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青春期不是用来熬的,是需要被利用的! 是多巴胺给他们的快感 是青少年“超理性思维”在作怪 还有来自朋友的影响 不是冲动 尊重,别抑制;引导,别放任

回想我们的青春期,你是不是还记忆犹新。

朋友都是一群群的交;总是做一些让父母担心的事情;尝试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

那时候我们做的事情,之后的我们断不敢再做,但我们却总会与人津津乐道。

只是青春期不计后果的冒险也多少给我们后来的人生造成过不可修复的损害。

我的一位表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天资聪明,当年本考上了武汉最好的军事院校,可就在一次与朋友旅行的途中,他们在自己的臂膀上做刺青——用以见证相互的友谊。

这个刺青,让他和自己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

之后复读,也未如愿。

青春期的弊端给我们人生的伤害往往是双倍的。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比这些例子还惨的也比比皆是。

还记得一群少男轮奸12岁女孩的新闻吗?

他们都还是在一起玩的朋友,为什么还心安理得的做出这些伤害人的行为?

是多巴胺给他们的快感

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能够产生追求回报的驱动力。

多巴胺其实在人体内的水平很低,但是青春期的生理特点能让多巴胺被刺激新颖的活动迅速激活,反应水平立即升高。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要么提不起精神,时常“无聊”;一旦让他们从事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又马上“满血复活”,积极投入。

多巴胺一般作用于青春期早中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容易被刺激体验和快活感觉所吸引

那些抽烟、喝酒的成年人,往往都是从青少年时期学会的吸烟和饮酒,并养成习惯的。

多巴胺水平的增加还体现在青少年更容易冲动,不经过周密思考就采取行动。

青春期迷恋多巴胺奖赏给予的快感,我们是不是只能束手无策呢?

令人欣慰的是:

在青春期里,具有控制作用的神经纤维也开始生长,能够抵消多巴胺奖励系统。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让青少年孩子认识到多巴胺是怎么操控他们的情绪和行为的。让他们多花时间进行反思,形成自我意识。

毕竟,再好再快的一辆车,有油门,也一定得要有刹车。

是青少年“超理性思维”在作怪

超理性思维:经过权衡的,但权衡的天平明显偏向于积极结果一方。

也就是说,他们的行为并不是“一时冲动”,都是经过大脑的权衡和思考的。

是青春期的大脑思维出了问题。

“超理性思维”使他们只在意事情所获得的利益,而不重视风险。

即便看到了风险,他们也更在意那些令人激动的潜在益处,哪怕益处只有一点点。

你会发现,青少年的孩子真的没有什么“大局观”。他们自由且自我。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务必守住他们的边界。

做边界处权威型父母,帮孩子守住边界

将他们的活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有积极价值的事情上,而不是那些只存在暂时快乐的事情上。

还有来自朋友的影响

青少年渴望与同龄人的社交,在同龄人身上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认同和归属感。

他们也通过自己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行为来凸显自己的优越,让大家围绕在自己周围,获得关系的安全感。

因此,在群体和朋友的作用下,青少年偏向消极和冲动的行为更容易被激活。

一个从高处跳下来,摔断腿的孩子,你问他:你一个人的时候敢这样做吗?

他一定会说:疯了吗?我可不敢!

可是朋友们都跳了,我不跳就太逊了!

你看,这就是朋友传递给他的疯狂的勇气。

不是冲动

现在我们知道,青少年那些匪夷所思的疯狂行为不能简单的归于“冲动”。

是他们体内的多巴胺奖赏系统、超理性思维、朋友的影响共同在起作用。

尊重,别抑制;引导,别放任

之前的文章我们已经探讨过,青春期独有的特质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旅程。

正是他们身上那些冒险和创新精神让世界发生着变化,把老一辈所建立的事业不断完善和再创造。

青春期这一特殊而动荡的时期,我们要做的不是等着它熬过去,而是需要充分的利用它,使它迸发出新的力量、新的可能性和新的目标。

我们应对这些青春期的积极价值由衷欣赏,而不是一味地抑制它们。

青春期是一场抗拒强大的本能冲动和接纳经过思考的信念与价值观之间的较量。

如果你要让自己的孩子不吸烟。不是告诉他吸烟有什么害处,或是把他带到墓地去恐吓他,你可以把商家如何在他们身上获取高额利润,以及吸烟以后多巴胺是如何“上演”它的奖赏机制控制他吸烟上瘾的过程讲给他听。

这远远比你“不准这样做”要来得事半功倍。

因为你在用积极的价值作为目标在引导他做本质思考。

支持青少年摆脱成年人的控制,让他们去探索新世界,鼓励他们对价值进行反思。

改变他们“超理性思维”的脑回路,帮助他们建立“本质思维”,思考所做事情的意义和价值

追寻新事物、新体验时,将对别人的伤害降到最低。

当我们为孩子努力的时候,也在为整个世界努力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