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殺熟”,最終收割誰?

美團,又出事了。

12月14日,網友“漂移神父”發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曝光自己遭遇了美團會員“殺熟”行爲,開通會員後配送費比非會員貴了4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積怨已久的網友們紛紛吐槽自己也遭遇過美團殺熟,“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話題瞬間登上熱搜榜。

對此,美團迴應,配送費的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屬定位緩存偏差所致。

這一解釋蒼白無力,網友們認爲美團是將原本的“殺熟”行爲踢皮球給技術問題,在侮辱大家的智商,網友們更加憤怒,對美團的討伐聲愈呼愈高。

互聯網本來應該是價格最透明的地方,但爲了獲取更大的利潤,互聯網反而成了價格最不透明的地方;互聯網本來應該是打破信息不對稱的工具,但在某些企業手裏反而成了打造信息不對稱壁壘的手段。“大數據殺熟”這一撈錢工具正在被一些互聯網公司祕而不宣地使用着。

1.擺脫不了的“殺熟”套路

殺熟,簡單來講就是“坑熟人”。中國是個熟人社會,辦事、買東西都喜歡找熟人,熟人知根知底、值得信賴,但是有些人就是利用這種信賴來坑熟人,熟人比生人好坑的多,一坑一個準。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這種“殺熟”行爲被搬到了網上,如果你是某平臺的老顧客,那麼你買的東西可能就比新顧客貴。但隨着技術的進步,“殺熟”行爲已經不只是侷限於新老顧客之間,而是能利用大數據算法,精準識別消費能力高、消費意願強的用戶,對他們展示更高的價格,甚至對每一個人都制定不同的價格,做到“千人千價”,從而賺取更多收益。這,就是大數據殺熟。

此次美團深陷“殺熟”風波,就是因爲會員配送費比非會員更貴,且優惠力度更低。

作爲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中的Top3,美團的市場份額近70%,可以說美團在外賣領域已然是壟斷地位。然而,外賣老大的位置越坐越穩,喫相卻越來越難看。

被網友曝光後,美團依然不敢承認殺熟,而是將這次的錯誤歸咎於技術問題,這一解釋蒼白無力,網友們顯然不買賬,對美團的討伐愈演愈烈。美團也對此付出了一定代價,股價大跌3%,市值蒸發超過400億。

在反壟斷法即將出臺的背景下,美團自然不敢承認“殺熟”,否則它將面臨國家多個部門的聯合調查。

其實大數據殺熟並不陌生,網友們對它也已見怪不怪,即便不承認,大家也都知道。大數據殺熟正在成爲互聯網公司撈錢的工具,一方面通過會員的設計,區分出新老顧客,從而對老顧客進行“殺熟”,將花在吸引新顧客上的本錢轉移給老顧客承擔;另一方面通過數據分析用戶行爲,區分出願意支付更高價錢的顧客,對他們“割韭菜”,以獲取更多利潤。

公司設計會員這個東西,除了活躍留存之外也是想賺更多的錢,而用戶購買會員是爲了省錢,一個想多賺錢,一個想少花錢,這本身就是個矛盾的博弈,除非錢能被大風颳來,不然就只能靠無底線的套路。

2.大數據殺熟何以頻頻出現

其實,美團不是唯一一個利用大數據殺熟的平臺,此次暴雷只是冰山一角,旅遊平臺、電商平臺、網約車平臺、地圖平臺等都曾被曝“殺熟”,涉及到消費者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可以說只要賺錢的軟件,基本都有大數據殺熟。每一天,“殺熟”套路都在不斷上演,招數也是五花八門。

有根據地理位置“殺熟”的,如果你附近的商家少,你所點的商品就會更貴;如果你住在富人區,你點的商品也會更貴。有根據手機型號“殺熟”的,如果你用的是蘋果手機,你比別人貴;如果你用的安卓手機,你比蘋果便宜。還有根據消費記錄“殺熟”的,如果你近期買了某樣很貴的商品,你再買其他商品就比別人貴;如果你近期只看低價商品,你比別人便宜。

