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心得】“主动远离安全感?”

今早上班途中在听的这本书的一个观点,心里咯噔下,就简要记录了关键字。感谢组长柳杨近期推荐的两本书,《好好思考》和这本《拆掉思维里的墙》,前者听完,听得囫囵说书人声音不好听,直接影响了我的体验感,待再听,后者各章节关联性不强,所以听得比较独立。所以这点记录也就不能算读后感或听后感,随手记录。

主动远离那些带给你安全感的物品

绝大多数人心中这个物品是:房子,金钱。作者的观点,如果过早地去追逐和靠近这些物品,将无形中慢慢给自己造筑了一面铜墙铁壁,从此不敢提梦想,不敢冒险,怕失去,怕输不起,直接压缩或省去了诸多生命的体验。一个人真正牢固的安全感,大概率不会来自于某个物品,如同很多女人永远衣柜缺一件衣服,购买抚慰了内心深处的“安全感”,相信衣服大于自己的内在。

有意思的是,远离这些物品的同时还提到远离以爱为名义过度关心你的父母双亲,当然包括一张可以任意刷的卡(如果有的话,我是没有这个体验和经验),不会犯错的任务或工作(多惭愧啊,我们经常希望拥有这样的孩子),还包括喝茶看报纸钱多事少离家近养老般的工作,这些慢慢将我们驯化成为安全感奴隶,风险考验挑战来得时候,无力应对。

少看那些卖惨,低俗的影视剧和书籍,减少和负能量的人多接触交往 

这个观点看似粗浅,也确实说那么一回事。有时候想不明白老人家为什么那么爱看那些乱七八糟的凄惨,恶俗,一看就是瞎编的剧情影视剧,被带入情境长吁短叹。年轻人青少年,老年人,以及浑沌的中年人,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基本上都是各个群体奶头乐计划的对象了,让其深陷其中而浑然不知,未有时间呼呼卷土而去。联想前段写了一篇《那些低劣的资讯和内容》,似乎有了答案。

少和负能量的人在一起,这个也是深有感触,有一家长,几乎每天都在吐槽抱怨自己孩子不行,刚开始觉得是谦虚自嘲,后来发现是日常,常态化的模式,随时随地自动运行,好吧,说多了,宇宙大人就信了,就按你内心下的订单处理吧,孩子似乎也很没再奋起。能量场相吸,身边这样的人不算多,如果有几次接触下来不对路的感觉也就有了,朵拉姐口中的“尿不到一壶”,得咧,少接触,应酬应对也很耗能量,不做老好人。这些其实也都符合吸引力法则,所以一本《秘密》也把道理说尽了。

恐惧保险箱。很干货。

我们时常有焦虑和恐惧,对于未知未发生的事,而这些事后看多半又都没发生。如何安顿这种情绪呢,这个恐惧保险箱的提法和实操指导,还真挺不错,我又想与孩子试试了。

把你最恐惧的事情出来在纸上,最少写10条左右,尽可能详细,挖空心思也想不出来为止。(写多点就消除了内心的负担吧,我这么理解);找一个信任的人或者安全的地方,做你的恐惧保险箱。说出来或放进去。告诉自己,我担心的事情有可能发生,但是我还有事要做,所以先把恐惧安全地存在这里!等我做完以后再来取看它。此时你会觉得心里舒服多了,然后去做该做的事。之后再回到你的保险箱,看看那些担心和恐惧的事,发生了没?多半没有发生。

如此训练,尤其是不得不面对一些重要事和人之前,会释然放松许多。因为我们曾担心的那些东西,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

成功日志。原来是你。

最早是在践行伙伴那听到这四个字,成功日志,但不知为何物,又如何实操。今天听到很亲切,有些像我们睡前做得感恩日记。哎呀喂,感觉我们践行之后,做的微习惯那叫一个多啊,有青蛙,有要事,有番茄钟,有反思,有八大关注,有感恩,有检视,现在又有个感恩日志,都挺好,还得做取舍。取,要有怦然心动的感觉,舍,要心甘情愿。

这个成功日志大致是每天至少写5条你个人的成果,任何小事都可以,并思考成功的原因。容我思量,以上提到的这么多微习惯,是分阶段还是取一二做。但这个成功日志,我想和孩子做,因为平日里,我就是这么和家长说:”请你鸡蛋里挑石头般地夸赞孩子,每天;但凡你希望孩子养成好习惯,你能不能陪一个好习惯“。(我自己前者也做得并不好,所以想强化,后者还可以的)

这本书才听三分之一,这个点就有收获,不错不错。再次谢谢组长推荐,我对这类的书籍并不敏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