断直到她屈服,他甚至威胁过要杀掉她……

妈妈看到过一切,但她没有选择保护Tara,视而不见,就像她会对自己的真正想法视而不见,一味附和她丈夫。

通过作者的描述,生活在现代文明世界的我们,觉得这一家人简直是荒谬到令人发指。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一切,在那里,不复存在。

然而17岁时,她进入杨百翰大学(BYU),最终获得剑桥博士学位,并进入哈佛大学访学。多年的反复挣扎后,她终于选择了逃离父亲构造的狂热世界、哥哥的暴力和母亲的软弱及摇摆。

这样的逆转,比小说情节还要激荡人心,不是吗?尤其是当你想到,这确实发生在21世纪美国的某个角落。

两天便看完这本近400页的书,我首先感到的也是一种对作者人生大翻转的畅快之感,并感到一种希望的扬升之感,可是second thought却是,wait a minute, 这里面还有一丝异样的讽刺之感。

01.

关于

“真实世界”

除去爸爸的偏执和哥哥的暴力不说,Tara逃离出那样的环境固然是好,可她一头栽进的现实文明世界又是什么?

进入大学后,Tara的认知逐渐回归“正常”,从不进医院的她,也打了疫苗,并暗示到:她的家人竟然从来不相信疫苗,这不可理喻。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声音表示,疫苗的安全性并未得以证实,甚至弊大于利,归根结底,是利益机构挣钱的产物。人们不再顺应大自然的循环与规律,而是肆意破坏,且疯狂发展科技去“弥补”自然,殊不知我们离智慧和谐越来越远罢了。

因此Tara一头栽进的世界,不正是这么多年来,接受过精英教育的我们发现这样的人生行不通时,开始逃离出的世界吗?

Tara的妈妈会草药,接生,不倚赖现代医疗系统。回归“正常”社会后的Tara开始对母亲用半边莲、美黄岑酊剂来止牙痛持着讽刺态度(虽然没有明说),而吃下止痛药。她不再相信来自大自然的草药,像个现代人一样,更相信见效快的西药。可她忘了母亲的草药治好了爆炸引起的严重烧伤、因严重车祸产生的偏头痛。如果说她的家人从来不去医院,而她们一家九口人仍然健康,甚至常常死里逃生,这不是更能说明一个有趣的事实吗。

我从一个精英模式的世界——仰仗逻辑、科技却牺牲自然、智慧——逃离,而tara则刚好逃进这个社会,不仅得到一席之地,获得广泛赞誉——她的经历被视为一则极为励志的故事,她接受了比尔盖茨的采访,奥巴马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亲自推荐这本书,她上了美国最有名的节目:艾伦秀和欧普拉秀。

这让我想起《楚门的世界》。楚门最终看清虚假世界的破绽,头也不回地要踏入新世界,人人都相信这是个美好大结局。我却在想,楚门终于得以逃离那个以自己为“玩偶”的虚假场景世界,一头扎进大众所在的“真实”世界。但是,这个所谓的“真实世界”到底有多真实?

有人问我,某个灵性老师所说的那一套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说,没有绝对真实,看你在哪个层次。可对方依然不依不挠地问,那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说,我没有你头脑想要的那个答案。我不觉得我们有继续沟通的空间。

绝对的真实,不存在。帷幕之下,这正是地球游乐场的最大特色。

02.

关于

记忆、故事与历史

你或许觉得Tara的故事非常励志,但她并不是第一个从家里“逃离”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哥哥Tyler是第一个拿到学位的人,读到博士,并结婚生子。最小的哥哥Richard也读到博士。你会惊讶,这样扭曲的家庭竟然出了三个博士生。但我们无法从Tara的回忆录中得知,这两位是如何逃离家庭“魔掌”的。

Tara选择去参加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也是出于Tyler的鼓励和帮助。Tara和家人决裂后,哥哥Tyler是唯一没有舍弃她的家人。Tara这本书的题献,写着:献给泰勒。可见这个哥哥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然而,Tyler在Goodreads上公开表示过,他所经历的故事版本和Tara所描述的有些出入,但他仍尽最大可能支持Tara。对于Tyler自己的教育,他提到,他之所以得以被本科学校录取并获得奖学金,以及后期同意接受offer到离家更远的州攻读博士,父亲给予了支持和鼓励,父亲甚至给了他去大学的第一个理由。

当然,孰真孰假,远隔千里的读者是不可能搞清楚的。但其实这并不重要。

为了回应Tara的Educated, 妈妈写了一本回忆录,叫Educating. 当读者指出她们两人的版本如此不同时,"Memories are fickle things",妈妈在facebook上这样回复读者。

回忆是不可靠的。记忆不仅有着偏差,也带着个人的有色眼镜。每个人仍可以讲出自己视角的故事,只是不必过于捍卫自我视角的唯一真实性。

事实上,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是带着自己的独特滤镜来看世界。因此,每个人经历的“事实”都不可能相同。

古罗马皇帝Marcus Aurelius,也就是写了《沉思录》的这位,说:

Everything we hear is an opinion, not a fact.

Everything we see is a perspective, not the truth.

我们所听到的,是个观念,而非事实。

我们所看到的,是个视角,而非真相。

由此扩充到人类的历史。自古以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皆由“成者”来书写,并定义。因此,我们读到的历史不过是成功者视角的故事罢了。

既然如此“混乱”,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过一生呢?找到平衡点,是一生的功课。

03.

关于

Where to draw the line?

对于事情的见解,什么是中正?什么是偏见?什么是偏执?什么又是妄想?

Where to draw the line?

记得在刚到美国的课堂上,老师每每提出一个问题,几位同学回答提出自己的观念后,我的笔仍然悬在空中——我等着老师说出标准答案,才落笔记录。可结果往往是,老师们只是稍微点评同学们的回答,然后move on。留下错愕的我,以及笔记本上的空白。我的内心在咆哮:那答案到底是什么!

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是,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这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但现在我知道,这是个没有答案的世界,唯一的答案在你心中。

问题本身,永远比答案更有价值。

04.

关于

内在的矛盾与和解

最后一次离开家,父、母、Tara心里都明白,这是最终一别。父亲给了她一个僵硬的拥抱说:“我爱你,你知道吗?”

“知道。但那从来不是个问题。”这是她对父亲讲的最后一句话。

在很长一段痛苦的时间里,Tara的内在矛盾在于:Tara的自我意志和新生活,与她的家人是对立的,只能二选一。Tara选择前者而不得不与家人决裂后,她仍然痛苦且迷惑:如果我还爱着我的家人并想念他们,那是不是证明我的选择是错的?是不是有问题的是我自己?

最终,Tara找到了她的自洽:

You can love someone, and still choose to say goodbye to them.

You can misss a person every day, and still be glad that they are no longer in your life.

你可以爱着一个人,并依然选择和他们说再见;

你可以每天想念一个人,并依然高兴他们不再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不再怀疑自己版本的故事(相对的),原谅和接受自己。没有怀疑,只有接纳,我想也是我们普通人得以自洽的方式。

书的扉页,是维吉尼亚伍尔夫的话语:

过去总是美好的,因为一个人从来都意识不到当时的情绪;它后来扩展开来,因此我们只对过去,而非现在,拥有完整的情绪。

作为书来说,似乎有个完满的大结局——作者逃离“桎梏”,不再怀疑自己,内在的困顿也找到答案,在物质世界有着一席之地。不过,生活从来不是happy ever after,而是活着的每时每刻。

你呢?也想要听到你的声音。

~The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