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那個聲音一直在重複

前些天母親又對我說:“等以後把你們的孩子養大了,就回老家,種菜、養雞、養豬,讓你們回農村有點盼頭。”

“ 媽,你瞎想啥呢?年輕的時候都和我們住一起,老了我們會讓你們回去嗎?”

“你讓別人怎麼看我們?說我們不孝順嗎?年輕的時候幫我們看孩子,老了就把你們追回老家,反正我是擔不起這個罵名。”

“媽,我告訴你,你就別打這些歪主意,當初把你們接到城裏來,就沒想着讓你們回去。”

“我這不是說說嗎?現在老了,不中用了。年輕的時候你們聽我們的,老了就聽你們的吧!”

唉,這老人家,稍微一上點年紀就愛瞎想。怕自己老了不能替兒女減輕負擔的時候遭兒女嫌棄,母親隔一段時間就會說一下想老了自己住,想老了回老家。

人老了又像孩子,我得哄哄他們。父母爲我付出了很多,撫養我長大,供養我上大學,等我成家之後又幫我帶孩子,如今父母給我帶了7年孩子,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我現在是一個圍着老公,圍着孩子,圍着竈臺轉的家庭主婦,自己最不喜歡的職業。

只有我清楚,每次母親想自己住或想回老家的時候,都是在擔心我們,怕我們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怕他們成爲我們的負擔,母親想通過自己的勞動再多給我們一些。母親總說,我們上班的都有功勞,每月都能拿錢回家養家餬口,他們帶孩子的只有苦勞沒有功勞,不掙錢還要伸手向我們要錢。我說, 媽,你那纔是最大的貢獻呢,你看安安很多次有好事情都惦記着你。

母親又怎能不清楚?那個家,回不去了。房子垮了,樓板被人撬走了,能用的傢俱被人拿走了,連那些不能用的木板,也被人當柴燒了。

幾年前對我說的那些話,母親又怎會忘記?“婉儀,你們要好好工作,等安穩了把我們也接到大城市,你看劉大娘,好可憐的,七八十了,腿腳也不方便了,每次還要走一個小時的山路到街上買東西。這孩子離遠了,老兩口在家有個啥事,一時半會兒也趕不回來。”

還好如今父母在我們身邊,好歹有個照應。今天下班搭順風車回家,又和同事說起孩子的教育和農村那些事。

同事說:“我現在就喜歡你們多跟我討論孩子教育的問題,經常也會想以後自己會怎樣教育孩子,一定不讓孩子揹負太重的學習壓力,可以讓他有自己的特長。”

“我和先生對孩子的學習逼得也不是很緊,但是對他的習慣要求很嚴格。現在的孩子壓力挺大的,感觸最深的一次考試,我們家孩子語文考了99分,在班上是第33名,因爲前面有32個100分的。”

“重要的是不讓孩子成爲一個只知道學習的人,應該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爲了應用,我見過一些學習成績不好的人,長大了卻很有作爲,大多是有很好的行爲習慣,有很高的情商和逆商,遇到困難知道去想辦法,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個懂得借力的人。”他說。

“深有同感,我小時候學習成績就很好,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老師也經常誇我。班上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就會想盡各種辦法接近那些學習成績好的,讓我們幫助他們。從某種程度來說,那些輸在起跑線上的,更懂得放下身段,更懂得去借力。”

我和他一直討論着小時候的那些事兒,我的父母對我要求很嚴,很看重我的學習成績,因爲在父母看來,只有走出去才能改變命運。

我和他一直很疑惑,當時在農村,爲什麼祖輩沒有人走出來?如果他們中有一些勇敢的人,攢一點車費,走到大城市,像現在人一樣去求職,也許命運早就改變了。

如今我們已經走出來了,第一代從農村走向城市,還上學欠款,借錢結婚,借錢買房,借錢裝修,謀一份不算可觀的工作,有父母要供養,孩子要培養,每一步都不容易。

婉儀,如果你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好,那是因爲你還不夠努力,你應該讓更多人聽到你的聲音,走出去,走下去。

文/花默黎

2020.1.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