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史文化過程中的媒介變遷——以學習詩詞爲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飽含了幾千年的文明積澱,孕育出一顆又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而詩詞正是這其中最爲閃耀的部分,如何學習詩詞和理解背後的歷史文化,培養文化自信和民族責任感,是在高考結束後再次回到語文的學習中時,最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前段時間看葉嘉瑩先生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詩詞的美,與它所表達的情感,構建的意象,不應該只存在於書本和詩詞大家的腦海中,這種流傳千年的文學結晶,值得被更多人瞭解和喜愛。

然而真正想要學習詩詞,讀懂詩詞,門檻並不低。學透一首古詩詞,往往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了解詩人詞人生活的個人經歷和時代背景,揣摩他們的寫作意圖和出發點,理解詩詞中出現的各種典故等等。諸如此類的學習成本,往往讓很多人望而卻步,而當詩詞成了束之高閣的藝術品,審美產生了距離感,人們好不容易產生的興趣也漸漸消退了。但最近的一些的經歷,讓我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今天我們就從媒介變遷的角度,聊一聊我眼中詩詞學習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學習詩詞,閱讀文字是最基礎的一種。對於詩人而言,文字是發現美后的記錄;而對於讀者而言,文字的背後是想象力,想象力則是創造美的源泉。可並非誰都能腦補出大漠孤煙徵塞邊關的場景,也不是誰都能有天上宮闕琳琅華貴的天馬行空般的想象。無法構建想象的文字,是不可能產生共鳴的,即使是配上大量的譯註和賞析,也只是徒增學習詩詞的心理負擔。試想上來就把一本厚厚的《唐詩宋詞鑑賞辭典》擺在沒有專業基礎的讀者面前,誰會不望而生畏呢?

除了讀懂文字本身有難度,千百年前的作品更營造出一種時空相隔的疏離感。雖然都說距離產生美,但距離無法想象的美,就像小孩子站在玩具店外的櫥窗,貼着臉蛋踮起腳尖想要看到店裏的各式陳列,卻只能看到漆黑的玻璃上自己的倒影一樣。這種挫敗感便是人們把詩詞拒之門外的罪魁禍首了。所以品讀詩詞,只是閱讀文字本身,往往不夠,我們還需要其他更加調動感官的方式。

詞最早是從音樂的曲詞中演變而來的,詞具有天生的音樂性,雖然歷經千年,詞對應的樂譜幾乎都已散佚失傳,但這並不妨礙在千年後的今天,我們藉着對前人創作情感的理解,在新的曲譜下進行新的演繹和傳唱。經典的如鄧麗君的《但願人長久》、安雯的《月滿西樓》,時新的如Winky詩的《離騷》、奇然的《琵琶行》、張申騁的《關山月》等。通過現代人的創作,我們有了一種認識詩詞的全新方式,即通過欣賞音樂來欣賞詩詞。音樂的抒情方式,通過歌者的節奏變換和樂器的協調配合共同展現出來,讓人們對詩詞的美有了一種更加感性的認識。然而,精心製作的音樂雖然優美動聽,但我們仍然無法深入理解詩詞本身,無法達到從感性接觸到理性認識的轉換。這時候就不得不借助多媒體的幫助了。

人是視覺動物,對圖像的敏感程度是遠遠大於文字的。對於文字聯想能力並不豐富的人來說,圖像的直觀性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詩詞中所描繪的場景,從而對其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一般書店裏一些寫給孩子的詩詞書,以及中小學語文教材和課本中,都會在詩詞的旁邊附帶插畫,目的就是爲了幫助我們從圖像出發,更好的理解詩詞。另外,許多古代的詩詞家,同時也是畫家,在創作畫作的過程中,也會將詩詞融入其中,在構思詩詞的同時,也在爲畫作尋找靈感。“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就是把詩畫結合到極致的存在。但是欣賞詩詞和對應的古畫,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和鑑賞技巧,在學習上還存在着一定的門檻。所以,僅靠文字和圖像來了解詩詞,往往還不夠。

