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 一、作者簡介 二、內容概述 三、讀後感悟 四、推薦書籍

一、作者簡介

維克多.弗蘭克爾,美國臨牀心理學家,1905年出生於奧地利一個普通猶太家庭。1930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49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擔任維也納神經綜合醫學院的首席專家長達25年的時間裏,維克多成功創立了“意義療法”及“存在主義分析”,是享有盛譽的存在-分析學說的領袖,被稱之爲繼費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之後的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1997年病逝於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弗蘭克爾全家都被關進了著名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最終他的父母、哥哥、妻子都死於毒氣室,而他卻能活下來堪稱奇蹟。二戰後,維克多運用自身醫學、心理學的專業技能,及倖存再來的經驗,幫助維也納民衆逐漸走出戰爭的陰霾。隨後維克多來到美國,先後擔任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達拉斯大學、匹茲堡大學等大學教授,並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迭哥國際大學教授意義療法。

弗蘭克爾是言語療法的奠基者,其治療理論被稱爲維也納第三精神治療學派,前兩個學派爲S.弗洛伊德學派和A.阿德勒學派。多年研究,弗蘭克爾共出版了39部作品,並被翻譯成34種語言。根據自身在集中營經歷寫成的《活出生命的意義》,更是成爲了銷量超過千萬冊的暢銷書籍,獲選“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從心理學家的角度,對人在極端環境下的心理發展做出深刻的觀察。

二、內容概述

《活出生命的意義》是維克多.弗蘭克爾1945年從集中營被解放出來後,僅僅花了9天時間一口氣寫成的。首次以德語形式出版於1946年,書名叫做《一個心理學家在集中營的經歷》,重點講述弗蘭克爾在集中營的經歷。三年後,即1949年書籍再版時改名爲《對生命說“是”》,同時增補了意義療法的內容。一經出版即成爲暢銷書,讓戰後虛無主義盛行的那個年代,感動幫助了很多人。1959年,弗蘭克爾在原先兩個版本的基礎上,重新整理編輯,出版了最新的英譯本,書名叫 Man’s Search for Meaning,如今這本書在全球已經有了20多種譯本,引入中國後也出現了多種版本,如《追尋生命的意義》、《活出意義來》等。作爲國內經典版本的《活出生命的意義》,是華夏出版社爲紀念維克多.弗蘭克爾逝世18週年,於2014年重新裝幀出版的。

書籍雖不厚,但書的節奏特別緊湊,內容也很厚重,作者通過書籍向讀者承載了有關死亡和生命的哲思。《活出生命的意義》全書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維克多爾在集中營的主要經歷,而這一部分也是爲了引出書中第二部分,即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換句話說,如果弗蘭克爾沒有集中營那段經歷作爲背景,那麼書籍後面的意義療法,也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告訴人們生命的意義。

二戰納粹統治時期,弗蘭克爾全家被關到了集中營。進入集中營後,弗蘭克爾觀察到囚犯們的心理狀態,大致分爲恐懼、冷漠和恢復三個階段的心理發展過程。集中營內很多舉止甚至超過普通人常規所想。弗蘭克爾在書中講到,剛進入集中營的囚犯除了極度的驚恐外,沒有任何額外的感覺不知道下,在集中營甚至不知道自己下一秒鐘是死是活。在這種極端環境中,關押者會陷入一種被稱作“暫緩性迷惑”的狀態,對於自己在集中營的未來,甚至抱有希望,幻想事情出現轉機,讓自己的未來不至於太糟糕。弗蘭克爾如同其他集中營囚犯一樣,進入集中營後,短短排隊的時間被看守像挑選牲口一樣,隨意安排。也許剛剛同自己攀談的獄友,轉眼間,就被看守帶到一個未知的地方。

