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了解自己需要怎样的学习吗?

说说最近参加三个计划外的微学习。以下提到课程有些是小伙伴推荐,有些是自己接触的,如此这般反馈着实有些铁憨憨,太过耿直,不过就如情绪不分好坏,各有价值。感受也是如此,真实很重要,忠于自己很重要。当然这也是个见仁见智的事儿。

一个说记忆力训练,听了两晚,好奇怪,之前从来不会关注这些课程,反正某天就鬼使神差点开了一个小链接,看到那么多人(当然主要都是各种考试一族,考研啦,司法考试啦,教资啦)为了解决大量读读背背而寻求一些工具软件帮助的人群。我像一个好奇的局外人,游戈其中,看大家反馈,看老师授课,理解联想图像协助记忆等,单看单个方法有效果,如何把N个单点方法指数型get?如果不能,本身花费在学习方法上的时间就够把原来传统识记背诵的事大体解决了,毕竟百十年来,学习从未入今天有如此多的助力工具,人还是最重要因素。当然,像最强大脑这些团队也是经过短期特训的。佩服后面卖课的人,不过看了几场之后大致的模式和套路也就了然了。倒是如果我们的孩子,有一些工具方法上的助力,或许能解决一些短期的学习瓶颈,打算寒假让孩子来听听,但这样的课万万值不到几千元(现在网上的课程动辄几千元,经济却如此下行,不正常,有一部分是交了对于财富,学习,成长,速效方法的焦虑税)。再对照我们的古文课非常高质量,不过我们不善于线上卖课,要说需要学习吧都需要,要说学不过来吧还是继续打磨课程按传统方式来推进也没毛病。

一个是小范围学习,应该算是简短的分享会,什么感觉呢,可能时间的缘故,还有一些分享纪律的约束和限定?总之,感觉,还没到感觉就结束了,就收摊了。所以说不上什么感觉,组织者DB发心点赞,每个人都把自己所接触所学的进行共享分享,风气之下,各自的边界便拓宽了。不过该核心课程给我的感觉很奇怪,为什么会那么严肃地要求一点都不能分享课堂上的细枝末节,是为了保持神秘性?价值观?还是有别的。相比之下,时间管理全网开放式,显得敞亮。

一个是儿童财商学习,父母亲的财富观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点我们感同身受,在孩童阶段,如何在学习财商的时机,靠近金钱的尺度上保持合适的平衡度,应该是一个难点。这个课程卖课的力度也很牛,可以感觉到群里的托儿们很多。我承认,这个也有刚需,我们夏令营做过财商方面的社会实践主题,孩子家长都很喜欢。这代孩子是未来财富的主人,对于这个项目也接触过一些,没太深入,自然也未发现有被打动的。

对于一些商业模式,经常会想到共享单车的例子,它是为了解决我们公众骑车难问题吗?了解它的本质,再对照其他商业现象。它是解决痛点解决社会问题,还是蒙着一层解决需求的面纱后面都是短频快的收割?

最后一个问题,咋就这么短时间内接触这么多不在计划内的事呢?无它,多欲。趁这轮好好梳理下真正的需求,回到八大关注,2021年最重要目标,top3关注方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