消費者走過最遠的路大概就是互聯網公司的各種套路了,關鍵“殺熟”套路還不止於網上平臺,就連房地產公司都用起了這招。不少樓盤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對看房人員進行記錄,如果是第一次來,就有30萬的優惠,如果來過一次,30萬就沒了,以至於有人直接帶着頭盔去看房。

消費者對“殺熟”套路使出的對策背後,是被“殺熟”傷害過後的絕望反抗。

那麼大數據殺熟何以頻頻出現?主要原因就在於其隱蔽性,難發現、難舉證、難監管。

大數據殺熟之狠,就在於其“殺”消費者於無形。在線下超市,明碼標價,不會存在見人要價的情況,而在線上,你一部手機,我一部手機,每個人單獨面對着自己的手機屏幕,根本不會知道自己的價格與別人不一樣,除非特地找一部手機來做對比。

這就導致消費者即便被“殺熟”也很難發現,發現了也很難舉證,就像美團的處理一樣,企業仍然可以以技術問題等進行搪塞,只要它不承認,別人就拿它沒辦法。

3.大數據殺熟“殺”掉了什麼

企業爲了收割那一點本不屬於自己的利潤而使用大數據殺熟,這樣的做法弊遠大於利。因爲一旦被曝光,摧毀的就是用戶深深的信任,得不償失,大數據殺熟最終“殺”掉的只有自己。

營銷大師汪中求曾說:“企業如果在市場上被淘汰出局,並不是被你的競爭對手淘汰的,一定是被你的用戶所拋棄。”

此次美團被曝“殺熟”能激起網友這麼大的憤怒,就是因爲大家感覺到了深深的欺騙與背叛,自己一直以爲的會員待遇卻還不如非會員好,被商家偷偷割了韭菜自己也渾然不知。這種憤怒與失望就像突然發現自己無比信賴、忠貞不二的愛人偷偷養了一個小三一樣,充滿着驚恐、慌張、不安和失望。

“殺熟”儘管很常見,但是不殺熟卻能體現出企業的信譽與價值觀,很遺憾,美團在這場考驗中辜負了大家的信任,就像曝光者漂移神父所說,“對美團市值蒸發400億深表歉意,可是你還欠全國人民一個道歉!”

君子愛財,需取之有道。其實,美團應該想清楚,其能夠成爲如今的巨頭,除了資金的推動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一衆消費者的支持,丟失掉這些消費者,美團將什麼都不是。越大的企業越應該有社會責任,越應該愛惜自己的羽毛,守護好用戶的這份信任,否則,一旦人心向背,便會前途盡毀。

4.如何破局

大數據殺熟作爲一種價格歧視行爲,它不僅擾亂了定價秩序,加大了市場不公,還極大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必須加以遏制。

然而,巨頭逐利,資本無情,僅靠企業的自律是無法破局大數據殺熟的,只有通過“他律”,加大監管,纔能有效防範大數據殺熟。

10月1日,文化、旅遊部《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要求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起草《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規定“大數據殺熟”行爲或被認定爲壟斷。12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社區團購“九不得”指導會,嚴禁平臺利用數據優勢“殺熟”。

這些規定的密集出臺,釋放了良好的信號,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大數據殺熟現象。只有這些法律法規“長牙”,監管加大懲治力度,纔能有效去除“大數據殺熟”頑疾,還互聯網一片淨土。

5.總結

透支消費者信任無異於殺雞取卵,漠視消費者權益就等於自毀前程。互聯網巨頭在海量數據和數字技術賦能下,應當誠信經營,少一些算計,多一些真誠;少一些逐利,多一些貢獻;少一些短視,多一些追求。只有這樣,才能守好消費者的信任,獲得長遠發展,否則,收割的只是自己。

【病毒先生自媒體】知名原創科技&營銷自媒體,由知名互聯網分析師、病毒營銷專家劉濤先生主筆,全網總粉絲150萬+,全網原創文章閱讀總量10億+,精選分析最新最熱科技&營銷案例,長期提供科技&營銷領域深度獨家觀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