寒冷的冬天,弗蘭克爾同其他獄友一樣,按照集中營的要求,一絲不掛層層接受檢查、選拔、消毒。消毒結束,弗蘭克爾全身上下僅存兩件東西,即眼鏡和皮帶,他的衣服、書本、鞋包等均被沒收。但僅存的物件對於他來說也是多餘的,爲了緩解飢餓,弗蘭克爾用自己的皮帶兌換了一塊薄薄的麪包。正因最初的檢查、消毒,讓弗蘭克爾深刻意識到,在這裏所有人不再是曾經的警察、醫生、教師等任何職業,來到集中營,所有人只有一個身份——“囚犯”。他們不再擁有名字,只配一個編上號碼的數字,而弗蘭克爾的編碼是“119104”。自從進入集中營同家人分散後,同家人團聚的心願,便成爲了弗蘭克爾鼓勵自己的動力,激發生活的源泉。

進入集中營第一天晚上,弗蘭克爾問到一個早些日子來到集中營的獄友,被分到左邊的人去了哪裏。獄友指向了幾百米外的煙筒,告訴他“那裏應該可以找到”。煙筒裏冒出一串串火苗,那是焚屍爐的煙筒。曾經身邊的夥伴,一步步走向死亡,包括弗蘭克爾在內的新囚犯幻想成真,瞬間感覺死亡臨近。弗蘭克爾聽到這個消息甚是害怕,但在老囚犯的眼裏,什麼未完成的手稿、什麼金銀財富,什麼愛恨情仇,當下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在集中營裏,每個犯人除了身體,已經一無所有了,當你已經幾乎失去生命,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時候,你就已經不再害怕死亡。度過最初的幾天後,集中營中的新囚徒甚至連毒氣室都不怕了。

如何活下去,健健康康見到自己的家人,成爲了維克多爾每天思索的首要問題。一天,弗蘭克爾突然從一個老囚犯那裏獲知,想要在集中營活下去,一定要讓自己每天表現得精神十足、身體健康。按照老獄卒的話,弗蘭克爾儘管每天需要幹體力活十幾個小時以上,但依然保持每天洗臉、刮臉讓面色紅潤,挺直腰板地幹活,就算腳上磨出了泡也不能走路一瘸一拐,否則一旦讓看守發現身體虛弱,就會立刻被送進毒氣室、焚燒爐。於是弗蘭克爾用一種近乎超人的舉止,樂觀審視不同於周圍人的視角,一天只有一片面包、維生素缺乏、睡眠不足等諸多不利因素下,弗蘭克爾同他的獄友依然活了下來,甚至腸胃還比以前健康了。

當渡過了恐懼階段,集中營囚犯進入了冷漠階段。經歷恐懼階段後,此時他們對任何已故之人沒有一絲情感,內心麻木,對周圍的死亡逐漸習以爲常。相比於第一階段囚犯對於身邊人死亡的恐慌,現階段囚犯只關心死人身上的鞋子、衣物是否比自己的更完美。進入冷漠階段後,慢慢會發現,越來越多人對於死亡,無動於衷,甚至想通過罷工快速迎來死亡。此時的犯人,逐漸變得偷奸耍滑,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打動他們,反之倒是認爲生病是美差,是幸運的事。

爲何囚犯們會變得如此冷漠、了無生機。其實這正是他們在極端環境下自然生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正因人們無法擺脫這種渺茫的狀態,所以用冷漠的外殼把自己包裹起來,讓自己的感受力變得遲頓一些,免得受到外界刺激。此時人們唯一提起興趣的問題,就是一起討論食物問題,用幻想暫時填滿飢餓的腸胃,甚至每天唯一一片面包,囚犯們都會討論如何喫完。在這種狀態下,囚犯們寧可逃避現實也不願做出決定,不願改變,只願聽從命運的安排。而弗蘭克爾相比於其他囚犯,每天都會在心中堅信自我一定要出去,同家人相聚。正是這個信念,無時無刻不在激勵弗蘭克爾。

