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學習的》第八章教師的學習p172--178

學習機會的質量

學習者中心環境。以學習者爲中心的環境,試圖把學習環境建立在學習者的力量,學習者的興趣和學習者的需求之上。而現在許多的講座、培訓和工作坊,缺乏這方面的考慮,不能夠滿足所有老師的需求。因爲他們要面臨來自不同地區(城市、郊區、偏遠地區),所學專業不同,教育教學經歷不同,教齡不同(新教師到30多年教育經驗的老教師)。而現在的網絡教育的讀書會就很好的解決了這樣矛盾,從閱讀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哲學書籍,心理學書籍,一線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書籍入手。閱讀相同類書籍的老師可以組成學習共同體,用文字進行交流自己讀書心得,彼此陪伴,彼此啓迪,彼此賦能。

今年的新教育通識課程的培訓,就很好地解決了受衆教師多元化、多層次、多種需求的問題。 大家在提供的書單中找自己喜歡的書籍先讀起來,利用小打卡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收穫所得,閱讀同類書籍的老師通過翻看小打卡,瞭解彼此閱讀的進度,自己理解的程度與他人之間的差異。在優秀的、深度閱讀的教師每日推文引領下逐漸讀深,讀透,讀明白。就是在這種形式的引領下,我讀了《教育的目的》《教學勇氣》《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靜悄悄的革命》《學習共同體:走向深度學習》《人是如何學習的》《童年的王國》《朗讀手冊》《幸福的種子》等書籍

知識中心環境

有效學習環境既是學習者中心又是知識中心的。理想的是教師學習機會,應該包括教學法知識的學習,但是很多缺乏這個教育理想。教師培訓不僅要改變他們的觀念,比如建構主義,還要讓他們學到新的教學技能,比如合作性小組學習。重要改變他們對學生的基本認識,對所教科目的認識。當教師敢於承認自己所教學科的不足時,當教師面臨着學生各種的問題是不再感到恐懼,並在不斷的與學生共同學習中解決難題,享受這一過程時,真正的學習纔開始。

評價中心環境。

以評價爲中心的環境爲學習者提供檢驗他們的理解的機會,他們要通過做一件事情,來得到反饋。

共同體中心環境

共同體中心環境涉及鼓勵合作與學習的一些標準。提高教師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是發展實踐共同體,這是一種吸引教師參與教育研究和實踐建立合作的同伴關係的方法。

教師們可以分享他們在教學和課程開發方面的成功與失敗。把教師們組織在一起,以一種客觀的、中立(非判決性的)的方式回顧學生學習的想法在“描述性回顧”計劃中也能體現。所以中心問題是深入的考察學生的學習,而不是解決學生可能學不好的原因(心理的,社會的,經濟的)。

總之,教師合作研究中出現兩個主要主題:圍繞着學習內容和學習情況一起分享經驗和進行對話的重要性及共同做決策的必要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