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异地恋,比我同地恋都甜”

1

就在几个月前,收到某个人的牢骚短信:“你看看你,我这边下雨了,连把雨伞都没办法送给我。”

现在看起来挺好笑的,也有很多无奈。

“异地恋”是个什么词汇?

简简单单说就是没有在同一个地方,而我喜欢你,却离得很远很远。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有这种体验:

出门在外看见好吃的,却没办法给他也捎一份;

明明下着雨,却还是一边打伞,一边手机聊天,回到家的时候被雨淋湿了一大半;

好不容易彼此见面了,可依旧按捺不住内心的小兴奋,想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

和一个搞设计的老朋友老薛见面,他比之前消瘦了很多。于是我问他最近怎么了?和小琪还好好的吗?

结果他摇摇头,跟我说,“早分了。”

我问为什么,只见他满脸的无奈和不甘。

2

原来在几个月前,老薛因为要重启自己的工作室,所以被迫从杭州跑到成都,而女朋友小琪要准备考研,只能就这样开启一段异地恋的生活。

有一天正好老薛碰上一个大客户,但是要求特别多,在加班加点的修改着很多东西,而杭州那边呢,正在下着大雨。

小琪在一家公司提前实习打算找点经验,结果被雨给拦住了,下班之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很多同事被男朋友接走,只留自己一个人无能为力,没有雨伞,也找不到车,感到特别无助。

她赌了气,给老薛发信息:“别人下班都有男朋友接送,你看你非要跑那么远,现在连一把伞都没办法给我送来……”

发完,就把老薛的所有联系方式拉黑了。

杭州与成都相距1846.3公里,而老薛和小琪内心的距离,却仿佛隔了一个平行宇宙。

说到这的时候,老薛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着,右手还没忍住一直用力的敲着自己的大腿。

头一次看见老薛这么难过。

可是我们无能为力,也无法挽回局面,有的人要离开,些许是攒够了失望,但我们也写满了委屈。

3

之前在剧组认识一个女编剧老师刘姐,她和男朋友也是异地恋,有着无数多的分别,但关系一直很好。

有些时候编剧忙起来,确实可以早晚都不看一条消息,甚至还要各种出差。

有一天无意间看到刘姐在计划着两人见面的时间,已经精准到每小时的安排。

刘姐说,“很多时候我们的见面都是从火车站开始,又在火车站结束,很多人都羡慕我们收集了那么多的机票和火车票,但就我自己而言,我宁愿选择用这些票来换他在身边。”

有太多的离别,却又有太多的遇见。所以无论我们相不相信,机场比婚礼现场见证了更多真挚的接吻,医院的墙壁比教堂聆听了更多的祷告。

异地恋最多的,莫过只有日常里单纯的问候,微信里冷冰冰的信息,只能发着最无力的消息说:“我想你了”,却没办法实质性的牵住对方的手说,“我们吃完饭去散步吧”。

4

两个人在一起,自然少不了感受彼此的情绪,在异地恋的环境里,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手机上的文字消息,也不能完全感受到对方发这段文字的时候,心情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视频通话的时候,哪怕彼此都鼓励着,或者一方受了委屈,我们也没办法很自然的给他一个拥抱,

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远方的异地男友,还不如怀里抱着的可爱玩偶。

其次随着距离的拉远,双方都有了新的朋友圈,再怎么新颖的话题,也不如身边的人有趣,从生活环境和言语行动固定化的情况下,我们也开始不能理解对方。

可是要怎么对异地恋进行保鲜,我想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回答。

其中能找到的几点:

1●

睡前睡醒,先找对方。

不是有句话这么说的吗?

“如果你困了,你就睡,不困我就陪你,醒了就给我发消息,我醒了就回你,虽然事情要分先后,但是你先,全世界在后。”

2●

不欺骗对方

哪怕只是怕女友担心而去和舍友过生日。

3●

生活的汇报,并不是要落实到每一件事

让对方也有参与感,要远比异地没有力量的口语要好很多。

4●

有走向的未来计划

异地恋本就比普通的恋爱要难得多,有时候我们的生活、工作或是学习,甚至恋爱也需要一个出发点,就是为了能够更好。

所以异地恋更多的是靠心中的那份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在死撑。

两个人的梦想,才是相互支撑指引未来的路灯。

这是最好的保鲜剂。

5

异地恋真的不容易,假装一个人和生活抗衡,一个人与世界相争,一个人骄傲得不需要任何安慰。

所有的悲伤都是一个人的灰烬,所有的喜乐全是有一个人的温存。

只是有些时候,也希望那个人的突然出现,送上一个大大的怀抱。

毕竟,谁喜欢异地恋啊?我喜欢的是你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