渡過了冷漠期,囚犯們逐漸從垂死掙扎的邊緣恢復到正常狀態。然而從極度緊張的狀態中鬆弛下來後,絕大多數人並不相信自己已經自由了,宛若做夢一般,絲毫感受不到任何快樂。正如書中維克多爾介紹,1944年聖誕節到1945年元旦短短十數天的日子裏,竟然是集中營囚犯死亡率最高的時段。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當時從1944年秋冬之交一直在謠傳,1944年聖誕節蘇聯軍隊將攻佔柏林,納粹將敗退,二戰將結束。結果1944年聖誕節到了,願望落空,一直等到1945年元旦依然沒有收到戰爭勝利的喜訊。

熟悉歷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1945年5月8日,蘇聯軍隊攻佔德國柏林,納粹敗退,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宣告結束。從1945年元旦到戰爭勝利僅有五個月時間,然而集中營絕大多數囚犯,卻因等來戰爭勝利的消息一次又一次落空、破滅,讓他們越來越絕望,嚴重削弱了他們的抵抗力,導致許多人死亡。深受集中營高壓環境的摧殘囚犯,讓他們逐漸喪失了感受快樂的能力,但是這種感受需要重新找回來。衆所周知,潛水員結束潛水後,倘若經過經過減壓,快速從深海浮到海面,自身會遭到重創,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潛水員正確的方法一般都會先減壓,再緩慢浮到海面。同樣從集中營中僥倖走出來的人,因長期受高壓摧殘,倘若不能逐漸減壓釋放,出來後很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有些人從集中營出來,作爲曾經的受難者,肆意揮霍自由幸福,讓自己變成一個壓迫者,把自己曾經的苦難變成了爲所欲爲的藉口。有人出獄後,經過麥田會故意惡狠狠地踩上幾腳,同行人問其緣由,這人卻給出了一個近乎扭曲的道理“我的妻兒都死了,我也差點死掉,踩扁幾根麥子又算得了什麼?”,內心已然完全扭曲。除此之外,絕大多數人恢復正常生活後,發現家人都遇難了,自身理想也隨着破滅,生活陷入迷茫,找不到方向。同家人團聚,是支撐弗蘭克爾成功走出集中營的唯一信念,而當弗蘭克爾走出集中營後,發現家人早已在集中營罹難。隨後他並沒有像其他囚犯那樣意志消沉,也沒有像大多數猶太心理學家那樣移居別國,而是選擇留在了維也納,治療戰後需要幫助的大批精神病患者。

治療中弗蘭克爾發現自己能從集中營活下來,“同家人團聚”這個堅定的信念自始至終,一直在支撐着他,而戰後幫助民衆走出戰爭陰霾,同樣成爲了弗蘭克爾喫撐下去的信念。正因這種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弗蘭克爾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治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弗蘭克爾告訴讀者,在意義治療法中,關鍵取決於三個標準,即從事某項事業、去愛某個人、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踐行意義治療法,弗蘭克爾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三、讀後感悟

衆所周知,哲學有著名的三個問題———“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哲學三問看似既普通又簡單,卻無時無刻不在引領指揮着我們的工作生活。“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簡而言之,向我們每人傳達“目標”的蘊意。《活出生命的意義》作爲弗蘭克. 維克多爾集中營生活的回顧及感悟,一經出版,便引起衆人的關注。維克多爾創立的“意義療法”,更是被譽爲繼費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之後的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

《活出生命的意義》首次出版於1946年,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民生凋敝,經濟崩潰,民衆對未來生活迷茫、信念感缺失,如何儘快恢復民衆信心,恢復社會秩序,恢復國家經濟,成爲了當時國家社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書籍出版後,引起社會重大轟動,作爲醫療心靈學家的維克多爾除了幫助人們走出戰爭陰霾,經常也會收到諸多人士詢問關於自我發展的問題。如有個年邁的老人,因自己老伴過世,悲痛欲絕,甚至一度想到了自殺。維克多爾問他:“假若是你過世,你的老伴又該如何生活呢?”那人直接說:“假若是我過世,那我的老伴每天肯定會幸福健康生活下去。”接下來維克多爾告訴那位年邁的老人,應該讓自己開心快樂起來,樹立一個目標,健健康康生活。

