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冬天如何保暖?

我小时候是在东北农村长大的,即使有棉衣、棉鞋和手套护身,但冬天也得过冻疮。那么条件更艰苦的古代人,冬天他们是怎么御寒的呢?

01 古代的保暖衣物

冬天穿棉衣,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但是,要知道,棉花的大量种植和棉织品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已经是宋代以后的事情了。

宋代以前,古人穿些什么来抵挡寒冷呢?

最古老的解决方式:穿兽皮。

兽皮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御寒物,汉字里很早就出现了以“裘”为代表的专指兽皮衣服的字。战国时期有个“鸡鸣狗盗”的典故,就与裘衣有关。《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国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昭王扣留,孟尝君手下的一个门客装狗钻入秦宫,偷出白狐裘献给秦昭王的爱妃,结果妃子大喜,她说情后,秦王就将孟尝君放了。

中国进入农耕社会以后,人口增多,而且以种植业为主,不像游牧民族容易获取兽皮,人们本能地转向桑麻原材料。麻布或其它植物纤维是普通百姓最常使用的衣料。为了保暖,人们采用了两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使衣服加厚,也就是夹层,这个类似于今天所谓的“风衣”,古人叫“裌衣”。“裌衣”有两层,一层面子,一层里子。苏轼在《初秋寄子由》中曾写道“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在深秋和初冬时节,裌衣便可以作为御寒的衣衫。

第二种办法是在夹层里装填充物。富贵人家用保暖性能好的丝绵,也就是用缫丝的下脚料絮夹层。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提到,从江陵马山楚墓一号墓出土的衣服实物中,就有内絮丝绵的绵衣。不过,大部分贫苦百姓则用粗糙的麻、葛来填充。古代有“鞭打芦花”的故事,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年幼时,继母对他颇为苛刻,她给两个嫡出儿子用丝绵做棉衣,而给闵子絮的是芦花。闵子骞与父亲驾车外出,由于手冻僵了握不住马鞭,父亲大怒,给了他一鞭子,骂道:“你穿的比两个弟弟还厚,你怎么还怕冷!”后见衣服抽破处,芦絮纷飞,方知冤枉了儿子。

在棉花没有被使用之前,冬天的防寒衣着的确是个大问题,所以“寒衣”也格外受人重视。“孟姜女哭长城”正是由于孟姜女给千里之外的丈夫送寒衣而发生的故事。在古代,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

古代戍边多半都是在寒冷的北疆,送寒衣与戍边有很多联结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美丽的传奇。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命宫人为边军制“纩衣”,结果有个士兵在袍中发现一首诗:“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士兵将此事告诉了统帅。统帅又进呈玄宗。一通查找,唐玄宗找到了写诗宫女,说“成全你俩的今世缘”,叫二人成婚。这首诗就是后来被收录到《本事诗》中的《袍中诗》。

防寒“神物”棉花,到了宋末元初的时候,才开始大量的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关于棉花是怎么来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从国外引进来的;另一种说法,棉花原产地就是中国。

外来说的主要依据就是宋末元初成书的《宋史》中记载:“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清乾隆进士檀萃所撰《滇海虞衡志》说:“宋元间从海上诸国得其种,归种之”。

认为原产地是中国的说法,主要证据是在福建崇安出土了距今三千多年的棉织布片。

看来棉花起源说法的矛盾不好解决:出土的棉织布片,通过碳还原的科学实验,证明是真的,但是,既然棉花是中国原产,为什么宋元之前没人穿棉袄?

然而,不管怎么说,从元代、明朝开始,中国的老百姓冬天比以往好过了,因为都能买得起,穿得上暖和的棉衣了。

02 古代的御寒设备

火炕,是中国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北方的民居的卧室都设有火炕,与厨房的炉灶相通,灶坑柴火燃烧产生的热量进入炕内通道来给室内加温,尤其睡觉时非常暖和。这种取暖方式,直到现在,东北农村依然在使用着。

古代的皇宫采暖更为高级了。工匠们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

除了火墙,古人在保温材料上也有研究。古书《三辅黄图》记载,汉代在未央宫中设有椒房殿,以花椒和泥涂墙壁做保温材料,“取其温而芬芳也”,有御寒保暖之效。花椒到底有没有保温性能,这个没有科学鉴定,即使有这效能,那得多少花椒啊?

