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感覺》

關於作者

史蒂芬· 平克,世界知名的認知科學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和暢銷書作家。1982—200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任教,潛心研究兒童的語言學習模式,最終成爲麻省理工學院認知神經學中心的掌門人。2003年被聘爲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2008—2013年,被授予哈佛學院榮譽教授頭銜。

關於本書

《風格感覺:21世紀寫作指南》是一部無可替代的寫作指南。傳播、營銷、文學、科普、學術、政府、企業、技術、法律等所有領域的寫作者,都可以跟隨本書學習寫出打動人心又令人歎服的文章。本書既有助於改進中文寫作思維,也有助於提高英文寫作水平。

核心內容

這本寫作指南,揭示了寫作的底層邏輯,可以說講的是通法,能覆蓋到現代社會各種需要寫作的場景。不是專業文字工作者的朋友,也能從這本書中獲益良多。

史蒂芬·平克在這本書中,還利用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科學家的鑽研精神,深入剖析了寫作這件事到底難在哪裏。當我們認識到我們在寫作時,最容易陷入哪些思維陷阱,我們就更容易掌握寫作的精髓。

點擊查看大圖,保存到手機,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我是陳章魚。今天爲你解讀的這本書叫《風格感覺》。這是一本寫作指南。一經出版,就獲得了很多人的盛讚。這本書也是我和很多得到同事放在案頭,常常學習的一本書。

關於寫作的書有很多,爲什麼這本書的這麼受歡迎呢?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本書的作者就很特殊。

這本書的作者是史蒂芬·平克,他是哈佛的心理學教授,也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跨界學者,研究領域涉及心理學、認知科學和語言學。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我們的大腦怎樣理解語言,聽說讀寫的背後都是怎樣的原理。同時,史蒂芬·平克還是一位科普作家,擅長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他的研究成果和思考寫給讀者。得到「每天聽本書」就已經解讀過平克的《語言本能》《思想本質》《心智探奇》《白板》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你看,一般的寫作指導書,作者往往是作家、編劇、記者這樣的專業文字工作者,所以主題也往往偏向寫作的某個領域,比如小說寫作、劇本寫作、新聞寫作。而平克不一樣,他首先是一位科學家,研究的正好是語言學以及我們大腦處理語言的機制,同時他還是一位成功的科普作家,在寫作這件事上,他是既深知原理,又有充分地實踐。

平克有一句名言「寫作之難,在於將網狀的思想,通過樹狀的句法,用線性的文字展開」。這句話特別厲害,因爲揭示了寫作的底層邏輯,也點出了寫作這件事最大的技術含量,怎樣將腦中無數碎片化的想法收攏起來,最終變成一條最佳的文字線,這就是寫作者最大的挑戰。也只有兼具認知科學家、語言學家、科普作者三重身份的平克,纔能有這樣的洞察。

所以,我向你推薦平克的這本寫作指南,是因爲這本書揭示了寫作的底層邏輯,可以說講的是通法,能覆蓋到現代社會各種需要寫作的場景。不是專業文字工作者的朋友,也能從這本書中獲益良多。

不僅如此,平克在這本書中,還利用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科學家的鑽研精神,深入剖析了寫作這件事到底難在哪裏。這也是這本書比其他寫作指導書更有價值的地方,因爲當我們認識到我們在寫作時,最容易陷入哪些思維陷阱,我們就更容易掌握寫作的精髓。

第一部分

咱們就先來看看,寫作這件事,到底難在哪裏?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我們既不寫小說,也不寫劇本,我們的寫作往往是爲了向他人傳達信息和知識。看起來,這件事比寫詩、寫小說要簡單多了,人家那是搞藝術創作當然是很難。可是,當你真正寫一段話試一試,你會發現把一件事兒講明白,根本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尤其是面對不瞭解一個領域的普通人,比如技術人員對老闆,產品經理對客戶,科學家向大衆搞科普,那就更是難上加難。我們甚至會有一種偏見,很多搞科學、搞技術的,一張嘴就是拗口的術語、奇怪的概念,把我們繞得暈頭轉向,沒準他們就是故意的,用專業術語把大家侃暈了,大家聽得似懂非懂,纔會覺得專家果然是專家。

