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如何读出深度?

拿到一本书,不可能一下子就和作者同频,既捕捉到作者的意图,又有自己的思考。

阅读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剥掉,才会离作者的意图越来越近,阅读的效果也越来越好,思想也越来越深,最后达到和作者对话甚至探讨。

那么,拿到一本书,该怎么一层层剥呢?

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将这种剥洋葱的读书方法称为“分析阅读”,并在书中提到了具体的方法:

一、了解整本书的大意。

拿到一本书先别着急阅读正文,看一看书名,知道自己读得书属于哪一种类型,通过阅读目录、序言索引甚至是结语,翻开书浏览几页,知道这本书主要写什么,最好能用一两句话概括出书的内容。

因为,你一旦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这本书主要说什么,那么这本书重点的章节,你也能找到,这样阅读时就会有重点的去读,而且还可以把重点章节的结构梳理出来,便于下一步的阅读。

这也是很多人读书不从第一页读起的缘故。

因为通过浏览阅读,已经大概明白了一本书的重点章节,只需要读重点章节既可,或者有的阅读者从目录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部分,直接跳开前面部分,找自己需要的章节看。

当然这种方式适用于致用类书籍,文学类书籍另当别论。

采用浏览的阅读方式,作者将之称为检视阅读,了解整本书的内容,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但是收获甚多,这就剥掉了第一层洋葱。

二、了解作者的主旨(真实意图)

每本经典的值得一看的书都有自己的使命,它承载着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疑惑、思考或者解决方法。阅读者的责任就是通过阅读找到它。

那么如何在书中找到作者的真实意图呢?

01、通过关键词寻找。

哪些属于关键词呢?

书中给出了几个寻找关键词的小建议:阅读过程中让你觉得糊涂的、头疼的词语,或者一些专业术语或者概念,

比如阅读《认知觉醒》时,有一个词“拉伸区”“元认知”,这些属于概念,就是关键词;

其次书中反复出现多次强调的词语,通常这些词语就是关键词;还有些书籍作者会用不同的字体如加粗、黑体、斜体表示,这些属于关键词。

02、通过关键句。按照“二八原则”,一本书重要的部分占20%,那么关键句也在这20%里,80%的篇幅和语句是来证明作者观点的例子或者论据。

找到这些关键句,就找到了作者的主旨和中心。

有时候,有些作者会将自己的论点明显凸显出来,比如加粗或者画下划线;但不是所有作者都这样做,更多时候需要读者自己去做。那么该怎么找呢?

书中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关键句一般出现在作者提出的前提或者结论中。有时那些让你感到困扰的句子,可能就是关键句。

03、把握作者的论述逻辑。

作者要证明自己的论点正确,有一定的论述逻辑或者顺序。如果能在阅读中通过找到作者的论述顺序,顺藤摸瓜,就能找到作者的主旨。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梳理整本书的框架,甚至重要论述段落的框架,整理出先后顺序,也就明白了作者的意图。

如何检验自己是否明白作者的意图?

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或者能够举出相似的例子。

彭小六和成甲就说过,他们读完一本书之后或者了解一个概念之后,一定要找出至少5个相似的场景才罢休。

你也许感觉这样读书很费劲,就如同解牛一样,骨是骨,肉是肉,一点美感都没有,也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

其实能够用到分析阅读来读的书籍少之又少,不是所有的而书籍都值得我们花费这么多力气去解读,而真正用到分析阅读的书籍,尽管可能让我们头疼,但是经过这样一层层剥,我们收获也是相当大的。

三、和作者进行对话或探讨

书籍读到这里,距离作者越来越近,这时候我们知道了作者的想法和观点。就可以和作者进行交流了。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但是,对话之前,作为读者,还是要有几点注意:

和作者交流之前,先别急着评判,要有空杯心,不妨以学生的心态接受作者的指点。

张萌曾经讲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她去参加一个灵修课程,刚开始的几天,老师讲什么她就在下面评判,不停地指责那位老师,说这个她知道,那个知识她了解,所以刚开始,她根本就体会不到这个课程的好处。

直到有朋友建议她不妨放空自己,先别急着评判,等听完之后再说,她才真正体会到这门课程的好处。

书中作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本书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就跟平常的对话没有两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开口说话,也不会受到干扰。

阅读就是如此。只有你完全了解了作者的观点,才有资格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论。

在书中,作者说“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前提是先学习,再批评。

当你读懂了作者的意图,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总之,通过一层层剥离,我们逐渐读懂了作者的意图,也和作者进行了对话交流,那么我们就完成了分析阅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