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小喫—生煎饅頭

在我的童年記憶裏,生煎饅頭算是比較高檔的。家裏早上是喫泡飯的,買二根油條來過泡飯是開心不得了。大餅是春遊食品,偶爾喫點生煎饅頭也是借來了客人的光。直到我工作了,才實現喫生煎的自由。

在上海,口語中的生煎就是生煎饅頭,這是約定成俗的,別無它義。

喫生煎饅頭最好是人等生煎,如果生煎等人,那這個味道就要打折扣了,所以去買生煎,碰上鍋裏有剩餘的,不是熱氣騰騰的,我寧願等一會買新出爐的。在等待的時候看老師傅做生煎也是一種享受。雖然這個流程已看過N遍,但還是樂此不疲。

生煎饅頭顧名思義就是生煎的意思,把包好的生煎排列整齊,填滿煎鍋,油葫蘆沿着煎鍋斟一圈油。煎鍋燒一會後,師傅揭蓋往鍋里加半碗水,冷水和熱油混合,頓時發出清脆響亮的“吱吱”聲。爲使整鍋生煎均勻受熱,師傅需不時地轉動平底煎鍋。

好嘍!師傅一聲吆喝,把鍋蓋一掀,只見滿滿一鍋生煎饅頭相互緊挨着、誘人的香氣撲面而來,禁不住要嚥下口水。享用生煎一定要有這般等候“觀摩”的“吊胃口”,倘若一到就取貨,那感覺肯定沒那麼好。

上海灘生煎饅頭有兩大門派,即“有湯生煎”和“無湯生煎”。有湯生煎目前較爲流行,舊上海以“蘿春閣”爲首,如今上海知名的“豐裕生煎”和“小楊生煎”就屬於這類。

“蘿春閣”生煎皮薄滷汁多,喫時要先咬一小口,吮幹滷汁,就如同喫小籠那樣,那薄薄的底殼脆脆的,金黃鋥亮,喫在嘴裏又香又脆。

無湯生煎則是以“大壺春”爲代表,現在飯店、酒樓也可覓到它的蹤影。大壺春的創始人唐妙權原來也是蘿春閣門下的,1932年他離開蘿春閣自立門戶,創建了“大壺春”。爲了要與蘿春閣有所區別,唐妙權把大壺春的生煎定位於無湯生煎,形成錯位競爭。這個定位,成爲大壺春的一大特色,一直延續至今。

上個週末,我領着外孫女在城隍廟裏遊玩,中午就在大壺春(豫園店)品嚐了“無湯生煎”。

他們的皮子是採用全發酵面,餡內不放肉皮凍,所以餡內無湯汁。餡料採用“愛森”牌豬肉,肥瘦均勻而筋道,甜鹹並具激發出了肉的鮮味,與“有湯生煎”相比,似另有一種味道。

由於是採用全發酵面,所以更有嚼勁兒,且出來的生煎只只飽滿,冷了也不會塌軟下去。點了四兩生煎,三碗小餛飩,結果還喫不完,生煎打包帶回。

滬上的生煎饅頭分屬兩大門派,有湯汁的是“蘿春閣”,無湯汁的是“大壺春”。孰優孰劣很難評判,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但用心製作,講究質量,顧客至上,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根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