其實,大部分人都不是故意的。只是把話寫明白,要比我們想象中難很多。而且,你在一個領域越是學得好,反而在寫作時越難把本領域的事情給其他人講明白。

爲什麼會這樣呢?這個時候,平克作爲認知科學家的身份派上用場了,這要從咱們大腦的工作方法說起。

人的記憶是有限的。有實驗證明,大多數人一次只能記憶 7 項內容。這就好比我們的大腦裏只有 7 個抽屜,裝滿了,就很難再裝了。

比如下邊有 14 個字母,你可以試一試,想要一下記下來,非常不容易:C、P、U、I、C、B、C、N、B、A、F、I、F、A。

是不是已經快記不住了?

可是沒有人規定,大腦裏的每個抽屜只能裝一個字母,所以我們可以把 14 個字母分組:

CPU:電腦的中央處理器;

ICBC:中國工商銀行的縮寫,網友調侃讀作「愛存不存」;

NBA:美國職業籃球聯賽;

FIFA:國際足球聯合會的縮寫,也是一款特別好玩兒的遊戲。

這樣,我們只用四個抽屜,就能把這些字母裝進大腦。這個過程,就叫「組塊化」。大部分提高記憶的小技巧,背後的原理,都是組塊化。

我是個出門很容易丟三落四的人,後來有個朋友教了我一招,我只要記住「伸手要錢」,也就是身份證、手機、鑰匙、錢包,出門前檢查一下,就不會忘東西了。

你看,這就是「組塊化」,原本是四件東西,需要佔據大腦中的四個抽屜,現在只需要一個抽屜就可以了。

組塊化不僅是我們提高記憶的小竅門,更是人類交流信息、傳遞智慧的最好工具。

如果你在電腦上想要傳個文件給別人,往往會先打個壓縮包,因爲文件體積小,傳起來快。不論是術語、還是縮寫,這些「組塊化」,就是知識的壓縮包,提高了人和人之間傳遞信息和智慧的效率。

可是,如果對方接收了壓縮包,卻沒辦法解壓縮,那就麻煩了。你還要傳給他解壓縮軟件,等着他安裝好,再去打開壓縮包,反而更費時間。

這就是專業人士使用術語和普通民衆交流時的狀態。每當他拋出一個術語,就像是給我們傳了一個壓縮包,卻沒給我們裝解壓縮的軟件。

除此之外,專家們還常常陷入兩個思維誤區。

第一個思維誤區,叫「功能固着」。

心理學有一個經典的實驗:老師給每位學生髮一根蠟燭、一盒圖釘,讓大家把蠟燭固定在牆上,而且蠟油不能滴到地上。大家都想方設法用圖釘把蠟燭釘在牆上,結果都失敗了。

其實正確的方法,是把圖釘都倒出來,把盒子空出來釘在牆上,再把蠟燭放在盒子裏。

大多數人爲什麼沒有發現這個辦法呢?因爲他們認爲盒子只是用來裝圖釘的,不是一個獨立物品。這種對事物功能的刻板印象,就是「功能固着」。

互聯網產品經理們,也有一句經典的吐槽:在手裏拿着錘子的人看來,所有的東西都是釘子。這也是一種「功能固着」。

第二個思維誤區,你肯定聽過這個詞,叫「知識的詛咒」。

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掌握了一種知識,你就不能理解,那些沒有掌握這種知識的人,他們是怎麼想的。

大家在平時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時候,不論是給自己的小侄子輔導功課,教自己的朋友開車,帶公司的新人,免不了有一個時刻,你會感覺,這件事情我已經講得那麼明白,怎麼你還是不會呢?

