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讀《詩經》有什麼用?這裏有個你想不到的回答

有朋友問:現在讀《詩經》有什麼用?


沒用。

不僅讀《詩經》沒用,讀《唐詩三百首》也沒有用,讀《飛鳥集》也沒用,讀《讀者文摘》也沒有用,看這個回答更沒有用。

因爲所有和文化相關的東西,除了能夠創造出財富的內容——就是騙一些人來讀無用之書,來學無用之學——其他的所謂精神追求都是沒用的。

都是虛的,某天肉體不存在了,精神散發到哪裏去了都不知道。

人所共知的21克,會消散在未知的空間,沒有存在的任何實際意義。

人死了之後,器官可以移植給另外的人,最不濟還能燒成骨灰,埋到地下,千萬年之後變成肥料回饋大自然。

唯有那21剋意識既無來處,也無去處,毫無實際用途。

有朋友就要問,什麼21克,什麼意思?

然後又有很多朋友就會心一笑,這都不知道,心裏生出一絲優越感來。

看,這就是讀書、接受未知知識的用處。

你知道了21克的來歷,就不會在這裏產生疑問——儘管這個說法也存疑。

你看過了《讀者文摘》,大概就知道雞湯什麼味道,你熟讀了《飛鳥集》,就會對現代詩起源和形成心內有底,你遍覽了《唐詩三百首》,這個中國古詩最昌盛的時代就駐紮在你的腦海,當你看到月明之夜,自然想起“低頭思故鄉”,當你看到大漠落日,自然想起“長河落日圓”。這種和古人超越時間空間的共同感,讓我們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寫下不朽篇章的作者,和他一樣感同身受,精神上和他一起偉大起來。

這就是讀詩的用處——尋找共情,自我偉大——這是一種心理暗示,對邏輯超強的人(也就是沒有文藝細胞的雨人)來說,這種暗示毫無用處。

可惜我們大多是普通人,大多有文藝心理,大多傷春悲秋,大多需要自我心理暗示。

這就是詩歌這種無用之學的終極之用。

那麼,讀《詩經》有什麼用?道理是一樣的,它會讓你驚歎於我們祖先文化的美,然後覺得身爲中華民族的後人,自然就繼承了這種美。

這是民族自信心的根源。

有用嗎?麻醉自己的時候是萬能的,雖然會在槍炮下碾成灰塵,但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了嘛,現在是大國崛起的時代,自然需要更多民族性的、根基上的、唯美的心理暗示。

《詩經》是中華詩歌之源,你讀《唐詩三百首》能帶給你的快感,詩經可以提前一千年滿足你。

以上都是胡扯,但是精神不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