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1《爱玛》【英国】简·奥斯丁

前言:很久之前看过简·奥斯丁写的《傲慢与偏见》,深深的被这种英式生活所吸引。于是决定拜读她的其他作品。而“爱玛”这个两个字在英语文化中的出现频率比较高,例如《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爱玛,英国著名演员爱玛·沃森特。基于此,决定首先拜读她的作品《爱玛》。

正文:这本书的主人公爱玛是海伯里村首富伍德豪斯先生的小女儿,她聪明美丽,从小受到家庭教师泰勒小姐的良好教育。父亲的宠爱和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使她养成了自命不凡的性格。爱玛二十岁那年,泰勒小姐嫁给了附近一位绅士韦斯顿,离开了伍德豪斯家,爱玛在寂寞中认识了当地女子学校的学生哈丽特,并与她成为了朋友。但哈丽特是个私生女,性格温顺,非常可爱。爱玛想方设法把她和青年绅士埃尔顿撮合在一起,叫她拒绝了罗伯特·马丁的求婚。但其实埃尔顿的意中人不是哈丽特,而是爱玛本人。爱玛没有撮合成功,又一次主动为哈丽特安排亲事,这次她为哈丽特选中的是韦斯顿前妻生的儿子弗兰克。然而弗兰克半年前认识了海伯里村家道中落的贝茨小姐的外甥女简·费尔法克斯,并且互相倾心,私定了婚约。爱玛干预别人婚姻的行为,引起了乔治·奈特利的不满。他告诫爱玛应该让恋爱双方自主地处理婚姻大事,别人干预只会把事情搞糟。奈特利很器重罗伯特·马丁,也经常帮助哈丽特,这样使哈丽特对奈特利产生了崇敬和爱慕的感情。当爱玛发现哈丽特崇拜的对象是奈特利的时候,她大吃一惊,原来她自己一直悄悄地爱着奈特利;奈特利虽然常常指出爱玛的缺点,其实心底里也有意于她。经过一番周折,奈特利和爱玛终于互吐衷情;罗伯特·马丁在奈特利的帮助下,最后也得到了哈丽特的爱情。

在我过往的观念中,我一直相信,爱情不应当讲究身份,财富和家庭的因素,为了爱情我们更愿意看到别人冲破桎梏,不惜一切地为了对方放弃所有,最终终成眷属,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一般为了爱甘愿赴死。

但是很多情况下,当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更愿意自己遇到的是门当户对的人,无论身份或财富都能与自己相匹配,若是对方比自己更高一个层次就更好了。现实中的我们会更希望自己拥有的爱情少一些难以冲破的障碍。在甘愿赴死之上,我们更乐意在别人身上看到,而不是自己。

我所惊讶的,正是书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类思想:婚姻与爱情确实应当讲究门当户对。在过去,我接受的想法是要更加讲究爱与思想的契合和激荡,虽然现实中偶尔怀疑,但因为每个人都如此反复地说明,也已是相信确实如此。

但在看完《爱玛》之后,认真思索着其中的缘由发展,也会觉得有其道理所在。身份、地位和财富,固然不能表明两人的差异和联系犹如巨大鸿沟不可跨越,但思想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就容易衍生矛盾。背景和教育,价值观和水平趋于一致,会让误会和争吵减少,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会少更多的障碍。譬如埃尔顿夫妇,哈丽特和马丁,除去她们相爱这件事,更是证明了差不多阶层的人更容易对彼此产生共鸣。

我不敢说《爱玛》完全颠覆了我过往的想法,只是会让我从中思考得更多,是娓娓道来的轻松的文字中所促使我做出的想象:为什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鼓励突破障碍追逐爱情,而是会在出身财富和才智上作出一定的要求。即便是与其他人相比,相对来说不是常规恋爱的弗兰克与简,即便贫富差距巨大,但其他方面如地位阶层和才智上,他们也不是太过于悬殊,于是他们的结合虽然出人意料但依旧被众人祝福。那么爱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或许,是因为身份阶层和意识上的相通,更能让彼此爱上对方吧。

结语:One half of the world cannot understand the pleasures of the other.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爱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