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有三层,怎样做到最好?《儒林外史》王冕给出完美诠释

《儒林外史》是拿王冕当理想人物、标杆人物塑造的,他读书,作画,奉养母亲;他修身,养性,不科考,不媚官,不从政,但也不硬抗,不反叛。朝廷征他做官,实在却不过,他干脆躲到会稽山当隐士,直至终了。

今天,不说别的,单说王冕身上一个“小”的方面——孝。

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的孝,自然体现在对待母亲身上。

我的理解,孝,有三个层面,一是养,能奉养;二是顺,能知顺承;三是敬,能遵父母之命。

从奉养层面上说,王冕自然是孝的。

他在秦老家打工放牛,“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

等他学画有成,卖画得了钱,便“买些好东好西,孝敬母亲”,“渐渐不愁衣食,母亲心里欢喜”。

另外,说个小细节,有次,王冕为了打发翟买办,“问母亲秤了三钱二分银子”。这说明,王冕挣的钱是母亲保管的。

能奉养母亲,这是孝的第一层次。

中国有句俗话:孝顺,孝顺,以顺为孝。顺承是孝的第二层次。

王冕便是如此,不光能奉养母亲,还能顺承母意。

年幼时,他上学读书,但三年后,仅靠母亲为人做针线、典当旧物实在无力支撑时,母亲便让他辍学放牛。

对母亲让他辍学放牛的安排,王冕是这样回应的——

“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

他这回答,不光答应退学打工,还对母亲进行了宽慰。

这就是比奉养更高一层的“顺”了。

孝的第三个层次则是“敬”,敬重,遵从。

《论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敬”是比奉养、承顺更高一层的孝。

这一点,王冕做得也好。

最突出的例子,是母亲临终留下这样一段遗言——

“我眼见得不济事了。但这几年来,人都在我耳根前说你的学问有了,该劝你出去作官,作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那些作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作官。我死了,口眼也闭!”

这遗言基于母亲终生所见所思及对儿子脾性的了解,她知道儿子一旦为官,必定没有好下场。

王冕之后果然敬从母教,盛名之下并不出仕,最终甚至为躲避朱元璋的敦请而躲进会稽山,直至去世。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王冕终身尊奉母亲教诲,可谓至孝。


与之相对应的是《儒林外史》中另一人物匡超人。

匡超人也有个不一般的母亲,曾在久别重逢后对儿子说:“若做了官就不得见面,这官就不做他也罢!”

可之后,原本孝顺、质朴的匡超人为名利熏蒸,逐渐变质,成了不孝不义之人——不光不奉养母亲,连妻子去世都不回家奔丧,连于他有恩的潘三身陷囹圄都不管不顾!

这与王冕的差别太大了。

另外,关于王冕的孝敬,还有个细节也值得一看——

王冕读书作画有成,“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了。”

那个年代,一个年轻人能带了母亲外出游玩,以让老人高兴,这实在难得。

这让人想起中国古代“二十四孝”里的老莱子彩衣娱亲的故事:春秋时的老莱子,七十岁了还穿彩衣扮幼儿,以引父母发笑。

如果说,老莱子的举动有些流于刻意,王冕载母出游的举动,则更发乎自然,让人觉得感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