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釘的思考時間

今年get了一個新技能,練車感覺上道兒了,老大評價:“艾瑪,你終於開竅了!”

被認可當然是喜滋滋的,我總結了一下,等等,這也要總結?嗯吶,這其中的“哲學”和我最近工作的感悟有相同之處。

先說練車這件事:

(1)幸得“教練們”的指點:不是自己摸索。

(2)都是專家級:有正確的方法引導,同時因爲各種預判也規避了風險。

練習是不斷重複嗎?不是的。

《刻意練習》告訴我們,不斷重複只是“天真的練習”,“正確的練習”需要好導師、有目標、有反饋

所以,如果能被引領,一定是會快速進步的。

主題來了,這周我有3個學習感悟:

001 論引領者對組織良性發展的重要性

立足現在,TA能前瞻、預判。

通俗點就是視界比別人看的遠一些,超前一步或幾步。

在部門內外,這樣的引領者都被需要。

部門內,帶領整個部門按正確方法和正確的方向前進。

跨部門的上下游協作中,引領者角色就變成了“上游部門”。若上游有前瞻性,下游工作會少走彎路,少資源損耗。

接到一個任務,交付了,成了,繼續下一件,會增加正向的能量流動。

接到一個任務,規劃不周全,修修補補,完成已不易更別談完美,會心累。

這看起來好像就是一個循環。

當然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和梳理,只需找到關鍵的卡點,優化了這個關鍵點,其它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002論專業不等於有效

一個人在公司的發展通常有2個路線:專業路線、管理路線。

專家善於找到解決方案,管理者善於提出關鍵任務。

專業人員關注認真高質量的完成工作。

比如,寫的代碼乾淨簡潔高效拓展性強易維護。

管理人員關注什麼樣的交付成果纔是優質的?

比如,投入產出,效果,誰比較擅長,什麼時候能看到成果等等。

身爲一個專業人員,如果提升自己呢?

答案是用更高的目標來促進自己,同時還需要具備管理者思維。

有管理思維的專業人員,他們的專業不是純粹的專業技能,而是站在管理視角的專業性。

比如,我們公司的客戶喜歡這個模塊的操作嗎?哪些細節會影響轉化率?這些工作是有效的嗎?

由此可見,專業並不等於有效。

基層管理者必須是專家,頂尖專家必須懂管理。

                  ——插座學院創始人何川


003論對績效2字的認知

在有些非人力資源工作者心裏,“績效”2字錯誤等同“獎金”!績效考覈打分?是不是要動我的奶酪,自然是很牴觸。

好偏!概念不清!

說簡單點,績效這件事是爲了找差距然後持續改進和優化,同時也區分乾的好、乾的差。

而且,績效考覈也並非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是通過引導和激勵員工貢獻於組織的戰略目標,實現組織和個人的共同成長。最終目的是爲了提高組織和個人的績效。

考覈只是管理的一個環節,通過評估評價,得到一個結果。管理重在過程管理,有PDCA的原則。

我們是有績效目標的,這個績效目標就是從組織到部門到個人的向下分解。

那麼績效考覈完了,還需要完成反饋這件事。

績效反饋的本質是聚焦改進,幫助成長,是從個人到部門到組織的向上反饋。

管理者怎麼做呢?

對比績效目標+日常輔導。

(1)幫團隊成員分析哪些做的好,哪些地方不夠好,從哪些地方提升,牽引其成長。

(2)對績效差的員工進行日常輔導,“當鏡子”“找問題”“找方法”。

(3)對績效好的員工進行日常輔導,瞭解他們對工作的“期望值”。

員工爲什麼需要績效管理?

(1)明確工作方向和目標

(2)與上司溝通的良好工具

(3)瞭解自己的工作做的怎樣

(4)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所以,爲了幫助團隊成員達成高績效,部門管理者需要做日常輔導,共享知識和經驗,挖掘下屬潛力,幫助成員實現個人與組織、部門保持一致的目標。

以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