古人的室内取暖设备有火炉和火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本诗中,白居易先生道出了两个御寒的小秘诀,喝酒和火炉取暖。

“围炉而坐”是古代非常普遍的冬日景象,有条件的用精致点的铜制火盆,没条件的用泥盆。其实,泥盆有优点,就是盆里炭火无论怎么旺,但外边的盆壁不烫手。这种泥火盆,我小的时候,家家都还有。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东北的老太太们,叼着长烟袋,围着火盆聊闲磕。

下面这幅画是宋代钱选的《西湖吟趣图卷》,画中小童一边烤火,一边擡头看向主人,很有生活气息。

这幅《雍正行乐图》,雍正皇帝跷着二郎腿,一只脚搭在脚炉上,看着书,脸上露着微笑:“这TM的,太舒服!”

手炉是古代版的暖手宝。手炉,由火盆演变而来,体积小,可以直接捧在手中。手炉内胆多为铜制,放燃炭产生热气;而外壳包裹内胆,既能保存内胆的热量,又能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将热量由内胆口沿上的镂空炉盖散发出来。我们看古典小说或者看清代人物画的时候就会发现,手炉出境的次数很多。《红楼梦》里面的公子小姐就经常在寒冷的冬天拿着手炉取暖。

古人还发明了暖足瓶,俗称汤婆子,通常为南瓜形状,里面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子里以取暖,其使用方法与现代热水袋是一样的。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清代《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高端技术宅”,他在这本书里专门介绍了自己设计暖椅:在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用来放炭炉,坐在这样的椅子上,全身都能暖和。

各种炉子,少不了燃料。在室内不冒烟,而且不会一氧化碳中毒,那最好的么燃料就是煤炭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煤炭,并利用煤炭生火做饭、取暖的国家。昨日,我的文章《中国现存最早的木雕作品是在这里发现的》里介绍过,新乐遗址里已经发掘出煤精制品,说明我国煤炭的使用历史已经有7200年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说明在唐朝,富裕人家中炭的使用非常普遍了。

古代有条件人家多使用人工烧成的木炭取暖,贵族之家用木炭取暖时,还会有许多讲究。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宠妃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家,冬天取暖用的炭便非同一般,系用蜂蜜将炭屑捏塑成双凤形,烧炉时用精贵的白檀木铺在炉底,一尘不染。

在宋代,每年冬季给官员发放福利就是发炭,宰相、枢密使每人发200秤,其余官员从100秤、30秤、20秤、10秤不等。到了明代,则将这种月俸补贴,改为“柴薪银”,也就是不发实物改发“采暖费”了。

古代皇室则设有专门的“冬季供暖领导小组”,明代叫“惜薪司”,专管宫中所用柴、炭及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内官用柴炭的供应;清代后来改成“营造处”,内设“薪库”,专门负责储运宫中所用的木柴、煤炭的采购、发放,人员有“炭军”“煤军”之分。

在宫里,炭火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身份尊贵的皇后和嫔妃,可以用上等的红罗炭,烧的时间久,而且没有烟。位份越低的妃子,分到的炭就越少,而且质量差。可见,古代的妃子如果不得宠还真的是孤单寂寞冷啊!

不过,与皇宫落魄的妃子比起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才是最惨的。一般人家,很难用得起煤炭,所以燃料只能挑选所谓的“硬柴火”的残骸放入火盆中,也就是木材类的柴火在灶坑里没有烧尽的时候扒拉出来放入火盆里。像平原地区,木材也很少,我小时候,家里经常用的,是高粱茬子(高粱杆割完后留在地里的那部分),此外,还有玉米棒芯,这个燃烧时间长,灰尘小,是比较好的燃材。

时代在进步,现在,冬天房间里有暖气和空调,穿的有各种各样的棉衣和羽绒服,还有什么热水袋、暖手宝等等,过冬再不用靠抖腿啦!和古人哪怕是皇帝比起来,我们幸福多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