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論他人非,常思自己過

荀子曾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都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每天反思,想想自己做過的事、說過的話,久而久之,就會智慧而且行動沒有過錯。

可見,經常自我反思的人,如同坐上了火箭,思想和行爲上都會突飛猛進。

同樣,《思維改變生活》這本書裏,作者也提到一種反思的方法:監測你的思維。

01爲什麼要監測我們的思維?

因爲思維影響認知,認知影響行爲和情緒。

表面上看,我們生氣或者焦慮是因爲某件事,實則是我們背後的思維在作祟。

舉個例子:看到孩子只考了80分,你很生氣,而且很焦慮,於是對孩子怒吼了一通。

表面上看,你生氣焦慮是因爲孩子考了80分這件事,實際上,是你的思維在作祟——你認爲自己的孩子應該考高分,甚至是滿分;之所以焦慮,是因爲你覺得孩子考80分,可能是班裏的差生,可能考不上理想的中學,會影響他的前途……

認爲“孩子應該考高分,甚至是滿分”,這種思維模式叫“應該思維”;“可能是班裏的差生,可能考不上理想的中學,會影響他的前途”,因爲一次考試,而擔憂孩子的未來,這種思維模式叫“恐怖思維”。

其實每個人都擁有這兩種思維。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夠將之控制在合理範圍,不讓它們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行爲;

而大多數人屬於無意識狀態,任憑這兩種思維作祟,從而影響我們的行爲和情緒,干擾我們的正常生活。

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於是父母們拼盡全力,逼着孩子成爲“雞娃”“牛娃”;覺得婆婆應該給自己帶孩子,一旦婆婆拒絕,就各種抱怨生氣;覺得自己應該得到所有人讚美,一旦有人批評,就懷恨在心……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紛爭和矛盾,歸根究底源於我們不合理的思維。因而,與其論他人非,將過錯歸咎於他人,不如靜下心來,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在認知上出現了偏差。

孟子曾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所以,內觀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看看是不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有問題,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02常思己過,會改變我們的命運

周玲在《認知覺醒》裏說,

你能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進而意識到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進一步糾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終做出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這樣做,那麼你是“飛”着前進的。

反思,會給我們的思想插上一對翅膀,讓我們的思想加速提升,讓我們的行爲更趨正確。

成甲在《好好學習》這本書裏,花了大量篇幅敘述反思。他說自己每天花2-3小時反思自己在工作上或生活上的所作所爲,並且通過反思總結出方法,指導工作。

因爲通過反思,自己進步很大,所以他將這個方法作爲公司員工每天必做之事,強制執行,結果整個公司員工辦事能力都逐步提升。

同樣,一件事情發生後,我們要做的是靜下心來,反思我們當初的做法和想法,監測我們的思維,看看是不是我們的思維有偏差。

經常這樣做,那麼“應該思維”和“恐怖思維”一旦佔領我們的頭腦,我們就能意識到,並且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煩惱,能更加理智的做出判斷。

卡爾·榮格說,“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你的意識時侯,那就是命運。”

而反思恰恰是讓潛意識進入意識的不二法門。所以,常思己過,會改變我們的命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