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隨談

每天早上的這頓飯,有着各種叫法,有稱作早點、早飯、早餐,還有叫“過早”的。

我琢磨了一下,在這些稱呼裏,“早餐”的叫法是最正式的。

住宿賓館時,服務員會送上“早餐券”,喫的地方叫“早餐廳”。它是書面用語,如果在口語上說:“儂早餐喫過伐?”總會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

早飯,早上喫的稱爲早飯,應該是名正言順的,這個稱呼對體力勞動的人來說是最實在的。

在中學階段,每逢農忙,學校組織下鄉勞動。農忙體力消耗大,當地農民早飯是喫米飯的,還要炒幾個菜來下飯。

天還沒亮,家庭主婦就在竈屋忙碌起來,一會功夫,就可以聞到竈臺間冒出的飯菜香味,喫好早飯,全家出動忙雙搶。

早點,這個稱呼似乎多了點雅緻,有的後面還加個字稱作“早點心”,有了早那必定還會有夜,那就是“夜點心”,夜點心就是夜宵,多喫會長肉的那種飲食。

至於點心一般是指下午3~5點時間段喫的東西,也就是現在流行的叫法“下午茶”。下午茶 afternoon tea 是舶來品,這些都是有錢又有閒的人士享用。

上海灘的早點花式品種繁多,歸納一下可分爲二大類,一類是隻在店中外賣,一類是在店中堂喫。

外賣的有:定勝糕、條頭糕、雙釀團、橘紅糕、糉子、大餅、油條、老虎腳爪、米飯餅、粢飯糕、粢飯糰、海棠糕、梅花糕、還有後來被冠以“包腳布”的薄餅包油條等。

堂喫的有:餛飩、麪條、春捲、甜(鹹)豆漿、豆腐花、油豆腐線粉湯、咖喱牛肉湯、雙檔、單檔等,還有就是既可外賣又可堂喫的生煎、鍋貼、小籠包等。

生活的快節奏,路遠、堵車、早上難起來,現在年青的上班一族早餐往往是在上班路上解決,外賣的點心是首選。一邊步履怱怱地趕路,一邊將買來的早點往嘴裏塞。坐在點心店裏慢悠悠堂喫的通常是老年人。

關於早飯,我記得從小聽到的是“早上喫得飽、中午喫得好、晚上喫得少”這句話。“早上飽,一日飽”,我認爲這句話很對,深有體會,如果早上喫飽了,一天都不會飢餓感。

我上班的時候,早飯一般都是在家裏喫,有時想換換口味,就與妻子說,明早不要燒,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喫。

如果打算早餐到外面去喫,就會早點出門,二兩生煎加二碗小餛飩,或者一客小籠饅頭加二碗小餛飩。

如果吃麪那一定要到蘇式麪館,以前天鑰橋路近徐家彙那裏有家“滄浪亭”點心店。我喜歡那裏的燜蹄面和辣醬面,細細的麪條韌性十足,有嚼勁,麪湯清而不油,味道鮮而鹹淡適中,與其它麪館相比,價格略有小貴,但感到物有所值。不用關照,端上來的都是過橋面。

現在又有種說法:講究要“早上喫好、中午喫飽、晚上喫少,”從養生角度上講也是有道理的。

早上喫好,要葷素搭配,既有碳水化合物,還要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但現在年輕人上班時間本身就卡得緊,要來講究早點的營養均衡,似乎很難達到。

從養生的角度出發一天應喫三十幾種食品,這三十餘種食物包括五穀雜糧、蔬菜、水果、牛奶、雞蛋、豆製品、菌類,當然還有少量的雞鴨魚肉等。因爲任何一種食物不可能含有所有的營養,只有喫得雜,食物花樣品種越多越好。才能保證營養均衡攝入。

“早上要喫得飽”,“早上飽一日飽”,那些都是物資匱乏年代對不餓肚子的嚮往。隨着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飲食理念的推廣,人們在飲食上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從簡單的喫飽到講究口味,再到講究膳食營養與平衡。這也可認作是我們的飲食文化在提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