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喪偶式育兒”的時代,如何找回“消失的愛人”

      最近被張歆藝袁弘夫妻感動到,特別是作爲丈夫袁弘,簡直是教科書版的老公。在《做家務的男人》裏,袁弘早上六點起牀給張歆藝做早餐,妻子喫飯的時候,他負責抱娃喂娃;日常會給妻子按摩;妻子不想動,他去做家務。看着這樣一個完美的丈夫,再看看自己的老公就各種嫌棄。


      今天看到《媽媽天生了不起》裏寫到,“究竟是爸爸的遠離導致了媽媽的抱怨呢,還是媽媽的抱怨導致了爸爸無法迴歸?”也許造成“喪偶式育兒”是我們自己,是我們推開了爸爸,甚至是將爸爸孤立起來了。回想幾十年前,還沒有出現“喪偶式育兒”這個詞,身邊所有的人都覺得爸爸出門賺錢,孩子媽媽照顧是自然而然的事。並且,這個社會給男人貼上了一個標籤“男人就是不擅長照顧孩子”,那麼這個標籤帶給男人的影響就是理所當然地認爲照顧孩子是女人的事。即便是爸爸想抽手,作爲媽媽的我們也會因爲這樣的社會共識將男人推開,自己來做。

      而當社會上開始流行“喪偶式育兒”這個話題時,我們體內的某個部分覺醒了,突然醒悟過來:對啊。爲什麼照顧孩子的一定是母親,爲什麼爸爸不參與呢?但是,更可笑的是,我們的思想覺悟了,但我們的行爲仍然停留在以前的傳統觀念裏:爸爸照顧不好孩子。於是我們一邊鄙視爸爸,一邊又隔離爸爸。這時,爸爸就像是塊夾心餅乾,萬分委屈,但又無從傾訴。

我一直在思考着:
1、爲什麼男人不照顧孩子?因爲我們嫌棄他們照顧不好。
2、爲什麼男人照顧不好孩子?當整個社會都認定男人不應該照顧孩子的時候,怎麼可能有人去教他們。
3、爲什麼男人不能以他們的形式照顧孩子?因爲當媽的總覺得自己照顧的纔是對的。
4、爲什麼只有我們的照顧才叫對的照顧?因爲……自己並沒有正視爸爸的存在。


      其實爸爸一直都在,他在照顧孩子這件事上是那麼地小心翼翼,總是害怕自己做不好,媽媽的嫌棄令他們又難過又懊惱,可又沒人願意教他們,重來沒有人看到他們的脆弱與無助、委屈與隱忍。

    找回“消失的愛人”,其實他就在我們的身邊。每個人的要求不一樣,我們不應該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媽媽有媽媽的方式,爸爸有爸爸的方式,我們要學會接納爸爸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愛孩子。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做到完美,媽媽們不也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嗎。要將機會給到爸爸,多給予他們一些耐心和空間,讓他有機會去學習成長如何照顧孩子、和孩子相處。


    如果實在沒辦法看爸爸照顧孩子的方式,那麼就給自己放個假,1-2個小時也好,比如我就會利用這1-2個小時去跑個步、自己看場電影、或者到咖啡館看本書。利用這樣的時間,給到爸爸和孩子單獨相處機會,也給到自己和自己相處的機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