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相約讀書打卡第520天,我是來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讀書內容是。彼得·布朗、亨利·羅迪格三世、馬克·麥克丹尼爾所著的《認知天性》第五章《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式》第三節|《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就像頭腦中的手機應用軟件,是由一套感知與行動組成的,可以不加思索地對其進行調整,從而應對不同場合與情況的做事步驟。

物理學家兼哈佛大學教育學家埃裏克·馬祖爾認爲對某事瞭解的越多,把它教授給其他人的難度就越大,爲什麼會這樣?當你在某些領域成爲專業人士後,你的心智模型就會發展的更爲複雜,而組成心智模型的步驟也會淡化成記憶背景(知識詛咒)。如一個物理學家,他可能已創造了一個由物理規律構成的心智模型庫,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運用牛頓運動定律或者動量守恆定律。他會傾向於用這些基本的規律來解決問題。而忘了他的學生,還沒有熟練掌握自己早已形成心智模型的基本步驟。他會假設他的學生會輕鬆的聽懂複雜的課程,因爲在他看來這些都是極其基礎的,這就是元認知的錯誤。是對他(老師)知道的東西和他學生知道的東西之間匹配程度的誤判。最瞭解學生們在接受新概念上有什麼困難的,不是教授而是其他學生。一個非常簡單的實驗可以說明這個問題:打旋律拍子讓其他人猜,猜中的概率是2.5%,但打拍子的人認爲對方猜中的概率至少是50%。

人人都會用大量有效的解決方案來打造心智模型庫,隨時用它鍛鍊自己。不過我們也會被這些模型所累。當新問題出現時,我們可能並未意識到這一次與以前完全不同,而把它當成像之前一樣的能熟練解決的問題。這樣一來我們的方法就不奏效,甚至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未能意識到解決方案並不適合,是另外一種有缺陷的自我觀察,會給我們帶來麻煩。

我們必須培養一種能力,弄明白心智模型在什麼時候不適用:什麼情況看似熟悉,但實則並不相同,需要我們採取不同的辦法做出新的安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