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我们必须有独立不倚的澡雪精神,才能挺拔在俗世之中

编辑

我们在现实的人生社会里,必须有独立不倚的澡雪精神,才能挺拔在“位高金多”的俗世之中。例如宋人陆仲微有一段对人生观的名言,实在可作为热衷于富贵中的清凉剂。他说:

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

而不能啖尝天下之豪杰;

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

而不能陆沉天下之英豪。

——《孟子旁通》

一个人开始时对功名富贵不动心,还比较容易;但是当功成名就时还要自己不动心,那就很难了。人在功成名就、踌躇满志时,就以为自己最伟大了,这一念就是动心。所以唐末诗人有一首诗说:

冥鸿迹在烟霞上,

燕雀竞夸大厦巢。

名利最为浮世重,

古今能有几人抛?

诗人把冥鸿比做不为功名富贵羁绊的高士,寄迹在天空轻云彩霞之上,偶尔能看见它的身影,忽然又飞得无影无踪了。而一般追名逐利的人,就和那些筑巢在大房子梁柱上的小燕子一样,一天到晚叽叽喳喳乱叫,自夸居住的房屋有多么伟大,梁柱雕刻得多么华丽,而事实上它们只是筑巢在那里栖身而已。这就等于一般世人栖身托命于名利,而对自己的功名富贵自夸一样的可怜。

这首诗在前两句以比兴作了隐喻,下面两句就点明了主旨,大有一吐为快的味道。“名利最为浮世重”,世界上的人都看重名利,“古今能有几人抛”,从古到今能够有几人把名利放弃不要的?你我都是燕雀者流,只怕一个大老板多给我们几个钱,就在他那里栖身托命了。

古人有句名言:“志心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心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一个人如果立志于道德修养的话,不但后世的留名不放在心上,这辈子的功名利禄更是毫不考虑,这是第一等的人才。

第二等的人是“志心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像那位桓温说的:“不流芳百世,即遗臭万年。”我今天上午还跟年轻同学说笑话,像报纸刊登大抢案的主角那样,多出风头!国内外报纸都登他的消息,我们还做不到呢!当然这只是当笑话说说。这里“志心于功名”的“功名”,是流芳百世之名。三代以下未有不好名者,一旦“志心于功名”,什么黄金、美钞、汽车、洋房都不放在眼里了。

古人除了这两句话,还有第三句话:“志心于富贵者,则亦无所不至矣。”这是第三等人。像现在大专联考填志愿表时,先看准哪个科系出路好、赚的钱多,就往哪里钻。像这样立志为赚钱而学的,如果能够成为盖世的人才,那才是天大的奇迹呢!

——《孟子与公孙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