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话》插图练习(5-1):人的觉醒之“把美带给人间”

     第五章,讲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注:第四章,讲述中世纪一瞥——基督教艺术在东方和西方(从略)】

      一、把美带给人间

        在中世纪严格的思想控制下,希腊、罗马艺术中,美丽的维纳斯被看作“异教的女妖”而遭到焚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为了冲破思想的禁锢而向往古典文化的意大利市民们,却觉得这个从海里升起的女神很像是一个新时代的信使——她把美带到了人间。

        佛罗伦萨画家波提切利(1445~1510)于1478年画的一幅《维纳斯的诞生》,似乎可以作为体现这样一种时代感的例子:裸体的维纳斯像一粒珍珠一样,从贝壳中站起,升上了海面。翱翔在天上的风神们鼓起翅膀,从画的左方把它吹向岸边——据说,维纳斯最初的落点是东方的塞浦路斯岛——画的右方,迎接她的山林女神(一说是春之女神)从林中走出,展开手中的长衫以备覆盖她的裸体。在这幅画上,波提切利也画了许多玫瑰,在清风的吹送中,绕着维纳斯窈窕而柔和的身姿飘舞。



        洋溢着青春生命的肉体,美丽娇艳的鲜花,在当时是作为向宗教禁欲主义挑战的形象;不少画家钟爱它们,正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现世幸福的一种愿望。这个被认为美术史上最优雅的裸体,并不像后来某些威尼斯画家所倾心的那种华丽丰艳、生命力过剩的少妇。相反,她却是纤长而略显柔弱,身体虽是已经成熟的妇女,而面容却带有一种无邪的稚气。特别耐人寻思的是她的一双出神的大眼,似乎在单纯无知中含有某种迷惘和哀伤。她像是一个初落人世的婴儿,惊讶得发呆,可是又似乎预感到某些未知的苦难和不幸。



        虽然对解剖学和透视的研究是文艺复兴大部分画家热衷的课题,但波提切利却并不太重视这种科学的真实性。维纳斯的颈和手臂照解剖学看都过长,但却增加了优雅的魅力。海波、树木、衣服上的花朵,倾向于图案画而富有装饰之美。他也不强调立体和透视的空间感,人物均以明晰的线条造成浮雕式的效果,尤其是维纳斯金色的长发,婉转回旋,使人想起用金丝盘卷的首饰。这和他少年时学习的民间艺术有关,也反映了拜占庭艺术源流中有着东方艺术的影响。所以,波提切利的绘画,在神韵上更接近于中国的艺术风味。

        在中世纪,艺术只是为了“训导人”,成为一个好的信徒。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则更多的是为了“丰富人”和“娱悦人”。从《维纳斯的诞生》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明显的变化和跃进。


      (资料来自《西方美术史话》第五章:人的觉醒——“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之一“把美带给人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