這個時候,就是「知識的詛咒」。

一種知識,就像是一條大河,對於已經渡過河的人來說,回頭看的時候,會感覺並不算很難,他們就不能明白還沒有渡過河的人所看到的困難。

那些不說人話的專家,真的不知道自己說的不是人話嗎?是的,因爲「知識的詛咒」,他們真不知道。

如何打破知識的詛咒呢?單憑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從讀者的世界裏獲得反饋信號。不如把文稿給那些與目標受衆相似的讀者看,看看他們能否看懂。

這一點做得最好的,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史料記載,白居易寫好一首詩,就會念給一位大娘聽,如果大娘能聽懂,就算寫好了,如果大娘聽不懂,白居易就寫得再淺顯一些。

說到這裏,我們終於看明白,爲什麼越是瞭解某個領域,越是沒有辦法用淺顯的語言和普通人交流。

因爲「組塊化」,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大量使用術語、縮寫、抽象概念,大大提高了自己學習還有和同行交流的效率。可是在這個領域越久,他對於術語的「功能固着」也會越強,越覺得不用術語,那就沒法來交流。而且因爲「知識的詛咒」,他意識不到,這些術語和抽象的概念,大衆們是沒法理解的。

這三個問題纏在一起,就讓擁有專業知識的人,想給大衆普及知識的時候,變得難上加難。

第二部分

聽完前邊這些,你就知道,就算是傳達信息和知識的寫作,實際操作起來,其實也真的是很不容易。

平克在這本書裏,就介紹了一種好用的工具,幫助我們把寫作這件事變得簡單。這個工具叫作「古典風格」。

什麼是「古典風格」呢?平克在書中給了很長的一段定義,但是我認爲,古典風格最重要的,是模仿了對話的姿態。

這個不是說用古典風格寫成的文章,都是一句一句的對話,那是劇本。所謂模仿對話的姿態,是作者在寫文章時,會假設他在和讀者聊天,作者想要講一件事,或者談一個問題,或者介紹一種知識,都會把自己當作博物館的解說員那樣,向遊客介紹藏品。我不是在教導你,也不是在論證什麼,我是一位平等的導遊,你跟着我,一路邊走邊看。

這麼說還是會感覺有點空泛,咱們拿一段具體的文章來舉例,這一段是著名的生物學家,《自私的基因》這本書的作者道金斯寫的,是他另一本科普書的開篇。

「我們都會死,因此都是幸運兒。絕大多數人永不會死,因他們從未出生。那些本有可能取代我的位置但事實上從未見過天日的人,數量多過阿拉伯的沙粒。那些從未出生的魂靈中,定然有超過濟慈的詩人、比牛頓更卓越的科學家。DNA組合所允許的人類之數,遠遠超過曾活過的所有人數。你和我,儘管如此平凡,但仍從這概率低得令人眩暈的命運利齒下逃脫,來到世間。」

道金斯用這樣一個開篇,其實是想說明,他作爲一名科學家,一名無神論者,爲什麼他眼中的世界還是會充滿浪漫,不像那些宗教人士攻擊他所說的,沒有宗教信仰,世界會是冷冰冰的。

可是他沒有一上來就給我們上課,也沒有開始辯論,而是給我們展現一個事實,理論上生命有無限種可能,可真正活在世界上的人就是那麼多,活在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一種生命的奇蹟,這種科學觀點之下的世界,甚至比宗教故事更有傳奇色彩。

你看,這就是古典風格。古典風格不是唯一的寫作方法,卻是非常好用的寫作方法。爲什麼呢?因爲寫作這件事,是我們後天養成的,其實是反本能的,所以不論是寫作還是閱讀,我們都會覺得不自然。可是古典風格,把寫作轉化成了我們做起來最自然的兩件事:說與看。作者在對着讀者說,讀者在跟着作者看。

想要解釋抽象的概念,也是把它當作具體的事物一樣,拿給讀者看。想要論證某種觀點,也是把事實指給讀者,讀者自己就能做出判斷。

所以平克在書中說,古典風格的作者必須模擬兩種體驗:和讀者對話,向讀者展示世界。

那麼,怎麼樣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用詞準確,每個句子表達清晰,這些當然都重要。但是平克在這本書中強調了更重要的一點,是注意句子之間,還有段落之間的連接。

我們用書中的一段話當作例子:

「美國北方和加拿大是蒼鷺生活繁育的地方。在此地過冬有其優勢。大藍鷺主要生活在美國北部。當寒冷天氣來臨時,蒼鷺會飛向南方。越早抵達繁育地點的蒼鷺越佔優勢。科德角的冬季相對溫和許多。」