正因不斷詢問幫扶,維克多爾發現自己之所以能從集中營活下來,源於心中“同家人團聚”這個堅定的信念,相反那些沒有從集中營活下來,或者日常生活中迷茫冷漠,均是源於自我生活目標的缺失。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一句名言,那就是“如果你知道爲什麼活着,那麼你就能生存”。缺乏生活目標的人們,讓自己愈發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基於此,維克多爾研發出從事某項事業、去愛某個人、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意義療法重要的三大標準邏輯,幫助越來越多人重新找回人生目標、方向、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誕生於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戰後社會,那個時期民衆內心迷茫,沒有方向、追求,社會信念缺失,反之毒品、酒吧、舞廳等諸多精神鴉片,層出不窮摧殘民衆內心麻木的心理。爲什麼而活,活下去的意義又是如何,成爲了每人思索的問題。根據意義療法,維克多爾告訴我們,從事某項事業、去愛某個人、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將會是我們活下去的動力。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麼諸多退休的領導、員工結束了忙碌的工作,瞬間失去了生活信念、動力。失去了奮鬥目標、生活信念,自我會瞬間產生逃離社會的幻境。相反,當我們無時無刻給自己樹立全新的奮鬥目標、生活信念,即便遇到荊棘險阻,定能化險爲夷。如被譽爲“現實版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儘管僅有49歲,卻平均十年遭遇一次自我人生的至暗時刻,多個至暗時刻甚至足以讓馬斯克破產、死亡,然而堅定改變人類的信念,讓馬斯克走出自己的至暗時刻,一步步壯大、輝煌。

《活出生命的意義》儘管出版至今已近七十年,但其傳達的思想卻自始至終沒有遠離民衆的生活。尤其在當下互聯網、電視、遊戲等各種娛樂媒介層出不窮的時代,民衆自我內心空虛寂寞,信念缺失、目標匱乏,宛若重回書籍剛出版的那個動亂年代,越來越多人的迷離,彷彿在告誡人們“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憎恨的東西,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越來越多的娛樂媒介,讓民衆不自覺陷入著名的“二八現象”,即全球財富將由20%的人佔有全球近80%的資源,而全球剩下的80%的人會被邊緣化。針對“二八現象”,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指出,解除“邊緣人”的精力與不滿情緒的辦法只有一個,即在這80%人的嘴中每人都塞一個‘奶嘴’,這就是著名的“奶頭樂理論”。所謂“奶頭樂理論”,指由於生產力的不斷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將會不用也無法積極參與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而爲了撫慰這些“被遺棄”的公衆,他們的生活應該被大量的娛樂活動,比如互聯網、電視、遊戲等娛樂媒介填滿。

正是基於著名的“奶頭樂理論”,伴隨着遊戲、電視、互聯網等媒介的興起,尤其當諸多短視頻軟件興起後,越來越多的人們精神迷離,失去了奮鬥目標,毫無創新思維,不願多思、多問、多想,只願沉寂於眼前的蠅頭小利、眼前的短暫輝煌,逐漸忘卻了自我人生的意義,忘卻了奮鬥的目標,忘卻了長期規劃,讓自我站在一個愚昧山峯、深陷絕望之谷,裹足不前。

自2017年開始閱讀《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以來,先後閱讀四五遍,簡單閱讀讓我總結出以下幾點認知感悟。

一、跳出舒適區,走出內心“體制”,突破傳統,勇於挑戰,敢於創新,刻意練習。

二、探索事物背後的底層邏輯,跳出畫面看畫,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密碼。

三、跳出類比思維,破“從衆效應”,從全局角度入手,顛覆創新。

四、輸出倒逼輸入,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用愛去感化他人,建立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增加延緩滿足感,提高鍛鍊自我戰勝困難的勇氣。

六、無時無刻不在多思、多問、多想,做任何事找到自己奮鬥的動力、目標。

最後奉上《活出生命的意義》金句:知道爲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四、推薦書籍

《自卑與超越》、《美麗新世界》、《娛樂至死》、《硅谷鋼鐵俠》、《精神分析引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