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需瞭解的傳統文化知識之~陰陽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人佩之。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養生。

【陰陽學說的基本概念】

陰陽學說屬於中國古代哲學理論範疇,陰陽的對立統一是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根本規律,是古人認識自然解釋自然變化的自然觀和方法論,是基於《易經.繫辭下》所說的“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取象思維。

不論是《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的概論,還是《淮南子.天文訓》中“道生一,一而不生,故分爲陰陽,陰陽合而萬物生。”的闡釋,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哲學思想的具體體現。

【陰陽的特性 】

一,陰陽具有普遍性  陰陽的屬性普遍存在於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中,代表着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如天陽地陰,日陽月陰,夏陽冬陰,火陽水陰,男陽女陰等。同時,陰陽既可標示同一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又可標示相互對立的兩種事物或現象。

二,陰陽具有相關性  用陰陽所分析的事物和現象,應該是同一範疇,同一層次和同一交點的,即相互關聯的事物和現象。如:上和下、內和外、夜和晝等,但無關聯的事物和現象則不能用陰陽概括說明。

三,陰陽具有相對性  陰陽的屬性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即陰陽之中復有陰陽。如夜與晝:夜爲陰、晝爲陽。若把白晝的上午和下午進行陰陽劃分,則上午爲陽中之陽,下午爲陽中之陰。

四,陰陽具有可分性  指事物和現象的陰陽屬性具有無限的可分特點。如五臟六腑中,髒爲陰,腑爲陽;又可對五臟的陰陽屬性再細分:如五臟中的心、肺居於相對上位,屬陽;肝、腎居於相對下位,屬陰。同樣,心與肺、心主火,居陽中之陽;肺主水,居陽中之陰···等等。

【陰陽學說的內容】

一,陰陽對立  對立相反是陰陽的基本屬性,如天與地、寒與熱、動與靜、男與女···等,世間萬物皆通過陰陽之間的相互鬥爭,相互制約而發生作用。從人體健康的角度看,陰和陽任意一方太過或不及皆易導致疾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也說:“陽勝則陽病,陰勝則陰病。”

二,陰陽互根  “陽根與陰,陰根與陽。”指陰陽之間是互爲根本、相互依存的關係。從人體機理來看,“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陰精爲陽氣固守提供物質基礎,陽氣爲陰精生成給予功能保障。

三,陰陽互藏  “地氣上爲雲,天氣下爲雨。”指陰陽雙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如:心屬火,腎屬水,心火下降於腎,以溫腎陽,使腎水不寒;腎水上濟於心,以滋心陰,使心火不亢。

四,陰陽交感  指陰陽二氣在運動過程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的相互作用,不論是《周易.鹹彖》中說的:“天地感而萬物化生。”還是在《荀子.禮論》中說的:“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都是指陰陽不斷地交互作用形成陽光雨露,使萬物得以沐浴滋潤而得以成長茂盛。人的生命也是這樣,“男女構精,萬物生化。”在《素問.寶命全形論》中也說:“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五,陰陽消長  指陰陽雙方不是靜止的,而是處於不斷地消減和增加的運動變化之中,此消彼長,彼消此長,維持着一種動態的平衡。在此過程中,有兩種現象產生:1,陰陽互爲消長。如從寒冬到春暖,再到酷夏,爲“陽長陰消”;從酷暑到秋爽,再到嚴冬,爲“陰長陽消。”2,陰陽同消同長。陰隨陽長,陽隨陰長;陰隨陽消,陽隨陰消。

六,陰陽轉化  指事物的陰陽屬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通常所說的“物極必反”就屬於此類現象,如:一年四季,寒來暑往;一天之中,晝夜轉變。在陰陽轉化的過程裏,“陰陽互藏”是其轉化的內在依據;“陰陽消長”是其轉化的前提條件。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否極泰來。

七,陰陽自和  指陰陽雙方自動維持和自動恢復穩定狀態的能力和趨勢。天地之氣,莫大於和,陰陽自和中以“自”爲核心,依靠內在的自我相互作用而實現“和”。和者,陰陽調,陰陽自和所維持的動態平衡,在自然界標誌着氣候的正常變化,四時寒暑的正常更替;在人體方面,體現出筋骨強健,經絡週轉,氣血調和,腑臟安然,神情兼備的健康狀態。

【陰陽學說在站樁中的應用】

一,明晰人體的組織結構  站樁只有在充分尊重身體客觀結構,嚴格遵循氣血運行規律的基礎上規範練習才能實現練養的目標。

二,概括人體的生理功能  中醫學中有句話:“重功能,輕形質。”站樁也類似,對撐筋拔骨的不斷細化要求,對樁架由粗到細的循序調整,其目的首先是讓身體獲得通透。只有在通透的前提下,氣血的循環方可更加順暢,人體各項組織器官所獲的滋養才能更加均衡。

三,瞭解人體的機理病理變化  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是一位站樁者需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在此基礎上,才能透過問題的表象看到問題產生的根源,再施以得當的練習內容調配,方可讓根除問題成爲可能。

四,助於功法的理解  如爲什麼說“虛領頂勁”之勁是始於地力?爲什麼說只有讓百會,會陰和雙腳湧泉穴連線之中點此“三點成一線”時,才能對“立身中正”有完整全面的體感和認識?爲什麼有的人從一開始就練“氣沉丹田”可五年,十年之後,丹田還是不能鼓盪,不能內轉?···等等。

五,指導日常的練習 瞭解了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和特性,對站樁練習上下拉伸,左右橫撐,前抵後靠方可有效做到“整體”要求;對站樁“內外兼修”的功法宗旨纔可有更深的認知;對功法習練中“動靜相宜”“鬆緊轉換”等要求方有更真的體會···

六,釋疑人生中的諸多困惑  《易經》三易中的“簡易”,指的是世間萬物雖然處於不斷的變化當中,但其變化的規律是符合陰陽之道的。若能以“躬身入局”的姿態進行“真槍實彈”的修煉,以實際的體悟去理順並掌握功法內在的“陰陽之道”進而產生心悟上的昇華,自然可觸類旁通,能坦然面對並突困人生中的諸多得失,迷茫和危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