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中国画?

这是我的“鼠绘”作品,实际上是用电脑自带的那个“画图”小软件临摹而成。

“神”是国画的魂,它是画家与画匠的根本区别所在。国画是“写”画,要胸有成竹,一气呵成,笔断意连。象我在电脑上仿画国画,因工具所限,只能是“描”画,得其“形” 而无法得其“神” 。

是重在摹形刻画,还是写意传神,这也使得早期西洋画和中国画有着截然不同。画种应该没有优劣之分。从实用美术的角度来看,现今社会全部应用着西方的理论体系;若单就艺术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国画。早在18世纪,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就评价过,西画是用面积来画,中国画是用线条来画,前者是具象,后者是抽象,有了抽象,就能超越简单的感知,获得深刻丰富的内涵,就更令人回味和发挥想象,因此,中国画要比西画高明。

中国画不以繁复逼真为追求,它倡导“留白”,舍弃多余的只留想要的。水墨留白,虚实相生,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这恰恰是人们内心理想的本真,而且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下面这幅吴作人的《池趣图》,没有水的痕迹,但人们肯定认知为鱼在池塘里游动。

黄永玉的这幅《春江水暖鸭先知》更是典型:画面没有任何江水,而后边戏水只露出尾部的鸭子巧妙点题。黄永玉的创意,要是参加北宋宋微宗的翰林画院考试,肯定夺魁。

中国的文化都一脉相通,京剧,也是“留白”艺术。舞台上一张桌一把椅,即可当帅帐,四个士兵即可代表千军万马,环绕舞台一周,可以代表日行千里。

“留白”,也是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少即是多,不贪不执,只有留白的生活才有能力容纳那些真正让你快乐的东西。

中国画多半以山水和花鸟为主题,它很少表现野蛮与血腥,追求的是宁静致远,天人和谐,有道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国画是让人静下来的艺术,画画人好像不为别的,只是钟情于江畔一茅屋,溪边一片林,山中一缕云。为什么国画大师几乎都长命百岁?因为国画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身养性之道。

这里,我也没有贬低西画的意思,西方也有很多宝贵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实际上,东西方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取长补短,都超越了自身。徐悲鸿画马就应用了西方之解剖学,刘海粟、黄永玉的重彩国画则借鉴了西画的色彩。我认为,西画在印象派之后,众多流派也不再拘泥于写实主义,而用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表现出自身的主观理念和感受,与中国画的“神”是异曲同工。再譬如苹果公司的设计理念,曾提到东方的禅意,这种去繁就简的现代设计潮流与国画的写意是不谋而合。

好多年不接触画坛了,不知当今泰斗与新秀都是何许人也。我还是很怀念过去那些老一辈画家的作品,比如,齐白石的花鸟、张大千的山水、关良的戏曲人物。

附:国画名家名作

张大千《居士文会图》

张大千《秋江夕照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