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我也没有那么爱这个世界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发表于1991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站在一个孩子的回忆视角去看周围一切的人和事,其中无论是对生命的勃发,还是对死亡颤栗的生动刻画,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直插心脏,充满了摄人心魄的悲剧力量。许多读者称《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比《活着》更让人绝望的小说,只是没有那么多的被提及。

                01  沉默、孤独的童年

        排行老二的孙光林,寡言少语,从小就被父亲和兄弟排斥。

        父亲孙广才贪婪、好色、懦弱不堪。面对三儿子孙光明为救人溺水身亡,丝毫没有作为父亲应有的悲痛,而是一心想利用儿子死亡的机会获得到城市落户的机会。当进城无望时,又想着找上被救孩子的父母大捞一笔,结果却是因打砸人家的家具,赔上了家底,让这个原本破败的家庭雪上加霜。村里有人给大儿子孙光平说媒,身为父亲的孙广才跑到女方家里对准儿媳上下其手,后被暴揍一顿。

        哥哥孙光平,由于暴躁、贪婪的性格深受父亲喜爱,而兄弟之间的相处,则更像阶级敌人,自相残杀。当主人公孙光林准备把哥哥孙光平用镰刀划破他的头的事情告诉父亲时,孙光平选择再次拿起镰刀划破老三孙光明的脸,并向父亲诬告说是孙光林干的。最终,头上血流不止的孙光林被父亲绑在树上狠狠揍了一顿,那一刻,孙光林心如死灰,无数次在心里念到“不原谅,不原谅......”

        于是,村边的池塘成了孙光林的避难所,面对身边发生的一切,选择作为一个看客,最多是只围观、不参与。

        02  看似来日方长,终是大梦一场

        六岁那年,孙光林被军人王继强收养。那时的他以为终于可以摆脱这一切的不堪,内心的小骄傲难以形容。被王继强领着走到村口时,孙光林神气地对偶遇的祖父孙有元说到:“我现在没有时间和你说话”。

        来到新的家庭后,每日都要为奄奄一息的养母李秀英擦玻璃、做家务。即便如此,能够结识的小伙伴,偶尔还有糖吃,也会被老师误解,但孙光林还是感觉快乐多一些。特别是来自养父王继强的关爱,让孙光林感觉回归到正常的童年生活。

        好景不长,在这个阴阳比例严重失调的家庭中,养父王继强面对极度压抑选择了婚外情,却因被人发现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无法忍受周围邻居诟病的李秀英选择离家出走,而孙光林再一次被抛弃。六年的时光就像做梦一样,现在梦醒了。

        极度恐惧之下,走投无路的孙光林踏上了回南门的路,又回到了那个曾经多次想逃离的地方。

            03  谁不是笑中带泪的走完这一生

      再次回到南门的孙光林,目睹了祖父孙有元生命存留之际的挣扎;目睹了父亲沉迷酒色调戏儿媳被大儿子孙光平割掉耳朵后爬上寡妇的床,酒后失足掉进粪坑淹死。

        当多年之后孙光林再次踏上南门时,眼前的一切物是人非,经历了得失反复无常后,他似乎也明白了每个人都是注定孤独的。就像书中写道:“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独自生活。”

        读完全书,思考、缓冲了很久,无法平复。

        《在细雨中呼喊》并不是暴风雨式的悲剧,而是像河水一样长流不息,没有给人任何喘息的时机。

        纵观全书,无论是三兄弟自相残杀,爱上村里无赖的少女冯玉青被抛弃后随卖货郎私奔,还是父亲与哥哥先后爬上邻居寡妇的床,等等。除了感慨故事惊奇荒诞,人性矛盾复杂外,更多的还是绝望、无力。绝望的是命运的蹉跎,不期而遇的美好总是一瞬间,身不由己的无奈却处处都是;绝望的是挣扎的无力,我想好好拥抱这个世界,最终却被扎的遍体鳞伤、千疮百孔;绝望的是比起未来,人们更愿意面对过去,靠着回忆的那一点点美好,将过去变成了现在,甚至是未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