這一段話,每一個句子都沒問題,寫得非常清晰,可是整段聽下來,就會覺得有很多費解的地方。「在此地過冬」,這個此地是美國還是加拿大?前邊說了蒼鷺,後邊又提大藍鷺,這倆是一種生物嗎?最後又冒出一個科德角,這個地方又是哪?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就算每個句子都寫得清晰明確,但是如果句子之間的銜接沒有做好,就會讓文章很難懂。同樣,如果段落之間的銜接沒有做好,也會這樣。

爲什麼銜接非常重要?這個時候,史蒂芬·平克認知心理學家的身份就發揮效果了。因爲在我們的大腦中孤立的信息片段是沒有用的,兩個句子放在一塊,讀者需要發現其中的關聯。如果沒有關聯,我們的大腦也要硬生生造出一個關聯,把兩個信息放在一起。

還記得我們剛纔聊的一個概念叫「組塊化」嗎?

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文字都在讀者頭腦中呈現爲一個個單獨的組塊,閱讀的過程中,每弄清楚一些關聯,比如這一段的幾句話是怎麼聯繫的,讀者腦中就會形成一個更大的組塊。這樣,一個句子變成一個段落,一個段落變成一個章節,如果鏈接做得不好,要麼我們的大腦需要調用更多資源來處理,會讓閱讀更累。要麼我們的大腦就會胡亂構建連接,可能會誤解作者的意思。

所以,想要寫出一段結構井然有序的文字,作者必須把他希望表達的內容整理成乾淨利落的層級關係。用相同的主語形成主題鏈,它們使得讀者從一個句子讀到下一個句子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個主題。

前邊那段關於蒼鷺的文字,之所以聽起來會很費勁,就是因爲每個句子的主題,其實不太一樣。一會兒是蒼鷺,一會兒是大藍鷺,一會又是美國北部和加拿大,我們聽起來或者讀起來的時候,注意力不停在變換。對這段文字略作處理,把主題歸攏一些,馬上就會變得不一樣。

修改前是:

「美國北方和加拿大是蒼鷺生活繁育的地方。在此地過冬有其優勢。大藍鷺主要生活在美國北部。當寒冷天氣來臨時,蒼鷺會飛向南方。越早抵達繁育地點的蒼鷺越佔優勢。科德角的冬季相對溫和許多。」

修改後是:

「蒼鷺主要生活在美國北方和加拿大。而大藍鷺只生活在美國北部,當寒冷天氣來臨時,一些大藍鷺會飛向這片區域以南的科德角。大藍鷺在此地過冬有其優勢,因爲科德角的冬季相對溫和很多。它們越早抵達繁育地點,就越佔優勢。」

這一段話,全部用大藍鷺貫穿,就像是《動物世界》一樣,一直有一個鏡頭對着大藍鷺,我們看着它們生活、遷徙、繁育。這條主題線如果能貫穿整個段落,甚至跨越整篇文章,就能一直帶領讀者。

這種視角的連貫,非常重要。如果修改一篇文章,句子和句子,或者段落和段落,怎麼樣都連接不起來,那可能就證明背後的思路並不連貫。

你看,我們總是說好文筆,好文筆,似乎寫作只是一種表達技巧。其實,好文章的背後不只是好的表達,更是好的思維,好的邏輯,怎樣用同一個視角觀察事物,怎樣用同一個主題思考問題,這是古典風格寫作背後最核心的能力。

第三部分

史蒂芬·平克在《風格感覺》這本書裏,不僅告訴我們好的寫作風格應該是什麼樣,他還總結了我們在日常寫作中經常會犯的一些毛病。

接下來咱們就看看,史蒂芬·平克總結出來的,寫作中千萬不能幹的幾件事兒。

第一,不要在文章中濫用路標;

什麼叫濫用路標呢?我先舉個例子,如果我接下來用這種風格給你解讀一本書,你感受一下,聽完是什麼感覺。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我是陳章魚。今天爲你解讀的這本書叫《風格感覺》。接下來,我將分成三個部分爲你解讀這本書。第一部分我們來看三個概念:知識的詛咒、組塊化和知識固着;第二部分,我們來學習一種寫作工具叫做古典風格;第三部分,咱們再來看三個反例。首先,我來給你講第一部分三個概念中的第一個概念:知識的詛咒。」

聽完這段,你是不是都快睡着了?

