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化对谈(直播)有感

下午看了一场止庵和史航的对谈直播,是为了宣传止庵的新书《沽酌集》,观感很好颇有启发。我此前还真是从来不看直播,对买东西也毫无兴趣,看了这次对谈此刻回味回味有几个点印象还挺深刻的。二位才子的对谈自然是从读书以及写作的角度切入的,让喜欢读书的观众十分过瘾,可惜在最后现场互动的环节只有一位观众提了问题,之后就提前结束了。

说说观感,或叫听感亦可。有一点我是十分赞同的,止庵说读书这事首先它肯定不是什么特别高尚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它还是件枯燥的、费事的、远不如看电影等那么容易又舒服的选择,所以如果你选择了这件事,就要脚踏实地的把它做好做精(原话大意)。不能骗自己以及未来的自己,相信这也是很多有读书爱好的人们的基本共识吧。而同时他也谈到,读书这样的小众爱好大家在交流的时候也是有门槛的,这也是客观事实。比如几个朋友聊一本书,那么所有人必须都至少读过这本书才行,这只是个低配,否则便无从谈起。至于说到他的新书也是如此,史航表示要有一定积累的读者读他的新书才会有趣,如果从来没有读书爱好的话这本书不是个好的选择。我不一定会买会读这本《沽酌集》,但他们谈到的这些话题深感认同。

看了这次对谈给我的另一个提醒就是人依然要保持谦虚,说来简单,我们也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稍微读了点书自然就会产生漂浮的书生气,要时刻提醒自己,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反而更不容易。而这也是前几天我写到的要不断撕扯自身边界的必要一步。书写就是个好的渠道,是帮助阅读的、总结自身思想以及可以记住一些自己读过但忘却的东西。对谈中止庵提到我们读了某一本书读到最后一页后只是完成了阅读的行为,而若想真的好好聊聊这本书的话只读这一本还是不够的,还要读有关作者的书和这本书相关联的书,之后,才有资格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显然对于一般人来说要求就过高了。所以更多情况是,读了一本书只不过是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话题,给了我们想法并能让我们从这个话题继续联系联想下去。而不是作为提升自己优越感的工具。

过程中他们还说到一件事挺有意思的,听起来挺人格分裂的。一个人写文章实质上是写给自己的,而不是写给“所有人”的。前几天我弟也问我这个问题,问我写东西的过程中需要在心里假想读者么,我说不需要。止庵所谓的人格分裂的意思是,书写者要在心里重新建立一个和自己对立的自己,也就是反对自己的自己(可能有点绕),来监督、纠正自己。有点像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在国家层面上我们需要“一个声音”,但某个人在自己这儿需要有多个自己。正如史航对于一本好书的评价,一本好书不是让读者觉得舒适的,反而是让人觉得读后倍感焦虑的。这我非常同意。我们在家庭、社会中虽然过的难,但也不免会听到太多的好话了,如果自己也对自己顺着的话,那就“完”了(不展开探讨“完”了,见仁见智)。

想想还有什么值得说一说的呢……哦对了,也是前文提到过的,止庵举了个例子我觉得挺有意思。如果面对大众聊《红楼梦》的话,可能会从作者开始介绍起,因为要假设大家不太了解,诸如:“清朝有个有名的作者叫曹雪芹,他写了一本有名的讲述一家大宗族的故事”等等。但如果是一小撮都对《红楼梦》有基本了解的朋友之间的交流的话,没人会忍受的了这一番铺垫性介绍的。实际上这又是那个老问题,即平均主义和特殊对待的问题。但实际上人类也很聪明,就像潜规则一样,表面上一视同仁,实际上标准不一,这也不是我们的特色,只要有人类社会就必然有这个问题。普世价值是一回事,到了个人、具体的事情又是另一回事了。大话怎么说,小话怎么聊……这超出了今天下午对谈的范围,自然他们也是很简单地交流。面对公众,这些所谓的名人们交谈之前自然是做了一番准备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探求世间的真理呢,只好经历现实生活的同时多多读书思考和写作了。

*注:本文引用二位文化名人的内容均为本人的大致回忆,只保留的原大意,并非原话。非学术性文章,不做精准性表达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