現代媒介的發展讓圖像從靜止走向運動,視頻拍攝和動畫製作技術的日益成熟給學習古詩詞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新的可能。電視上播放的名家講詩詞的《百家講壇》節目,在講解詩詞的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時代背景和作者寫作意圖的解讀,很適合對詩詞感興趣但瞭解不多的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網友們製作的卡通詩詞動畫,寓教於樂的同時,也對詩詞描繪的場景和所要表達的意境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再現,兼具故事性和美感,對於提升詩詞學習的興趣上有很大的幫助。然而我時常在想,雖然作爲媒介的視頻和動畫已經足夠細緻和生動,但這樣的學習總是單向的,是被動輸入的,是沒有反饋的,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在學習的互動性上有所提升呢?

提到互動性,就不得不提到遊戲這種既古老又時髦的媒介了。用遊戲來學習詩詞,學習歷史文化,其實我們並不陌生,從詩詞大會上的闖關答題,到博物館裏的屏幕互動,再到故宮出品的《繪真妙筆千山》等APP,以及爆火後已經出到第二部的《謎宮》系列解密書,遊戲其實早已在學習和傳播文化的過程中得到了應用,只是目前受限於資金和關注度等因素,在詩詞學習的過程中,還並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仍處在探索階段。直到我後來體驗的一款遊戲,讓我對詩詞學習的遊戲性的認識又上了一個臺階。它打動我的一個點是其中豐富的互動性和沉浸感,比如學習李清照的一首經典詩詞《點絳脣·蹴罷鞦韆》,過去在語文課上,“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神態和心境其實是不太容易聯想到的。而在遊戲裏,我可以扮演李府的隨從,侍女,扮演來訪的翩翩少年,甚至可以扮演李清照本人,通過儘可能還原的時代場景和裝束,“親自”參與到詩詞創作前後的故事中,通過和其他人的對話和動作互動,感受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展開腦洞大膽想象,還可以在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中扮演一隻翱翔於黃州赤鼻磯的雄鷹,從“航拍”的角度感受周郎赤壁的江山好景;還可以在范仲淹任知州的延州邊塞扮演一個戍邊多年未歸的將軍將領,和希文兄塞外對飲,一邊嘆息好水川的慘敗,多年同軍好友的離世,一邊苦於戰事久未平息,家中老小無暇顧及,羌管響起,一句“將軍白髮征夫淚”在耳邊久久迴盪。可以說,遊戲的引入爲詩詞的學習創造了更多可能。

着眼於現在,暢想未來的詩詞學習,會是怎樣一種情景呢?會通過什麼媒介呢?我覺得的一定是互動性和沉浸感更強的VR技術,通過計算機手段,將人的感官體驗進行再現。人的五種感覺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如果在不久的將來,能夠通過某種設備欺騙過大腦,把這五種感覺重塑出來,一定會讓我們的“穿越”體驗再上好幾個臺階。試想這樣一種場景,你扮演宋代詞人王安石,凜冬時節的某個清晨在院子裏踱步,體感設備告訴你現在正是寒冷的冬天,通過視覺設備望到遠處牆角枝杈上潔白如雪的梅花,但是隱隱約約看的不是那麼清晰,這時嗅覺設備裏傳出的淡淡花香讓你確認了這就是梅花,隨着你利用位移設備逐漸走向梅花的腳步,花香也愈來愈濃了,看到嚴寒中傲然獨自盛開的梅花,聯想到自己施政改革的種種困難,一首借物抒情的《梅花》呼之欲出。這樣的詩詞學習方式,你還會覺得枯燥嗎?

雖然今天是以學習詩詞爲例談學習歷史文化過程中的媒介變遷,但我更想借這個機會談談文博信息化未來的發展趨勢,在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海外流失文物不斷迴歸的今天,如何更加深入的理解,保護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是講好中國故事需要解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我看來,未來的詩詞學習,歷史文化學習,一定是要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通過引入新技術,我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再造一座大唐長安城、大宋汴京夢華,可以還原歷史背後的圓明園、紫禁城,甚至可以將民風民俗,建築風貌,服飾古樂,乃至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其中。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保護與歷史還原工程,如果最後真的可以實現,一定會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筆無比寶貴的數字文化遺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