這就是平克說的濫用路標。這樣寫文章,作者會以爲自己在設置路標,我都告訴你了,我分成三個大部分,第一個大部分裏邊又有三個小部分,我說得多清楚啊。但是這樣做,其實根本沒有效果。

一篇文章就像是一個公園,剛纔那種寫法,那就是以爲給了讀者一張地圖,實際上想要看懂地圖,比走路還費勁,那就失去了路標的效果。

所以文章的中路標不能濫用,路標太多,讀者就會因爲閱讀各種路標而停滯不前。但是路標也不能太少,因爲路標太少,讀者會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要被帶到哪去。

更好的寫法,就是遵循我們剛纔聊到的那些讓文章更連貫的建議。這些建議,其實也是設置了路標,但是它們指向的是一條路,讀者只要沿着這條路,就能很順暢地走下去,只有到了該轉彎的地方、該上坡的地方,路標纔出現,提醒一下讀者。這樣,讀者不會在一開始就覺得這條路這麼長,壓力好大,也不會在半路不知道去哪裏而感到迷茫。

第二,不要用模糊語言做緩衝。

許多作者有一種習慣,就是在寫文章的時候,使用模棱兩可的語言,像是「幾乎」、「比較」、「大概」、「一定程度上」、「某種意義上」,感覺這樣會顯得更理性,更客觀。但是,史蒂芬·平克一針見血地指出,用這些詞兒不是爲了理性客觀,其實就是一種免責條款。

這麼寫,其實是害怕讀者來挑錯,作者的潛臺詞是:「我可沒寫得那麼絕對啊,我把特殊情況都考慮進來了,這樣別人讀了我寫的文字,那就不會批評我了。」

其實日常對話中,我們不會這樣說話。舉個例子,如果你有一個朋友想從上海搬走,你問他爲什麼,他說「因爲上海下雨」。雖然他沒有說「上海經常下雨」,「上海有時下雨」,或者「上海一定程度上,下雨的時候比較多」,可是你也不會認爲他說的就是上海每時每刻都在下雨。

可是很多人一寫文章,就會陷入自我保護的思維,寫出來的文字就成了「上海一定程度上,下雨的時候比較多」。

咱們退一萬步說,就算有讀者一門心思想給你的文章挑刺兒,你用了「幾乎」、「比較」、「大概」,他還是會批評。這樣寫一點自我保護的效果都沒有,只能讓那些原本對你的文章沒有惡意的讀者,覺得這個作者對自己的觀點都不自信,不願意承擔責任,其實是讓你失去了潛在的盟友。

其實還有另一種情況,本來也是在寫作時想顯得更準確,但是反而會獲得相反的效果。什麼呢?就是過度使用「非常」、「十分」、「特別」這樣的強調詞。

這就奇怪了,這樣的詞語不正是在強調程度嗎?爲什麼會適得其反呢?咱們來看一個具體的情況。

你懷疑有人偷了你的錢,你說錢可能是小明偷走了。這時我給你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不可能,小明是個誠實的人。」第二種說法:「不可能,小明是個特別誠實的人。」

哪種說法,能讓你更相信小明呢?

其實是第一種。因爲第一種說法是個二元對立,小明要麼誠實,要麼不誠實。第二種說法雖然加了一個強調詞「特別」,但是把二元對立變成了刻度,你沒準會覺得,小明是一般誠實,或者是偶爾誠實,那就不是特別誠實。

你看,加入一個強調詞,其實是加入了一個思考和質疑的維度,反而會削弱這句話的力量。

寫作中不要乾的第三件事,是不要使用殭屍名詞。

什麼叫殭屍名詞呢?本來可以用具體語言描寫的內容,如果非要造一個抽象的詞來概括,這就叫做殭屍名詞。

不說讓別人更信任自己,偏要說提升別人對自己的「可信度」。不說讓自己更擅長演講,偏要說提升自己的「演講力」。不說讓一輛車變得更安全,偏要說提升車子的「安全性」。「可信度」、「演講力」、「安全性」,這就是殭屍名詞。

可是這樣的用法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書中的真實案例,一場颶風襲擊美國,有記者問一位美國州長,某一場重要會議會不會因爲颶風取消呢?州長的回答是:「沒有任何將會出現取消情況的預期。」說白了就是預計不會取消嘛。美國國務卿克里在發言的時候,也說過:「總統有意願嘗試看看我們須怎樣努力才能找到一條推進的道路。」說白了,就是總統願意幫個忙試試看嘛。

這樣的說法,讓原本簡潔的語言變得冗長,讓原本鮮活的文字變得冰冷,所以平克在書中建議,要小心殭屍名詞,能不用就不用,最好一個都沒有。

除此之外,平克在這本書中,還分析了很多優秀的文章,總結了寫作者應該堅持的好習慣。我把這些習慣整理成一張清單,附在了文稿最後,如果你感興趣,歡迎點擊查看。

總結

到這裏,這本《風格感覺》最精華的部分,我就爲你解讀完了。

讀完這本書,我有兩個感想。

作爲一名普通讀者,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越發佩服那些努力把科普變得更有趣的科學家了。

你看,「知識的詛咒」和「功能固着」這是我們應該努力克服的兩種思維侷限,可是「組塊化」明明是提升我們學習和交流效率的一種思維方式,但是在科普中,反而成了最大的阻礙。你的認知摺疊的越好,想要全部拆散的時候,反而就越難。

所以,我們瞭解知識的過程,相當於一場跋山涉水的探險,越是優秀的人,就向前走得越遠,更了不起的人,他們願意不辭辛勞,折返回來走到我們身邊,再扶着我們重新走一遍這段旅程,讓我們看到山那一邊的風景。

所以下一次,如果我們再讀到一本通俗易懂而又充滿新知的科普書,要記住,寫出那本書的人,經歷的是一去一回,又帶着我們一起走過這樣漫長的路程,真的是不容易。

作爲一名寫作者,這本書對我的幫助就更大了。

除了瞭解古典風格這樣好的寫作方法,學到了好的寫作者應該堅持哪些好習慣,拋棄哪些壞習慣,這本書對我還有更深遠的影響,就是幫助我們看清了寫作的終極意義。

每一位寫作者,都有在深夜冥思苦想的經歷,那樣費盡心血去佈局謀篇、遣詞造句,絕不僅僅是提高自己文章的閱讀量那麼簡單。這還是一種修行,讓自己抱着更開放的心態面對別人,面對世界。寫作的過程,就是審視自己的過程,永遠不要讓自己陷入「知識的詛咒」,陷入傲慢或者偏見。

正如史蒂芬·平克在這本書中所說:「要一直努力跳出自己狹隘的思維模式,發現別人的所思所惑。」

作爲普通人,我們可能終其一生也寫不出流傳千古的偉大作品,可能無法藉助寫作獲得讓別人羨慕的收入和影響力,但是我還是建議你堅持寫作。雖然寫作不一定能讓你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變得更好,但是寫作將成爲你對他人保持善意的源泉。

這,纔是寫作的終極意義。

《風格感覺》中關於寫作建議的清單

良好寫作風格的關鍵,是要對假想中交流所置身的虛構世界有清楚的概念,這遠比一切戒律教條都重要;

不隱藏那些推動你來講述的激情和興趣;

堅決用新鮮詞彙和具體意象,而不用陳詞濫調和抽象概述;

關注讀者的觀察角度及其視線的目標;

以簡單的名詞和動詞打底,審慎而明智地插入不常見的詞彙或成語;

使用排比句;

偶然製造精心安排的意外;

呈現有說服力的細節,避免直白的表達;

格律與發音與要表達的含義和情緒有共鳴;

查資料;

確保你的論證有理有據;

不要把軼事或個人經歷當作世界的常態;

謹防虛假的二分法;

論證應當基於理性,而非個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